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已然成为奢侈品市场无可争议的大客户。据了解,奢侈品在国内的消费总额已经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提升而加速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短短30年,从2800万人民币到现在1168亿美元,让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消费国,而二手的流通产业也在短短的10年内迅速崛起。由于奢侈品的高价值和保值性,在中国特别是发达的大城市往往出现二手奢侈品交易十分火爆的场景。

  二手奢侈品交易悄然生成了一系列产业链,而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二手奢侈品的来源及如何鉴定其真伪是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为了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相关权益,2016年5月17日,中国旧货协会二手奢侈品工作委员会与中国检验认证集团(下称中检集团)奢侈品鉴定中心举办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双方宣布,在二手奢侈品鉴定领域将开展长期交流合作,携手共同规范二手奢侈品交易市场。

  北京最早的一家二手奢侈品店开在了白领云集的建外SOHO,以二手包为主。几年来这家店每天准时开门营业,货架上的名牌包用透明袋子包装好摆在那里。在二手奢侈品店内,最便宜的特价款不到千元,贵的则要数万元。按照店主的说法,越来越多的白领已经接受了这一方式,货品的流动率比前几年更高了。

  阿兵从2005年开始进入北京的二手奢侈品市场,如今已有十几年的从业经验。他介绍说,自己经营的二手奢侈品店铺位于朝阳门内,消费群主要是回头客,集中在20-40岁的年龄层,以白领为主。

  阿兵坦言,近几年的变化就是消费者对于二手奢侈品认同感比之前要高很多,而且品牌丰富很多,不像之前大家只认Hermes、Chanel、LV、Gucci、Prada……现在很多其它品牌都有受众,例如Deuvaux、华伦天奴等。客户认知方面也有变化,以前都怕网购买到假货,现在有些二手实体店既有质量保证还有口碑传播,客人的信任也多了起来。

  买名牌,对于许多人来说,不是拜金和败家,而是一种刚需。相对于手表和首饰等耐用奢侈品,名牌包可能更像必需品。25岁的白领杨琴是阿兵的一位老客户,“我是一个爱交际的人,经常参加一些朋友聚会,朋友们几乎是人手一个名牌包。”她说,她并不是一个物质主义者,对于许多名牌也没有追求,不过,如果周围的朋友、同事都在使用某些品牌的物品,自己不用就会显得像个“圈外人”。杨琴坦言,轻奢品牌会买新的,而对于一些价值万元的包,她都是从二手奢侈品店买的。许多保养得不错的二手包还像新的一样。即使有些包是旧款,包上也有些岁月的痕迹显得沧桑,但一点不影响使用功能。

  刚工作不久的王萌是位爱打扮、追求时尚的女孩,在外企工作的她每隔一两个月,就会换一个新的名牌包。周围的同事都在议论:她是个富二代吧。王萌笑着回答,自己的包都是二手的,从一个奢侈品平台上买,过一两个月,再卖给这个平台,换一个其他款式,这个包平台还能继续卖。折旧的差价也就几百元,相当于花了几百元租了一个奢侈品包。这样对于刚刚工作的年轻人来说,价格可以接受,又满足了自己的需求。

  “前几年出国旅游买了十几个名牌包,现在常用的也就两三个,剩下的就卖了。”刚刚卖掉自己闲置名牌包的周娜说,年轻时并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就是看到什么流行买什么,现在这些八九成新的包已经不太适合自己。

  在北京的一些典当行里,二手奢侈品包前几年还乏人问津,现在连价值10万的二手爱马仕也有人不眨眼就买下。奢侈品表早就是典当行里的主流商品,而现在奢侈品包不仅可以寄卖,甚至可以抵押借款。

  财富品质研究院《中国二手奢侈品报告》调研统计显示,目前在消费者手中可以二次流通的奢侈品总量约有3000亿元人民币,并呈现每年20%左右的高速增长态势。但由于消费观念原因、二手流通市场不够发达,二手奢侈品市场的交易额不到1%,约为30亿元。尽管市场基数很小,但是增速很快,年平均增速在30%以上,超过同期奢侈品市场的增长速度。

  不管新品还是旧货,买或是租,与品牌专柜奢侈品不同,二手奢侈品困扰顾客的关键在于:鉴定真伪。

  “我自己辨别能力有限,专柜也不给二手货提供验货服务。尽管店家信誓旦旦保真,但买的时候心里真挺忐忑的,生怕为了贪一点便宜而买到了假货,这样就太不值了!”王萌道出了许多有意购买二手奢侈品消费者的心声。

