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谈中记者了解到,他叫焦体岩,今年38岁,在济南收废品已有10年了。整个家当就是一辆电动三轮车,几个编织袋,一捆细麻绳,加上一杆秤。
老焦的家乡在济宁市邹城市,听几个在济南的老乡说城里收废品来钱快,2000年就带着老婆和两个孩子,揣着仅有的700元钱“闯济南”。回忆起刚来济南时的生活,老焦满脸辛酸,“老婆要看孩子,就我一个人干活,挣的钱都不够吃饭的,炒菜都数着‘滴’放油。”现在,老焦已经习惯了和废品打交道,习惯了肮脏和冰冷,“不是万不得已,谁愿意干这活啊!”
收入没保障,但老焦一家的日常开销又很多。他的两个孩子在南全福庄小学上学,女儿上六年级,儿子上四年级,除了学费,两个孩子每隔两年就要交一次借读费,女儿已经交了 3600元,儿子也已经交了 6000元,“这些钱都是向亲戚借的,现在还欠着3000元呢。”老焦说,除去这些,两个孩子中午吃“小饭桌”每个月又要交 400元钱,在山大路租的房子一个月租金也要300元钱。“废品换来的钱还没焐热就花出去了。”老焦摸摸身上的衣服说,“俺两口子来济南十年了,没买过一件衣服,都是好心的居民送给俺俩的。”
我们正拉得热乎,老焦的手机响了:“要的要的,我这就上去,大姨您放那别动,东西脏,我去收拾。”老焦立即起身,冲出楼道,拿着一根绳和一杆秤飞奔而去。老焦很有生意头脑,为了方便小区的居民找他,花50元钱做了一个广告牌,放在了小区的路边,上面用红色字体醒目地写着“废品回收”四个大字,下面还注明了老焦的手机号码。这样,谁家有废品,一个电话,老焦就会立即出现在家门口。
打电线楼,由于电梯没调试好,记者跟在后面和老焦爬楼上去。到了地方,他先在门口拍了拍身上的尘土,然后才满脸堆笑地敲了敲门。开门的是一位老大娘,门内装饰豪华。老焦正要进门,却被老大娘用手挡了出来:“别进来!在外面收。”对大娘的冷漠态度老焦已经习以为常,连忙退到门外开始捡地上的纸盒,但脸上依然挂着微笑。纸盒不断从门口向外丢出,落到哪,老焦就捡到哪。称好重量后老焦说:“一共是49斤,给您按50斤,好算账,4毛一斤,一共是20块钱。”但老大娘听了并不满意:“4 毛不行,按 5 毛,要不我不卖了。”老焦解释半天,大娘也不同意,最后按4毛5分钱收了。“赚不了个馍馍钱。”他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老焦在济南收破烂,不在乎干活脏累,他最怕的是别人看不起自己:“不少城里人都是斜楞着眼看我们,真盼望他们能正眼看待俺。”老焦的孩子在学校里,从不敢说自己爸妈是收破烂的。“你要好好学习,长大了找一个让人家看得起的工作。”老焦经常这样对孩子说。老焦觉得自己干这行还挺有意义。“这么大一个城市,废报纸、烂纸箱、塑料袋、塑料瓶……这些杂物,放着讨厌,扔了污染环境,我们收起来,交给再生资源站,有些就变成宝了。说句时髦话,咱也是循环经济中的重要一环啊!”说到这,读过几年书的老焦哈哈地笑了起来。
由于天气不好,老焦和媳妇下午4点便准备收工回家了。老焦骑着三轮车,她的媳妇趴在车上,像护着心爱的宝贝一样,用身体紧紧地压着废品,生怕寒风刮走一张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