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出版的《人民日报》第17版专题报道了《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消费视窗·完善社区服务 提升生活品质)》。文章指出可回收物体系建设是生活垃圾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的重要抓手。
当前各地在开展废旧物资回收方面都有哪些好的做法与经验?人民日报记者对四川成都新津以案例进行了解读。
近日,一辆贴有“大件垃圾收运车”标识的车辆缓缓驶入四川成都市新津区岷江小区内。几天前,小区居民李宏涛预约回收家里的旧沙发,收运人员到达后麻利地把废旧沙发搬上车,随即前往下一个预约点。
“我们开展城市大件垃圾便民集中收运活动,市民可以拨打电话或使用‘天府市民云’手机客户端,对大件垃圾进行回收预约。”新津区分类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服务活动内容包括废旧家具收运,废旧家具主要指废旧床架、床垫、沙发等整体性强、不易拆解的废旧物资和生活垃圾。
新津区分类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大件垃圾收运后,区里统一进行分类处置,筛选出可回收部分和不可回收部分。金属、木质材料部分被拆解整理后,可成为再生资源进行回收再利用,实现源头减量化处理。
新津区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环保理念,以垃圾分类为抓手,实现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努力推动生活垃圾前端减量分类,促进垃圾分类体系与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两网融合”。引进相关企业,在部分城镇社区建设零碳小屋30余处,在小区投放可回收物智能回收箱30余个,设置大件垃圾集散点9处。目前,全区每月回收大件垃圾约100吨,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40%以上。
据悉,“两网融合”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相关部门大力推动的重点工程,旨在将垃圾分类回收网络和废旧物资回收网络有机结合,促进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副会长潘永刚说,垃圾分类回收与再生资源回收原本属于两套回收系统,“两网融合”就是要让这两个体系发挥各自优势,从源头投放、收运系统、处置末端三个环节进行统筹规划设计,实现投放站点的整合统一、作业队伍的整编、设施场地的共享等,使得不同类型垃圾能得到循环、再生利用和合理处置处理,资源利用效率达到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