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女士将其价值2863元的鞋邮寄到某洗衣机构进行清洗。出人意料的是,收到鞋后,她发现两只鞋的内侧鞋帮出现了大面积磨损,不能再穿了。
“我期望的是按照原价6折赔偿,但工作人员表示仅能赔偿10倍清洗费,也就是299元。”苏女士表示无法接受,投诉到潮新闻“放心消费”维权栏目,想要讨一个说法。
潮新闻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将家中衣服鞋子拿到洗衣店清洗,由此引发的纠纷也呈集中爆发之势。维权的焦点之一,就是赔偿金额谈不拢。如果没有明确约定,或者未对衣物进行保价清洗,哪怕弄丢了,商家最多也只能按10倍的清洗费进行赔偿。
苏女士告诉潮新闻记者,因为洗鞋的费用是29元,最开始沟通的时候,商家称赔偿10倍的清洗费用,而苏女士希望按照鞋子原价的6折来赔偿。毕竟,这双鞋子也穿了有一段时间了,也不太好意思按照新鞋原价来赔。
苏女士说,这家洗衣机构所在的工厂,在收到顾客送洗的鞋子后会进行一轮质检。由于送洗时苏女士留的是其父亲的电话号码,在质检过程中,工作人员联系其父亲说这双鞋子存在轻微的磨毛。在维权时,商家就拿这一点来“推脱责任”。
“他们说已经提前通知鞋子有磨毛,可能会有一些轻微的损坏,所以他们以此为依据,拒绝更多的赔偿。”
“我后来了解到,清洗费的10倍赔偿是全国性洗染行业的赔偿标准。”苏女士对该行业的赔偿标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行业准则规定的应该是赔偿的下限,而不是上限,不应百分百严格按照这个标准执行。
潮新闻记者注意到,该机构有不少洗护价格标准。在展示页末尾,有一则“洗坏赔承诺”,称根据实际物损情况和《全国洗染服务纠纷解决办法(试行)》判定赔付金额,轻微损坏、染色、掉色、配件丢失等损坏问题,赔付区间为0-10倍单件洗涤费;而有的产品展示页称“轻微损坏的,赔付区间为1-5倍单件洗涤费”,赔付标准不统一。
该机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赔偿金额是按单件衣服清洗费用的倍数或物品折旧价格来计算的。不过对方并未给出具体的赔偿依据,“我们后续会联系消费者解决问题,核查具体原因然后再做答复。”
记者检索部分网络投诉渠道后发现,仅在今年,关于洗坏衣物申诉赔偿的投诉就有上百例,尤其是一些线上平台,被投诉的比例更高一些。
例如一位张女士在一家知名洗衣旗舰店送洗了3件羽绒服,后续发现其中两件衣物存在损坏的情况。这位张女士表示,“我将衣物交给配送员时是好好的,送回来发现有破损。我投诉几天后,工厂那边反馈说收到时就存在问题。”
“两件衣服加起来2000多元,商家只肯赔偿5倍的单件洗衣费也就是400多元。”张女士对这样的处理结果无法接受。
“都过去一个多月了,我都没有收到鞋子。”同样,一位易女士将价值1000元的鞋子邮寄到某机构的工厂维修护理,长达一个月都没有进展,商家表示愿提供300元的赔偿。
前面几例都是线上送修送洗,因为消费者和商家没有面对面交易,发生纠纷说不清楚,那么线下洗护店又是怎样的呢?
3月19日,潮新闻记者来到位于杭州中心的某洗衣连锁店询问赔偿标准,店员以“不存在洗坏的问题”为由拒绝告知。
然而,记者在该店的线上平台发现有消费者反映,自己将价值5000元的羽绒服送到店内清洗,第一次未清洗干净,再次送洗时发现羽绒服被订书机订坏。沟通过程中店员态度不佳,并在消费者出示购买记录后,还要求其出示小票。经过多番沟通,店家表示只能赔付500-600元。
该店在详情介绍中写道,如因商家原因导致衣物洗坏或者丢失,商家承诺参考行业标准制定解决方案进行相关赔付。其中,“赔付金额参考洗涤费用与购衣凭证决定,最高不超过2000元”。
记者又走访了另一家位于屏风街的奢侈品洗护店,店员表示,一双3000元的白鞋清洗费用为80元,也信誓旦旦地称自家店不可能出现洗坏的情况,“这个概率比中还难。”
不过,针对贵重物品,这位店员建议顾客选择保价清洗,“保多少,我就赔你多少,3000元的物品,保价费一般在二三十元。”
根据《全国洗染服务纠纷解决办法(试行)》规定,因经营者责任使衣物洗涤后出现轻微损坏,不在明显部位或修补后不影响外观和穿着价值的,在退回原洗涤费用给消费者的同时,建议给予洗涤收费价的3倍补偿。若丢失或因损坏不能穿着的,按洗涤费10-20倍给予赔偿。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特邀研究员、太琨律创始合伙人朱界平律师向记者表示,名牌服饰送到干洗店干洗,衣服洗坏了,双方对此如果有约定则按约定。如没有约定,干洗店应按实际损失赔偿。消费者拿名牌服饰去清洗时,应注意合同条款上是否有限制赔偿的条款。
记者注意到,因洗护服务导致衣服受损,产生争议不断的“高价赔偿”类纠纷常诉至法院。
近日,常州中院就宣判了一起“高档衣服被洗坏要求赔付”的案例。原告将一件价值2万多元的衣服送去干洗,洗涤费38元,取回衣服后发现衣服缩水,争议得不到解决后将洗涤公司告上法院,要求洗涤公司按照购买价赔偿。
法院认为,洗涤公司在洗涤标识模糊的情况下,未与消费者联系沟通,造成送洗衣服洗坏,应承担全部责任。最终法院综合考虑衣服购买时间、送洗时间、修复后状况等因素,判决洗涤公司赔偿1万余元。
法官提示,洗衣店在收取衣服时,应对衣物状况进行认真检验,与消费者确认待清洗衣物的新旧、破损情况、洗涤方式等,并留存记录,避免发生纠纷时无据可查。
针对贵重衣物,消费者可以进行保价清洗,以此来确定产生争议后的赔偿方案。如果双方未保价且对赔偿损失约定不明,产生纠纷后,法院将在综合考虑双方过错程度、衣物折旧费用和使用价值减损情况等基础上作出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