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的县域统筹推进村镇建设工作视频会议召开。徐州沛县交流了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管理工作经验,成为唯一一个发言的县级单位,会上住建部相关领导要求将沛县做法向全国推广。
沛县辖18个镇(街道)、368个行政村,农村人口约100万。自2017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沛县列为第一批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以来,该县持续探索,逐步形成了以“简易分类、生态处理、市场运营”为核心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全县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资源化利用率均达到100%。
“双百”从何而来?归其缘由,沛县根据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工作要求,结合实际情况,构建了以环卫保洁网为基础,垃圾分类网为核心,可再生资源回收网为保障,公共设施维护网为提升,便民服务网为轴心的市场化运行体系。
12月8日上午,走进杨屯镇环卫中心,场地宽敞洁净,垃圾按区堆放,一台台垃圾处理车从周边村庄驶入其中,并分门别类驶向不同区域。大件和可回收物分拣中心、其他垃圾压缩站、有害垃圾暂存点等区域的工作人员正井然有序地分拣、处理各类垃圾。
“中心自今年1月投入使用后,平均每天2吨多可回收垃圾资源要通过各类途径,从各家各户收集而来。我们需要按规定向村民支付费用,厨余垃圾等收集主要采取积分模式。”该中心由徐州奥鹏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运营,公司负责人张宪虎告诉记者,“全镇21个村每天产生的30余吨除有害垃圾、厨余垃圾以及无法利用的其他垃圾也会被送至这里,经过压力垃圾机压缩成块打包后,送到光大环保能源沛县垃圾发电厂作为燃料,用于焚烧发电。”
据了解,沛县各镇(街道)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通过公开招标确定具备专业资质、实力较为雄厚的市场化公司,承担本镇(街道)辖区内生活垃圾分类和收运处置设施运行维护,积极运行人员管护制度、资金筹集制度、监督考核制度,以此实现有人、有钱、有制度。
垃圾分类,最紧要的是源头治理。为了使“每个垃圾都有自己的去处”,沛县从源头细分垃圾类别,全域推行农村生活垃圾三次分类法。
“农户积攒一斤垃圾可获6分钱积分,保洁员收一斤垃圾可获8分钱积分。”张宪虎说,“三次分类法”首先为农户“初分”,在所有自然村中,每户农户都配备了一组绿色、黑色垃圾分类收集桶,农户按照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两类放置。在自家收集后,农户可自行过来进行过磅。如果不方便称重,则由保洁员及车辆登门转运后过秤。其次,垃圾分类收集员会进行“再分”。收集员上门收集垃圾,纠正分类错误,引导农户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单独存放,并记录详细情况。最后分拣员进行“筛分”,对于进入垃圾中转站或垃圾分类处置设施的垃圾,分拣员通过手工分拣进行再次筛分。
“沛县农村生活垃圾以有机(易腐)生活垃圾为主,包括剩菜、剩饭、果皮、菜叶及部分农业废弃物等。”沛县城管局副局长马艳美介绍,通过“三次分”,需要由县城垃圾焚烧厂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仅占产生量的50%左右,大幅降低了农村生活垃圾运输和处置成本。
“从表面看,这里就是普通运行中心里的操作间和管理房,其实地下内有乾坤,我们脚下就是两个发酵池。”马艳美说,一进入安国镇刘邦店村五网协同运行中心,便可闻到轻微的沼气味,电能、热能等资源正源源不断地从这里输送给居民。
“地下双池”主打“双池发酵、循环利用”功能,采用循环厌氧发酵技术,厨余垃圾被粉碎机粉碎后可以直接进入厌氧发酵池,经过搅拌、发酵完成后,沼液也可往里回流、对冲,产生的沼渣、沼液、沼气等可直接实现资源化利用。
