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刘欢)制冷剂是我国第三大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源,做好制冷剂的泄漏控制是实现制冷剂减排的关键。3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首农食品集团知联会会长唐俊杰建议,建立可交易制冷剂回收凭证制度,加大制冷剂回收相关财政和政策支持,实现制冷剂减排。
制冷剂如果泄露容易发生温室气体的排放。唐俊杰介绍,制冷剂的泄漏发生在制冷剂生产、设备生产、设备安装、设备运行及维修和设备拆除等过程。目前我国在制冷剂设备使用、维修和拆除过程的排放总和占到全生命期排放总量的90%以上。不过,制冷剂回收产业链较弱,我国制冷剂年回收量不足年使用量的3%,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明显。
唐俊杰解释,造成这一问题主要原因是回收成本高,无法形成自生产业链。目前制冷剂回收成本为4万/吨—10万元/吨,明显高于新制冷剂的生产成本。制冷剂回收企业很难实现自主盈利,导致无法通过市场方式构建制冷剂回收产业链条。
对此,唐俊杰建议建立可交易制冷剂回收凭证制度,实现基于回收凭证的制冷剂生产和使用配额制度。政府环保部门负责核实回收制冷剂来源和监管实际处置制冷剂量,据此发放等量制冷剂回收凭证等。另外,应加大制冷剂回收相关财政和政策支持,加速制冷设备安装及维修的国家强制标准建设,避免回收过程的随意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