  二手奢侈品的商家往往开出各种承诺,“支持专柜验货”也成为其保真的最佳理由。然而,奢侈品牌并不提供鉴定服务。Burberry中国客服表示,品牌只能保证官网、精品店以及授权零售商销售商品的真实性,不提供真伪鉴定服务。Gucci等其他奢侈品牌亦给予了类似回复。LV的客服表示,品牌不向个人提供鉴定服务,“只有消费者购物出现纠纷,品牌需要协助相关政府部门时可能开展鉴定”。

  实际上,尽管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一些高价的奢侈品鉴定培训班,但尚无公认权威的第三方奢侈品鉴定机构。寺库自称拥有目前国内最专业奢侈品鉴定团队,但寺库中国北京养护中心的客服则表示,不支持奢侈品真伪鉴定服务。

  中检集团奢侈品鉴定中心首席鉴定师和培训讲师张琛道出国内奢侈品鉴定师的现状,“目前国内奢侈品鉴定不出具鉴定书,而且这个市场非常混乱,保守估计现在市场上自称奢侈品鉴定师的专业人士有30%为滥竽充数之辈。”他指出,国内奢侈品鉴定师现在的主要问题便是理论知识匮乏,虽然这是一个需要丰富经验的职业,但是理论知识是不能缺少的。

  张琛介绍说,2008年他在日本读硕士时,接触到了奢侈品二手店,并成为一名奢侈品包袋的买手,为国内的买家提供奢侈品。他在奢侈品鉴定较为发达的日本,通过培训考核成为一名日本奢侈品鉴定协会会员。“培训的时候有一本五六厘米厚的书需要学,这些都是此前的鉴定师用了20多年的研究和总结得出的结论,这些内容在网络中是无法找到的。日本的一些鉴定大师都是从系统学习开始的,这与国内半路出家的鉴定师相比,会少走很多弯路,而且也会更加规范和准确。”

  随着奢侈品销售途径的多样化和二手奢侈品市场的兴起,商家和消费者对于奢侈品真伪鉴定的需求日益强烈,而目前国内奢侈品鉴定领域缺乏权威第三方机构提供真伪鉴定服务,导致消费者买到假货后“鉴定无门、维权无力”,监管部门“执法无依据”,商家遭遇信用危机进而发展遇到瓶颈。中检集团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姚进指出,在此背景下,中检集团基于长期与公检法、海关合作的产品鉴定和司法鉴定工作经验,凭借雄厚的实验室技术支持和全球网络优势,整合全国顶尖奢侈品鉴定资源,组建国内首家“国字头”权威第三方奢侈品鉴定平台—中检集团奢侈品鉴定中心,为政府部门、电商平台、线下商家和消费者提供专业的奢侈品真伪鉴定服务和奢侈品鉴定培训课程。该业务的推出,填补了国内奢侈品真伪鉴定领域缺乏权威鉴定机构的市场空白,有效打击了奢侈品假货市场,维护了商家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了奢侈品行业健康发展。

  “中国消费者作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费群体,积累了大量未使用奢侈品以及可以流通的已使用奢侈品。目前,国内二手奢侈品店有2000余家,市场交易额约为30亿元,但实际限制奢侈品存量规模在3000亿元,市场尚待挖掘和完善。”二手奢侈品工作委员会主任颜林兵表示,“尽管市场空间巨大,发展前景乐观,但是,由于奢侈品牌并不提供鉴定服务,致使消费者购买二手奢侈品时常常心怀疑虑。为了打消消费者的上述顾虑,放心购买商品,二手奢侈品工作委员会与具有专业经验的中检集团奢侈品鉴定中心合作,为消费者提供公正权威的第三方鉴定服务,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中国旧货协会二手奢侈品工作委员会将与中检集团奢侈品鉴定中心共同建设鉴定合作点,受理消费者存疑商品(包括品牌箱包、服装配饰、钟表腕表、珠宝玉石、品牌首饰等),合作点的工作人员安排交由中检集团奢侈品鉴定中心进行检测。自收到委托鉴定样品之日起,5至7个工作日的鉴定工作结束后,中检集团奢侈品鉴定中心会为客户出具鉴定证书。”颜林兵告诉记者,“该鉴定并不是强制性的,而是消费者自愿进行检测。目前,北京地区的合作点设在新光天地商圈。根据委员会的工作计划,未来两年,将在全国省会级城市陆续建立此类的合作点。”

  据了解,中国旧货协会二手奢侈品工作委员会成立于2016年2月,目前已有100多家会员单位。“合作点可以受理全国各地消费者的鉴定申请,并不仅限于在会员企业购买商品的消费者。”颜林兵谈道,“如果有会员企业销售的二手奢侈品被检测出是赝品,工作委员会采取一系列措施,例如在委员会官网进行公示,同时取消该企业3年的会员资格等。中国旧货协会二手奢侈品工作委员会强烈谴责销售假货、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与其他企业商标权的行为,并希望以实际行动更好地规范二手奢侈品市场,推动这个行业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