我的第一只表是30年前广州手表厂的“明珠”牌手卷机械表。明珠跟了我大概3年光景,然后不辞而别无影无踪,至今想来,到底是第一个很有纪念意义,有点挂记。

  第二只国表,是15年前出没于广州某旧货市场所得。那时可以说表多价好,可惜囊中羞涩,于是倒买倒卖以表养表。混得脸熟,竟然混成了其中一个中古表档的“大客户”。某次入手十几块古董表后,档主把他认为不值钱但值得装饰门面的非卖品——十块各种型号的老“上海表”,随手赠了一块给我“回去拆拆玩”。

  一日偶然清点藏表,居然发现那只赠品老“上海”还是孤处一隅,免遭拆拆玩的下场。上了几手链,居然还能走。不由得想起当年那段入古董表坑的岁月,还有和“上海表”的一些缘分。

  去年10月国庆假期后,和啊表 (两年前曾在,他是仅有的可入我法眼的二位国产独立制表师之一,从认识到现在已逾十年。) 等一班朋友外出游玩。其中一位九零后的专业(行家)朋友手上戴的一块表,在一众眼熟的表中显得朴实无华却又令人心生好奇。两眼看多后,朋友摘下递上,原来是块老“上海”潜水表。

  虽然对于“上海”表的认知有限,但并不妨碍我对于有限的古董“上海”表的认识,但这块潜水表明显超出了我的知识范围。朋友告诉我,这是产于1973年的专业潜水表,当年估计是用于特殊的行业,只有特别的人员才够得上级别拥有。

  借助网络力量,对于这块神秘的老“上海”有了进一步了解。1967年,上海手表厂应解放军总参二部军事要求,研制出第一枚具有200米潜水性能的军用腕表。这块基于A641机芯研制的114型潜水表,具有日历、夜光、防震、防磁、200米防水功能,售价240元,可以说是当年国产手表的“顶配”产品了(PS.当年的劳力士三针表定价大概在540元)。

  1968年开始,114军表改用SS4A型基础机芯,生产出了SS4C型自动,日历,高防磁型军用潜水表,俗称24钻军表。所以,114型军用手表系列又分29钻SS2型和24钻SS4型,其中SS2型配发师级以上干部,SS4型则配发团级以上干部,所以又被称为“军官表”。

  一是计时表圈,囿于当时的材料与加工技术,计时圈上的刻度环采用电木(酚醛树脂)材质的;

  很多人也注意到,这块29钻军表和24钻的版本相比,12点位置还印刻了大家现在较为熟悉的“上海牌”Logo。这个Logo大有来头—— 大概在60年代后期,上海表将品牌商标改为书法体,“上”和“海”字分别来源于毛主席手迹晋冀鲁豫烈士陵园题词《无上光荣》与《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并沿用至今。

  这款表存世量极少,反正圈子里见到的,也只有两块!时至今日,这表走时依然精度惊人!猜测这已是当年加工精度的极限。而36毫米表径恰好是今天的黄金尺寸, 既罕见又实用。至于价格, 三五万不在话下,如果是全品相的,十万也有可 能。价格可谓直破古董国表的天花板。

  打开老上海潜水表的后盖,粗犷的布局随性的打磨,浓浓的当年老大哥味道,但丝毫没有贬低其作为稀缺性的独特价值。九零后乐此不疲,因为不用担心“撞表”。

  早年因“量入为出”作祟,所以在下将古董表分为二类,一类是高端的品牌,当年的拥有者要么收藏,要么生活优渥品相无损, 属于“买得到但没钱”之类。另 一是“有钱买不到”的,像当年的“路表”,欧米茄、浪琴等。作日常用表,存世好品稀少,价格不高,非窘况而不出,市面买少见少。而今天分享的这块上海,看来则属于二类之外的综合体。

  所谓“路表”,就是说买的起属于日常用表,时间过后难免损耗以至品相好罕见,价格还不算高。这块上海,看来品相一般,但确实罕见,价格不菲。但说回来,当年它也不是一般人有资格戴的,属于量小档次高的日常用表级别。当年没想着收藏最多小心佩戴,造成今天的特殊价值。

  九零后朋友阅表无数,却对它却青睐有加,无他唯少尔。个性化和实用性更能吸引年轻一代的主流需求,有个性才能让他们两情相悦相见不厌。

  资深腕表玩家及评论家。热衷于收藏古董表和墨水笔,在众多专业杂志和网站发表钟表评论。对美食、音响、墨水笔、雪茄、红酒、黑胶、摄影亦无一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