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又有新动态。市城管委日前明确,每个街道乡镇应至少设置一处可回收物中转站,承担辖区内包括废玻璃、废泡沫、废旧纺织品、大件垃圾等在内的低价值可回收物托底回收工作。

  在垃圾回收体系之中,“利大抢收,利小不收”是老问题。具体而言,对于价值高的快递纸箱、易拉罐、饮料瓶等有人抢着收,回收利用率也高;而卖不上价的玻璃瓶、牛奶盒、泡沫塑料箱等,几乎没人愿意收。曾有数据显示,一吨废玻璃的末端销售价格仅为三五百元,显然难以覆盖物流成本和分拣所需的人力成本。可这样一来,明明尚有价值可挖的废品,就只得混入生活垃圾之中,既丧失了“发挥余热”的机会,也可能带来更大的清运、处理及环境补偿成本。正因此,低价值可回收物也被称为垃圾分类减量道路上的一块绊脚石。

  为低价值可回收物进行托底安排,算的是经济社会环保效益的综合大账;而具体参与其中的企业,在责任与担当之外,也不可避免要算经济小账。在这个意义上,破解低价值物回收难题,就得多从成本入手。这需要政府的“有形之手”,积极进行调控奖励;也需要向技术借力,理顺体制机制,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眼下,在垃圾分拣上,昌平区已上线国内首条混合可回收物智能分拣设备,可进行50多类精细分选,年处理能力已超30万吨。再看前端回收,已有不少小区上线可回收物智能回收设备,居民可随时投入垃圾,并根据重量进行积分兑换礼品,“互联网+回收”的逻辑颇受欢迎。多方合力、多做探索,打磨出的机制越顺畅,就越能迅速落地生根。

  生活垃圾看起来不起眼,如何回收却是每座城市、每条街道,每家企业、每个人都面临的现实课题。随着垃圾分类工作持续推进,环保意识深入人心,从“要我分”到“我要分”的转变正在发生。如果居民朋友费心“分门别类”,却找不到便捷可达的处理渠道,最后只能一混了之,那对于分类热情显然是巨大伤害。反之,若是因分类而看到实效,获得奖励,那一份愉快的体验就会产生持续的驱动力。随着垃圾分类工作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细枝末节的堵点痛点会愈发暴露出来,更需要相关各方凝聚合力、积极参与,下好绣花功夫,把治理的针脚扎得更细、更密、更实一些。

  “垃圾问题,将会超出能源问题,成为未来世界最主要的问题。”这是《未来的世界是垃圾做的吗》一书所发出的警示。不管这是否危言耸听,至少表明垃圾分类这项事关千家万户的小事,很可能最终影响到人类的前途命运。不以善小而不为,既做到源头减量,也做好存量分类,我们所收获的将不只是整洁优美的生活环境,还有更可持续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