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网购过呀,怎么有包裹送上门?是不是哪位邻居家的送错了?”近日,家住上海静安区某小区的陆老伯收到一个包装严实的包裹。他仔细核对了面单,发现确实是自家地址,但收货人不是自己。他将包裹拍照发到楼组群中询问,却被告知有邻居也收到了同样的包裹,有的地址正确名字不符,有的是地址与名字都匹配。

  询问无果后,陆老伯拆开了包裹,发现是一个带有二维码的马克杯,上面写着“扫一扫,回馈客户”。这时,楼组群中有业主提醒:这是骗局,千万不要扫。

  上海辟谣平台调查发现,近期已有多地警方发布提醒,送上门的免费礼品以及朋友圈的免费赠礼不可信。归根结底,这类礼品都是刷单陷阱的诱饵,但与以往的陷阱相比,“赠礼陷阱”隐蔽性更强,甚至出现了“刘强东送空气炸锅”“雷军送小电扇”等新噱头。

  第一类是免费礼品快递上门,诱骗接收者扫码入群,接受“刷单任务”。从市民反馈看,目前出现的“礼品”有马克杯、玻璃杯、塑料杯、手机支架等,价格不高,均带有二维码,标注扫码可以加入“福利群”。

  第二类是冒充商家客户,免费向消费者赠送礼品,再鼓动消费者加入“福利群”。某地警方披露了一个案例:受害人张女士接到自称是某电商平台客服的电话,称为了回馈优质客户,将免费赠送抱枕。张女士就添加了对方微信,并按要求填写了收货信息。几天后,她果真收到了抱枕,使得张女士对“客服”所说的“福利”深信不疑。在确认张女士收到礼品后,“客服”将她拉进一个“福利群”,表示在某电商平台给指定商家点赞或好评,就可以领取相应的红包。张女士按要求完成了第一个任务,并把截图发至群里,果真拿到了奖品奖金。之后,“客服”称张女士要是下载某App完成“进阶任务”,能获得更多的奖励。张女士又按对方要求下载了App,并充值了“虚拟购物金”“提现保证金”,却发现再也无法提取奖励金额。此时,她已经被骗了11万元。

  第三类是通过朋友圈等社交平台,鼓动朋友参与“刘强东送空气炸锅”“雷军送小电扇”等赠礼活动,发布者还自称已经获得了相关礼品,并配上“赠品”的快递单。但从警方公布的调查结果看,这些发布“已获赠礼”的网民与其余“免费赠礼”的受害者并无不同,他们并不知道礼品来自何方,不少人也压根没有获得空气炸锅、小电扇等。他们之所以发朋友圈,是所谓“客服”表示只有发了朋友圈才能获得“奖励”和“回馈”,“赠品”或快递单照片也是“客服”提供的。如果有人对这些子虚乌有的礼品发生兴趣,很可能被拉入刷单群。

  针对以上骗局,多地警方提醒,网络刷单是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段,诈骗分子一般会用小礼品、小奖励等使受害人放松警惕,之后便开始用“高投入、高产出”的刷单任务实施诈骗。当受害人完成转账后,诈骗分子便以各种理由拒绝返本、返利。所以,公众千万不要被免费礼品、奖励等蒙骗,因小失大。

  “我没有网购过呀,怎么有包裹送上门?是不是哪位邻居家的送错了?”近日,家住上海静安区某小区的陆老伯收到一个包装严实的包裹。他仔细核对了面单,发现确实是自家地址,但收货人不是自己。他将包裹拍照发到楼组群中询问,却被告知有邻居也收到了同样的包裹,有的地址正确名字不符,有的是地址与名字都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