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瓦格纳故乡德国,关于作曲家从作品到他本人思想主张的讨论更立体。而这种讨论,在记者探访瓦格纳故居的沿途呈现出各种面貌。

  也算是意料之内的,是对于瓦格纳的消费。到了全球瓦格纳迷朝圣之地拜罗伊特,首先能看到的是火车站之外的瓦格纳符号:以帕斯法尔命名的药房;街边餐馆竖着的小黑板上写着早餐品种:有齐格弗里德或者纽伦堡歌手供选择;十多年前拜罗伊特开了一个大型SPA场,取名叫罗恩格林。

  追寻瓦格纳的足迹,绕不过拜罗伊特与瓦格纳的私人剧场:拜罗伊特节日剧院。为我导游的艾丽,1964年她曾是负责检票和带位的蓝裙子女孩之一,当年她18岁,看过了当年拜罗伊特歌剧节上的所有节目。她的女儿后来也当了几年的蓝裙子女孩。今年的歌剧节上演了新版的《帕斯法尔》,艾丽11岁的小孙子饰演了剧中小时候的帕斯法尔。

  拜罗伊特节日剧院是瓦格纳从25岁开始在德累斯顿当歌剧指挥左右受缚时就开始了的35年梦想。从1951年重开至今,每年风雨不改,歌剧节总在7月25日至8月28日之间启幕。节日剧院只在那一个月里烟火繁盛,其余的月份中只是空着。剧院内至今没有空调也没有暖气,走进四方盒一样的朴素剧场,直觉得19世纪的空气一直就贮存在此。除了观众席坐椅因为使用磨损已换到了第三批,乐池里的指挥椅还是最初那一张。坐到观众席上,瞬间冰冷而硬如石头的触感,让我难以想象挺直腰板在这儿连着坐上三个多小时。可那正是狂人瓦格纳的本意--若没有带上足够的热情,你们最好还是呆在原地吧!

  在瓦格纳之前,还从没有作曲家自建剧场。至于为何选在了小小的拜罗伊特,这又另有因由:一切都离不开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与瓦格纳持续一辈子的瓜葛。路德维希二世内心狂热而终身未娶,曾引来同性恋倾向的猜测。事实上,年轻的国王曾在给朋友的信中提过,愿意与瓦格纳像一对伴侣那样生活。瓦格纳曾经信任也依赖(至少在财政上)路德维希二世,他将未完稿的《尼伯龙根的指环》手稿寄给国王。问题是明知道瓦格纳想要等到五幕剧都完成了才完整上演,路德维希二世还是等不及在慕尼黑先上演了两幕。

  拜罗伊特节日剧院,其实就是有意避世的瓦格纳专门为《指环》之完整首演而设计和兴建的私人剧场。他将文字、音乐、舞台表演、舞美设计融为一体的全艺术立意,与他设计兴建的剧院一样,都有艺术教育与革新的初衷。在他之前,莫扎特、威尔第等人的歌剧中,文字从未如此重要。19世纪的欧洲,文艺界学术界常互通有无。当瓦格纳将《指环》的一部分寄给叔本华看过后,叔本华即劝他放弃音乐吧!--因为歌剧中的文字太好。

  剧院内还留着1876年《指环》首演时、也是剧院落成之际的大理石节目单。首演当晚,柴可夫斯基、歌德、布鲁克纳都来了,皇亲贵族也如数到场,除了路德维希二世--瓦格纳专门为他的到来修了一个豪华休息室,但国王选择了一天独自来看排练,并在人群簇拥时退场。

  我于1813年5月22日生于莱比锡布鲁尔区的红白狮楼的三层楼上,两天后在托马斯教堂受洗,取名威廉理查德。我的父亲弗里德利希瓦格纳在我诞生时是莱比锡警察局的官员68万字的口述自传《我的生平瓦格纳回忆录》一书开头这样写道。

