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东西,也是他们成长过程中最好的伙伴之一,更是他们最喜欢收到的礼物。很多孩子们都喜欢抱着心爱的玩具进入梦乡。可大家知道吗,这些玩具背后到底隐藏着多大的危险呢?

  央视3·15晚会曝光澄海作坊生产存在使用废旧塑料甚至回收医疗器械等“二料”用于玩具加工。这一新闻,在这一著名的国内玩具加工基地引起极大震动。由于玩具礼品产业是澄海区第一支柱产业,政府方面立即做出反应,澄海区政府连夜组织公安、工商、质监等多部门联合清查执法,查封了2家小作坊,查扣了34吨废旧塑料原料。由于“澄海玩具”已经是一个集体商标,因此这次报道中小作坊的“二料”毒玩具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整个澄海玩具企业。因此,澄海区玩具协会也发出致广大玩具生产企业的一封信,要求会员企业规范玩具生产行为。[详细]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一家垃圾回收站里堆满了回收来的饮料瓶、洗发水瓶、密封胶瓶。记者甚至还发现竟有很多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管、药瓶等医疗垃圾。回收站负责人告诉记者,很多医疗垃圾都是从医院收回来的。 我国法律明令禁止医疗垃圾回流社会,必须按规定进行销毁。然而,回收站的负责人却说,这些塑料医疗垃圾可是本地的抢手货。在澄海,“二料”是玩具行业内的术语,指的是回收废塑料加工成的玩具原料。《国家玩具安全技术规范》中要求,生产玩具“所有材料应清洁干净、无污染。”在澄海凤新工业区,一家没挂厂名的“二料”厂正把回收来的旧玩具粉碎重新造粒,整个生产过程脏乱不堪。在一些玩具生产厂里,用多次回收的“二料”生产玩具,都有股刺鼻的味道。一个戴着口罩的工人介绍说,这种刺鼻的味道就是甲醛!玩具生产厂工人却说,“有味的这种料就是有甲醛。因为甲醛料结实,甲醛料做出来的产品结实耐用。”原来,多次回收使用的“二料”牢固度很差,在黏合过程中要使用到胶黏剂,而这就会释放出甲醛等有害物质。当地一个玩具注塑机厂负责人告诉记者,“比如这产品打了一次两次三次,应该还可以达标的。但是打五六次,回收五六次肯定是不达标的。”废旧塑料回收五六次以上,有毒物质的污染水平就会大大增加。玩具业内人士透露,供应大超市的产品,一般会使用新料和质量好一点的“二料”。而那些“三无”产品玩具,通常会使用比较差的“二料”,这些“二料”“有的就用医疗器械垃圾来做的”。在澄海最大的玩具批发市场“塑料城”里记者发现,很多玩具既没有厂名厂址,也没有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的“3C”标志。而我国对塑料玩具的生产、销售环节有着明确规定,“必须经过最基础安全3C认证,并标注认证标志后,方可出厂、销售”;同时,在《消费品使用说明》强制性条款中要求:儿童玩具“应标明产品生产者依法登记注册的名称和地址。”但这里的玩具经销商却告诉记者,“只要你赚钱,国家你又不违法,有需要就卖就行了,你不要管是新料还是二料的问题。”

  主持人:看了315晚会上播出的《玩具垃圾造》节目,恐怕只有气愤这两个字能够准确的来表达我们此刻的心情。玩具是给孩子的,而孩子恰恰又是抵抗力不高的群体。现在我手中拿到这个玩具呢,就是垣楠特别从采访现场带给我的,其实不用放到鼻子下闻,刺鼻的味道就已经充斥了整个空间。我想问一问垣楠,像这样的毒玩具,到底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伤害?垣楠:就是对于塑料玩具,我们以前所听到的可能就是塑化剂,对孩子带来的一些危害,比如生殖系统。但是我们这次在调查当中非常惊讶的发现,回收料的泛滥使用,竟然是那么普遍的现象,我们知道回收料的来源是非常复杂的。当中我们居然发现了医疗垃圾,我们都知道医疗垃圾会含有很多的传染病毒,而且传染病毒要在高温的状态下,持续半个小时以后才能够杀灭。但是上百家小玩具厂,实际生产过程中,是很短的时间内,可以说一分钟内,通过注塑机生产出这样的玩具。这么短的时间内,难以想象能够让这些病毒被杀死。

  玩具,本是纯真儿童在成长过程收到最为快乐的礼物。但这些形态各异、看上去非常精美的塑料玩具背后,想不到隐藏着这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除了感到“气愤”,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什么给了这些“毒玩具”生存土壤?

  src=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医疗废物共分五类,并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部分地区回收医疗垃圾制作儿童玩具,材料来源复杂,清洁很差,有些还含有化学有毒有害物质。用多次回收的二料生产玩具都有刺鼻的味道,含有甲醛等物质。甲醛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物质,能造成儿童慢性中毒,甚至引发白血病。

  成年人的贪婪频频伤及无辜的孩子,这是整个社会的悲哀。窃以为,这安全不妨也从娃娃抓起,对孩子吃的、穿的、玩的、用的,来一次彻底的安全大检查,还孩子们一片干净纯真的成长天空。

  没有玩具的童年也许会少许多快乐与欢笑,但玩具不能成为坑人的东西。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玩具行业曾经的教训为何没有引起足够的警觉,是好了伤疤忘了痛吗?

  汕头监管部门忙过了这阵,这些企业作坊会不会又死灰复燃,答案似乎早就有了,很为那些手里嘴里依然玩着玩具的孩子痛心和悲哀,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不再自己害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