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旧换新”成为近日热词。有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末,国内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主要家电品类的保有量已超过30亿台,蕴藏巨大的更新换代需求和潜力。
然而,旧货估价过低、新品退货旧品不还、新品拒绝保价、旧品恶意压价……近日记者调查发现,当前仍有部分消费者在参与以旧换新活动过程中遇到种种痛点和疑问。业内认为,要建立健全“以旧换新”市场规范体系,强化政策激励,健全法规体系,规范市场运行,实现以回收带动家电消费升级。
“很多家电买的时候是一笔巨款,卖的时候却感觉‘一文不值’。”市民陈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原本有一台用了三年多的55英寸OLED智能电视,购买时的价格约在1万元,目前各项功能完好,由于乔迁新居希望以旧换新一台65英寸,然而在某平台估价仅35元。陈先生认为,这样的估价方式未免有些“简单粗暴”,也大大降低了消费者参与以旧换新的积极性。
记者发现,旧品抵扣中,空调估价普遍较高,彩电、洗碗机等大多数家电估价则偏低。同时,平台上对“以旧换新”的电视机型,其评估信息的项目分类相当粗糙,主要集中在液晶电视还是老式显像管电视、属于什么品牌等。至于使用时长、机身的损耗程度、是否能开机等等,这些一系列评估信息都无须录入。
此外,记者对比几家线上回收平台发现,在不考虑以旧换新补贴的前提下,回收平台估价整体高于电商销售平台。以同一台液晶电视为例,三家回收平台估价分别为70元、180元、250元。
“当初买电视的时候,液晶面板与本身的售价就有很大差距,而且尺寸、功能、厚薄等等都决定了产品的售价。但回收时,这些都不考虑,就一律给出几十元的估价,这让人很难接受。”消费者李小姐告诉记者。
那么,平台到底是如何对“以旧换新”机型的价格进行评估的?对此,平台客服回应称,一切以录入信息后系统显示出来的估价为准。“师傅上门回收时会对旧家电再进行评估,但基本上,最终价格不会高于后台系统的评估价。”
另外一家平台客服强调,他们是一口价回收,“最终高于35元的可能性很小。师傅会上门检测,如果无法正常使用就不回收。”至于回收后如何处理,客服表示,具体是看服务商如何处理旧机。
记者了解到,在以旧换新市场,电视回收价格不高,空调相对较高。同时,3C产品以旧换新的价格相对较高。
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搜索“以旧换新”,共有12127条投诉记录。投诉内容中,旧机恶意压价、订单取消后旧机无法退回、以旧换新产品拒绝保价、新机逾期不发货、拖欠退款补贴等成为投诉的主要问题。
正策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毅智认为:“可以在厂商、平台、政府监管之间打通数据,并形成一个价值评估体系和合理的估价区间。”他建议监管部门尽快制定细则,统一规则、打通数据,整合各大电商平台,成立如联席会议或者委员会的联动机制。
北京市隆安(广州)律师事务所陈昇律师认为,应积极完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打通回收堵点,要制定标准解决回收渠道和回收人员混乱的问题,定期发布废旧家电的估值参考价信息,规范回收价格。同时完善新家电退换货时旧家电的返还或折价机制,解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
收旧以后,平台的处理技术也有助于以旧换新的规范。某家电线上销售平台负责人透露,一些行业者正在开发部署回收溯源信息系统,与用户服务平台、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信息等平台对接,实现废旧家电回收信息可追溯,确保从用户到回收商再到拆解企业全环节可查询;将来还会有计划地开放接口供政府及行业共享。
“当前家电回收需求旺盛,市场潜力较大。但家电回收行业也有估价体系不合理、大件家电清运费时费钱等问题。”广东明思律师事务所刘立新律师认为,政府应建立健全“以旧换新”市场规范体系,强化政策激励,健全法规体系,规范市场运行,实现以回收带动家电消费升级;消费者在选择以旧换新时,尽量选择正规渠道,事先充分了解平台退换货规则,避免交易过程中出现矛盾和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