  瓦格纳幼年丧父,母亲再婚后,他一度使用继父姓氏,多年后才恢复姓氏。几个孩子相继走上戏剧道路,令瓦格纳母亲下决心,不能让幼子对戏剧感兴趣。她觉得儿子应该成为一名诗人。

  不过瓦格纳满脑子想的是怎么学会谱曲。罗基斯的《通奏低音方法》是他要自学的知识,为省钱他跑去一家店里借这本书。由于租得太久,店主告诉他,租金已经和书的购买价格一样高了。我记得我那时生活中金钱上的困难就是从这儿开始困扰我的。这是瓦格纳在自己的传记里第一次提到钱的问题。

  1833年,瓦格纳开始为《仙女》谱曲,圣诞节时完成。1836年新年,他又完成《爱的禁令》总谱,这部戏在《仙女》之前得到首演机会。但观众对这部歌剧没有什么特殊反应。在第二场演出前一刻钟,后台发生斗殴事件,演出不了了之。瓦格纳期望通过这部歌剧获得好收入的愿望落空。那阵子每当他回到家的时候,都会发现门上钉着来自法院的传讯通知书,债主们再也耐不住性子了。

  这一年的5月,瓦格纳带着明娜到了柏林,之后又到了昆尼希堡(现加里宁格勒),11月他们结了婚。瓦格纳的事业在这里并不顺利,所供职的戏院经营不善。一天,他离家去戏院排练。晚上回家时发现,妻子和女儿因为不堪生活的贫困一起离家出走了。

  但明娜没多久在瓦格纳的努力下回心转意。这期间瓦格纳开始创作《黎恩济》的剧本,当然他们一家人的生活依然窘迫。1839年,他们动身前往巴黎,从普鲁士港口乘船转道伦敦,在登船第二天就陷入巨大的风暴中。当水手在抛锚和升帆时喊的号子从花岗岩壁上发出巨大的回声时,一种莫可名状的愉悦感攫住了我不久它就形成为我的《漂泊的荷兰人》中的水手之歌的主题。

  金钱的困难让瓦格纳甚至不得不把结婚戒指也典当了。有一天邮差送来了一个从伦敦寄来的包裹。里面是被伦敦爱乐协会退回的《统治吧,不列颠》的总谱,还需要支付7法郎。瓦格纳愤怒地拒收邮件。对手稿下落,也没兴趣知道。为了生计,瓦格纳开始为《音乐杂志》工作,还为《晚报》当过通讯员。一个大歌剧院的经理对《漂泊的荷兰人》草稿感兴趣,不过他不是想要演出,而希望瓦格纳出让这部草稿,之后由别的作曲家谱曲。瓦格纳起初不同意,但很快接受了这500法郎的转让费用,并用这笔钱支持自己创作。

  1842年4月7日,瓦格纳结束了3年的巴黎生活,和明娜乘船到了德累斯顿。各种奔走下,《黎恩济》同年得到了在德累斯顿剧院首演的机会。这部戏引起了当时已经功成名就的李斯特的注意。《漂泊的荷兰人》也在1843年迎来首演,卡塞尔宫廷剧院和里加的著名老剧院还预订了这部歌剧的总谱。在这一年的5月,这部戏在上述两个地方都演出成功。但是,这都没有帮助瓦格纳彻底从债务危机中走出来,那之后再也没人向他提出预订总谱的要求,他试图出版《漂泊的荷兰人》钢琴改编曲的希望也落了空。

  30岁生日那天,瓦格纳完成《汤豪舍》的剧本,《格林童话》是他这一创作的源泉。到了1844年,瓦格纳最早将《漂泊的荷兰人》寄给的柏林剧院愿意演出这部剧。首日演出很成功,第二场演出时却出现嘘声。在随后的评论中,瓦格纳称自己看到的是卑鄙的腔调和不知羞耻的无知。

  尽管陆续得到一些收入,但这些都没有彻底改变瓦格纳糟糕的经济状况。更糟糕的是,1949年他因为参加五月起义而被德累斯顿警方通缉。在李斯特通风报信后,瓦格纳逃往瑞士,之后又到了巴黎。

