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鱼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营养价值极高的海珍品,素有‘餐桌上的软黄金’之美誉。

  鲍鱼是我国传统的名贵食材,随着近年来养殖技术不断发展,如今已是百姓餐桌上比较常见的食材。与此同时,养殖规模逐渐扩大,也使得鲍鱼价格逐年下降,今年冬季甚至创近10年来的新低。

  据央视财经11月30日报道,山东荣成是我国北方最大的鲍鱼养殖基地。这里水流较急,饵料丰富,非常适合鲍鱼生长。记者在这里看到,养殖户正在忙着打捞成熟鲍鱼,准备出售。

  在码头的鲍鱼分拣交易市场,打捞上来的鲍鱼会在这里称重后,根据大小分类。个儿越小越便宜,15个头的一斤36元,20个头的一斤32元,价格都比去年便宜了10元左右。销售经理告诉记者,今年价格比往年都低,最主要的原因是养殖产量高,供过于求。

  鲍鱼门店负责人郑强表示,鲍鱼养殖户越来越多了,整体价格现在走下坡。还有一点是因为这几年养殖的技术也慢慢成熟了。据北京京深海鲜市场统计,今年国产鲍鱼的价格为近10年最低。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鲍鱼养殖大国,年产量超20万吨,已经占到世界总养殖量的85%以上。

  为应对冬季低温养殖难题,近年来,山东省荣成市和福建省莆田、霞浦、宁德等地开展鲍鱼南北转场、冬夏对调养殖合作。每年11月,荣成海域养殖的鲍鱼转场南下福建“越冬”,来年5月再转运回到荣成“度夏”。鲍鱼这种南北接力养殖模式,有效解决了南北温差大难题,使鲍鱼始终处在最适宜的生长环境之中,鲍鱼成活率显著提高达到90%以上,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有力推进乡村振兴,渔民增收致富。

  据新华社报道,福建连江是中国鲍鱼的主产区之一,有着“中国鲍鱼之乡”的美誉。今年春天,连江向海里投放约20亿粒鲍鱼苗种。鲍鱼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特色支柱产业,离不开种苗这一水产“芯片”优势。上世纪90年代,连江用日本长崎盘鲍和我国北方的皱纹盘鲍杂交,培育出本地新品种黑鲍,鲍鱼养殖“从无到有”。

  全世界已发现的鲍鱼共有216种,常见的鲍鱼种类约有30种,遍布于太平洋、大西洋等三大洋中,而分布在中国沿海的鲍鱼主要有7种,其中又以北部渤海海湾出产的个体较大的皱纹盘鲍和东南沿海个体较小的杂色鲍最为常见;西沙群岛养殖的半纹鲍、羊鲍,在全世界享有盛名。

  由于野生鲍产量很少,价格昂贵。因此,处于鲍鱼适宜生长环境的国家都在努力发展人工养殖,现今市场上出现的绝大部分都是养殖鲍。随着科技的发展,为了降低成本出现了杂交鲍,如皱纹盘鲍等。

  鲍鱼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肽,对人体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具有降血压、抗氧化等作用。对肥胖症、代谢综合征、糖尿病、抗炎等疾病有积极影响。此外鲍鱼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对人体的免疫功能有着相当大的帮助。

  世界上目前最有名气的鲍鱼为网鲍、吉品鲍和禾麻鲍。网鲍主要产地为日本,中国和澳大利亚也产网鲍。吉品鲍,主要产地同样为日本。我国海域也有出产。吉品鲍外高内低,形如元宝。因为网鲍的个头太大,价格过高,吉品鲍因其相对来说勉强可以接受的价格更受消费者的欢迎。禾麻鲍又称窝麻鲍,体呈艇形,由于禾麻鲍活动于海底岩石的隙缝里,捕捞时须用铁针钩捕所留下的针孔便成了辨别它的最佳标志。除了上述三种,日常食用较多的还包括了南非干鲍、中东鲍、澳洲鲜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