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结婚时,戴魁武和姐夫学裁缝刚出师,家里什么都没有,就和爱人住在山上的父母家。

  “二十几年前,一到腊月,活就会很多,搞手脚不赢。赶工时,大年三十都在缝纫机上忙,团年饭都没时间吃。有时候还要几个孩子帮忙划粉、熨衣物。”戴魁武回忆。

  划粉、火式熨斗、线筒,还有一架接近于“古董”级别的老式缝纫机。“拉扯大三个孩子都是靠的它们。”腊月二十八,在老屋里,戴魁武抚摸着承载了他三十多年记忆的缝纫机,感触良多。

  改革开放前的农村,物资匮乏。红白喜事、人情来往都喜欢做两身好衣服。戴魁武做裁缝做出了名气,西服、呢子衣样样在行,十里八乡的乡亲也都喜欢找他。

  衣服少,乡亲们就将布料送到家里来,做“包工”。如果一家人要做的衣服多,就会请戴魁武去做“上门工”。做“上门工”要提前预约好时间,在上门的头天晚上派家里的壮劳力把缝纫机和其他设备搬到自己家。第二天一清早,戴魁武就会上门。

  最开始做裁缝时布料主要是洋布和棉布,洋布主要做衬衣、棉布主要做厚袄子。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一些化纤织品开始流行,“的确良”就是当时最受欢迎的一种面料。这个时候,戴魁武开始做“的确良”衬衣。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子女纷纷成家立业,做了一辈子裁缝的戴魁武终于闲了下来,跟着子女进城享福去了,那台赖以谋生的缝纫机就成了摆设。

  偶尔,他也想“玩玩票”,用这台“老古董”去为别人做几身新潮的衣裳。尽管手艺是杠杠的,可现在人们都是买衣服穿,做衣裳这个词也与缝纫机一样成了“古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