  1850年,瓦格纳完成《罗恩格林》总谱,他把总谱寄给李斯特,让他全权做主。李斯特回信里说,他已计划在魏玛即将举办的赫尔德尔纪念会上首演《罗恩格林》,演出后来如期进行。

  瓦格纳的文章《音乐中的犹太精神》曾为他惹来麻烦。当时文章发表后,瓦格纳说自己受到欧洲所有报纸闻所未闻的攻击。不过他似乎一点都不后悔曾如此写过。这篇文章后来被当做他反犹的重要证据。

  在1854年完成《莱恩的黄金》没多久,瓦格纳遇见对他意义重大的一本书--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瓦格纳甚至将自己刚完成的《尼伯龙根的指环》的台本样本寄给叔本华,标题处写下出于敬仰的字迹。他认为叔本华使自己置身那种严肃认真的气氛,让他构思了《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金钱问题依然是困扰,在创作《纽伦堡的名歌手》时,瓦格纳还在努力找寻生活费。1862年新年过后瓦格纳又在为住处发愁。他向李斯特的女儿,彪罗的妻子科西玛求助,并获得了起初拒绝他的施特雷特夫人提供的住处。

  两年后,一切都在好转。1864年的5月2日,刚继位的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派人找到瓦格纳。此时德国政府已不再追究他参与起义的事。国王接见他,付清全部债务,并资助他进行多部歌剧首演。瓦格纳的自传止于此处,就像他结尾所说那种最普通的生活压力的负担绝不会再同我沾边了。

  瓦格纳没有在自传里提到这一年6月科西玛为他私奔的事。他们等到1866年明娜去世,才正式生活在一起。1870年,科西玛与彪罗正式离婚,一个月后与瓦格纳结婚。

  关于瓦格纳迎来自己期盼的认可和成功,可以在由尼采妹妹编著的《巨人的聚散》中找到相关描写。1872年,瓦格纳生日当天,拜罗伊特瓦格纳节日剧院奠基。4年后,首届瓦格纳歌剧节在这里上演。

  晚年的瓦格纳,至少在世俗目光中是幸福的,他生前见证了自己全部作品登上舞台并且受人拥戴。最后一部歌剧《帕斯法尔》在1882年由他亲自指挥在拜罗伊特首演。

  1883年2月13日,瓦格纳因心脏病在威尼斯去世。他留给世人的是14部歌剧,以及无尽的争议话题。

  “我于1813年5月22日生于莱比锡布鲁尔区的红白狮楼的三层楼上,两天后在托马斯教堂受洗,取名威廉理查德。我的父亲弗里德利希瓦格纳在我诞生时是莱比锡警察局的官员”68万字的口述自传《我的生平瓦格纳回忆录》一书开头这样写道。

  他的母亲希望他成诗人。瓦格纳幼年丧父,母亲再婚后,他一度使用继父姓氏,多年后才恢复姓氏。几个孩子相继走上戏剧道路,令瓦格纳母亲下决心,不能让幼子对戏剧感兴趣。她觉得儿子应该成为一名诗人。

  不过瓦格纳满脑子想的是怎么学会谱曲。罗基斯的《通奏低音方法》是他要自学的知识,为省钱他跑去一家店里借这本书。由于租得太久,店主告诉他,租金已经和书的购买价格一样高了。“我记得我那时生活中金钱上的困难就是从这儿开始困扰我的。”这是瓦格纳在自己的传记里第一次提到钱的问题。

  1833年,瓦格纳开始为《仙女》谱曲,圣诞节时完成。1836年新年,他又完成《爱的禁令》总谱,这部戏在《仙女》之前得到首演机会。但观众对这部歌剧没有什么特殊反应。在第二场演出前一刻钟,后台发生斗殴事件,演出不了了之。瓦格纳期望通过这部歌剧获得好收入的愿望落空。那阵子每当他回到家的时候,都会发现门上钉着来自法院的传讯通知书,债主们再也耐不住性子了。

