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底,《成都市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正式印发,实施半年来,看看成都如何实现“变废为宝”。

  依托15分钟便民生活服务圈,成都正在构建以“回收网点为支撑、分拣中心为平台、现代运输为纽带”三位一体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

  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和生活垃圾回收设施融合,推动“互联网+回收”与“天府市民云”平台对接,实现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线月,全市建成社区回收站(点)2849个、分拣中心24个,启动建设省级绿色快递网点40个,依托社区便民服务点、“碳中和”小屋等,采用“代收代储”“定时定点”模式建立超500个回收点位。

  让循环利用成规模提升再生资源加工利用水平,推动再生资源产业差异化、集聚化、高端化发展。目前,成都已实现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医疗废物、废纸等分类利用和集中处置,引导塑料瓶、废旧轮胎、废纺织品等相关项目向彭州市、大邑县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集聚,推进技术装备创新应用,不断扩大循环利用规模。

  让闲置资源“二次上岗”丰富二手商品交易渠道,完善二手商品交易制度,促进二手商品交易平台健康规范发展。探索建立完善二手商品鉴定、评估、分级等指南,鼓励居民开展废旧商品二次交易置换利用,创新高校站点式二手交易实体店运营,推广“互联网+”新型二手商品交易模式,落实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

  着力发展再制造产业推动废旧电池、废旧金属、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资源再生利用、规模利用、高值利用,引导突破通用航空发动机、专业发动机、发电机等关键件再制造技术,加快培育“旧件回收—拆解—分拣—回用件销售—再制造零部件—终端产品”有机衔接全链条产业体系。

  废旧物资循环利用可以显著降低碳排放,据测算,每回收利用1吨废钢铁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3吨,每回收利用1吨废铜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8吨,每回收利用1吨废塑料(以PVC聚氯乙烯为例)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72吨;对产品进行再制造可节省70

  -98%的新材料使用,可减少碳排放79%-99%;每一单闲置手机的二手交易,可以实现约25公斤的碳减排量。让我们从源头做好垃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