“真是特别方便!现在不仅环境变好了,而且平时蒸馒头、炒菜都很便捷。灶台一打就着,即使在冬天,火也特别旺,不但能随时用,而且还全部免费。”在运行中心后方,是一处环卫驿站,灶上淡蓝色的火焰跳跃着舔舐壶底,62岁的保洁员武凤云正在用前方屋子产生的沼气烧水。
十多年前,刘邦店村居民产生的所有垃圾全部集中焚烧。“当时几乎是一步一个垃圾,树上长满了塑料袋,风一刮,呼啦呼啦响。配备了垃圾车后,泔水也会跟着流一路。现在,整个村庄的地面上再也看不到垃圾了,车上垃圾变得更干,水分被挤了出去,家家户户都开始学习分类、回收,很多家庭也用沼气开始烧水煮饭。”江苏多帮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魏帅说。
如今,干净、低碳、环保的沼气作为清洁高效能源,正在刘邦店村及周边地区大显身手。
目前,此类资源主要源自沛县全域采用的“三模式”就近生态处理。按照厨余垃圾就地就近处理目标,全县以“服务半径3公里、辐射3-4个行政村、覆盖10000人”为标准,分别采用适用于“一村一建”或“多村合建”的“阳光堆肥房”处理模式,适用于“一村一建”的厌氧发酵池处理模式及适用于“多村合建”的干式厌氧发酵模式,共建设小型化、分散化、生态化厨余垃圾阳光堆肥房39处、厌氧发酵池77处、干式厌氧发酵装备1处。通过“三种模式”,约30%的农村生活垃圾实现不出村处理,每年可产生有机肥近1万吨。
“垃圾的规范处理依托于每一位村民的努力,我们希望能利用资源的合理分配惠及更多的居民,减少村民生活开支,给村民实实在在的回报,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垃圾治理带来的便利。”马艳美表示。
免费供应茶水、免费代收快递、免费给车辆补气、免费测量血压有需要就到中心来,已经成为沛县很多居民的共识。在实现农村生活垃圾精准处置、全域覆盖的过程中,沛县同样跑出了科技创新和人文关怀的双重“加速度”。
“塑料瓶1.8元/斤、铁1.5元/斤、硬纸1元/斤、塑料瓶0.5元/斤、玻璃0.2元/斤”沛县朱寨镇徐胡庄的墙上,贴着可以随时变更的可再生资源回收价格明细,其价位会随着近期市场行情而变动。
“人手一张卡,卡上写有自己的名字。我们已经习惯了每天将家庭产生的垃圾送到相应箱子里,等到积分攒够后,再去便民超市兑换生活必需品。”中午,居民陈龙在徐胡庄五网协同运行中心智能垃圾分类箱前刷了一下卡,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分类类型按钮后,机器便自动向他敞开了门。陈龙将不同垃圾投放至相应的箱体内,不一会儿,屏幕上显示出精准的垃圾重量,他也因此获得了相应积分。
“这里干净整洁、环境舒适,还时不时送小礼物给我们惊喜,大家都十分愿意配合做好分类投放。”几位前来投放生活垃圾的居民对此交口称赞。
有害垃圾每天收集一次、达到标准的一次积3分;每月积分达到90分奖励一包盐和一包酱油或醋;每季度积分达270分另外奖励两包盐在五网协同运行中心,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皆有详细的积分标准,“比比谁分高”“进中心挑礼物”也成为了当地居民茶余饭后的小乐趣。
垃圾处置关系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创新基层社会治理都有着重要意义。垃圾处理这件关键小事背后,是大写的人民情怀。
为了使治理效果更为长久,沛县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党建引领作用,积极构建政府、村集体、村民、企业“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打通基层垃圾分类“毛细血管”,撬动越来越多的力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让农民群众更好地分享垃圾分类成果。
垃圾虽小,却牵着民生,连着文明。一路上,从绿色生活的新风尚到全民参与的新格局,沛县分好了资源,聚起了人心,畅通了脉搏,提高了效率。
“下一步,沛县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6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管理的通知》,让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老百姓幸福感和满意度更高。”沛县城管局局长张冠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