  这一年的5月,瓦格纳带着明娜到了柏林,之后又到了昆尼希堡(现加里宁格勒),11月他们结了婚。瓦格纳的事业在这里并不顺利,所供职的戏院经营不善。一天,他离家去戏院排练。晚上回家时发现,妻子和女儿因为不堪生活的贫困一起离家出走了。

  但明娜没多久在瓦格纳的努力下回心转意。这期间瓦格纳开始创作《黎恩济》的剧本,当然他们一家人的生活依然窘迫。1839年,他们动身前往巴黎,从普鲁士港口乘船转道伦敦,在登船第二天就陷入巨大的风暴中。“当水手在抛锚和升帆时喊的号子从花岗岩壁上发出巨大的回声时,一种莫可名状的愉悦感攫住了我不久它就形成为我的《漂泊的荷兰人》中的水手之歌的主题。”

  金钱的困难让瓦格纳甚至不得不把结婚戒指也典当了。有一天邮差送来了一个从伦敦寄来的包裹。里面是被伦敦爱乐协会退回的《统治吧,不列颠》的总谱,还需要支付7法郎。瓦格纳愤怒地拒收邮件。对手稿下落,也没兴趣知道。为了生计,瓦格纳开始为《音乐杂志》工作,还为《晚报》当过通讯员。一个大歌剧院的经理对《漂泊的荷兰人》草稿感兴趣,不过他不是想要演出,而希望瓦格纳出让这部草稿,之后由别的作曲家谱曲。瓦格纳起初不同意,但很快接受了这500法郎的转让费用,并用这笔钱支持自己创作。

  1842年4月7日,瓦格纳结束了3年的巴黎生活,和明娜乘船到了德累斯顿。各种奔走下,《黎恩济》同年得到了在德累斯顿剧院首演的机会。这部戏引起了当时已经功成名就的李斯特的注意。《漂泊的荷兰人》也在1843年迎来首演,卡塞尔宫廷剧院和里加的著名老剧院还预订了这部歌剧的总谱。在这一年的5月,这部戏在上述两个地方都演出成功。但是,这都没有帮助瓦格纳彻底从债务危机中走出来,那之后再也没人向他提出预订总谱的要求,他试图出版《漂泊的荷兰人》钢琴改编曲的希望也落了空。

  30岁生日那天,瓦格纳完成《汤豪舍》的剧本,《格林童话》是他这一创作的源泉。到了1844年,瓦格纳最早将《漂泊的荷兰人》寄给的柏林剧院愿意演出这部剧。首日演出很成功,第二场演出时却出现嘘声。在随后的评论中,瓦格纳称自己看到的是“卑鄙的腔调和不知羞耻的无知。”

  尽管陆续得到一些收入,但这些都没有彻底改变瓦格纳糟糕的经济状况。更糟糕的是,1949年他因为参加五月起义而被德累斯顿警方通缉。在李斯特通风报信后,瓦格纳逃往瑞士,之后又到了巴黎。

  1850年,瓦格纳完成《罗恩格林》总谱,他把总谱寄给李斯特,让他全权做主。李斯特回信里说,他已计划在魏玛即将举办的赫尔德尔纪念会上首演《罗恩格林》,演出后来如期进行。

  1883年2月13日,瓦格纳因心脏病在威尼斯去世。晚年的瓦格纳,至少在世俗目光中是幸福的,他生前见证了自己全部作品登上舞台并且受人拥戴。最后一部歌剧《帕斯法尔》在1882年由他亲自指挥在拜罗伊特首演。他留给世人的是14部歌剧,以及无尽的争议话题。

  在瓦格纳故乡德国,关于作曲家从作品到他本人思想主张的讨论更立体。而这种讨论,在记者探访瓦格纳故居的沿途呈现出各种面貌。

  也算是意料之内的,是对于瓦格纳的消费。到了全球瓦格纳迷“朝圣”之地拜罗伊特,首先能看到的是火车站之外的瓦格纳符号:以“帕斯法尔”命名的药房;街边餐馆竖着的小黑板上写着早餐品种:有“齐格弗里德”或者“纽伦堡歌手”供选择;十多年前拜罗伊特开了一个大型SPA场,取名叫“罗恩格林”。

  追寻瓦格纳的足迹,绕不过拜罗伊特与瓦格纳的私人剧场:拜罗伊特节日剧院。为我导游的艾丽,1964年她曾是负责检票和带位的“蓝裙子女孩”之一,当年她18岁,看过了当年拜罗伊特歌剧节上的所有节目。她的女儿后来也当了几年的“蓝裙子女孩”。今年的歌剧节上演了新版的《帕斯法尔》,艾丽11岁的小孙子饰演了剧中小时候的“帕斯法尔”。

  拜罗伊特节日剧院是瓦格纳从25岁开始在德累斯顿当歌剧指挥左右受缚时就开始了的35年梦想。从1951年重开至今,每年风雨不改,歌剧节总在7月25日至8月28日之间启幕。节日剧院只在那一个月里烟火繁盛,其余的月份中只是空着。剧院内至今没有空调也没有暖气,走进四方盒一样的朴素剧场,直觉得19世纪的空气一直就贮存在此。除了观众席坐椅因为使用磨损已换到了第三批,乐池里的指挥椅还是最初那一张。坐到观众席上,瞬间冰冷而硬如石头的触感,让我难以想象挺直腰板在这儿连着坐上三个多小时。可那正是狂人瓦格纳的本意--“若没有带上足够的热情,你们最好还是呆在原地吧!”

  在瓦格纳之前,还从没有作曲家自建剧场。至于为何选在了小小的拜罗伊特,这又另有因由:一切都离不开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与瓦格纳持续一辈子的瓜葛。路德维希二世内心狂热而终身未娶,曾引来同性恋倾向的猜测。事实上,年轻的国王曾在给朋友的信中提过,“愿意与瓦格纳像一对伴侣那样生活”。瓦格纳曾经信任也依赖(至少在财政上)路德维希二世,他将未完稿的《尼伯龙根的指环》手稿寄给国王。问题是明知道瓦格纳想要等到五幕剧都完成了才完整上演,路德维希二世还是等不及在慕尼黑先上演了两幕。

  拜罗伊特节日剧院,其实就是有意避世的瓦格纳专门为《指环》之完整首演而设计和兴建的私人剧场。他将文字、音乐、舞台表演、舞美设计融为一体的“全艺术”立意,与他设计兴建的剧院一样,都有“艺术教育”与“革新”的初衷。在他之前,莫扎特、威尔第等人的歌剧中,文字从未如此重要。19世纪的欧洲,文艺界学术界常互通有无。当瓦格纳将《指环》的一部分寄给叔本华看过后,叔本华即劝他“放弃音乐吧!”因为歌剧中的文字太好。

  剧院内还留着1876年《指环》首演时、也是剧院落成之际的大理石节目单。首演当晚,柴可夫斯基、歌德、布鲁克纳都来了,皇亲贵族也如数到场,除了路德维希二世瓦格纳专门为他的到来修了一个豪华休息室,但国王选择了一天独自来看排练,并在人群簇拥时退场。

  版权声明:凡注明“三联生活周刊”、“爱乐”或“原创”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未经三联生活周刊或爱乐杂志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刊、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三联生活周刊”或“来源:爱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刊、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三联生活周刊 由中国出版集团下属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主办,是一份具有良好的声誉,在主流人群中有着广泛影响力的综合性新闻和文化类杂志。

  三联生活新媒体整合旗下三联生活周刊、移动客户端(三联中读APP),秉承倡导品质生活的理念,提供优质新媒体内容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