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热年”让空调市场迎来井喷。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空调企业总排产量1483万台,其中内销占七成,同比增长30.9%。记者走访中发现,目前,国产头部品牌空调的市场占有率几乎呈垄断之势,中小品牌也纷纷增资扩产。热浪之下,空调市场能否“靠天吃饭”。

  今年罕见的高温天,让平时喜欢用风扇纳凉的杨阿姨和老伴儿扛不住了。老两口只花了20多分钟,就选定了一台能快速制冷、性能稳定的基本款空调,干脆利落地结了账。不过,不同于杨阿姨买的“单品”类空调,更多消费者更追求空调的场景和附加功能:

  消费者2:我在装修家,希望能把客厅、卧室、厨房的空调一站式配齐,能相互配合,性价比高一点儿吧。

  记者走访发现,目前,以美的、格力、海尔为主的几大国产头部品牌空调的市场占有率达到80%-90%,几乎呈垄断之势。由于消费者对功能型、享受型、品质型空调的需求不一而足,也让各家企业在细分市场里打起了差异化之战,美的的一款厨房空调就在北京市场迎来热卖:

  美的导购员:它的最大优点就是体积小,安装在房顶上,面积为30*30或30*60厘米,采用的是仿生蚕茧滤网,祛除油腻效果达99%,滤网淘宝上买49块钱2块,自己更换也方便。

  此外,“史上最热年”,也让消费者格外注重空调的硬核制冷性能,不少品牌都打出了“科技牌”和“服务牌”来获取消费者青睐。海尔的一位导购员指着展台上的一款空调主机介绍:

  海尔导购员:它在室外机电路板上增加了降温装置,可以实现53℃制冷不衰减,62℃制冷不停机的效果,正常6年包修,这台现在推出10年包修,4月份到现在单店卖了80多台。

  记者观察发现,6月以来,整个空调市场中,从头部品牌到三线品牌,涨价几乎已成为大势所趋,涨幅普遍在10%左右,整个行业“靠天吃饭”的属性非常明显。据时代财经报道,空调零售商肖华表示,一款很受欢迎的挂式空调,由于缺货涨价了,涨价后一级能效1匹、1.5匹价格分别是2799元、3099元,在同样能效、匹数下比另一款挂式空调分别高49元、139元。

  有家电销售商表示,5月消费者买空调都是挑挑拣拣,倾向于买更便宜的,到了6月愿意加钱买,“有货就行,即便空调价格略微上涨也不在乎”。

  不过,除了天气,产品性能的提升和前期被抑制的住房刚需,也成了刺激空调销量和销售额双双上涨的重要原因。苏宁易家广场四元桥店店长闫利平介绍:

  闫利平:主要是今年北方热度增加,另外,疫情结束后,房地产领域新房交付量比较聚集,空调销售较以往提升幅度在20%左右。

  此外,持续全年的“北京消费季”推动政企联合,释放多轮绿色消费券,也带动空调在内的消暑电器热卖。苏宁易购7月初公布数据显示,除空调外,净化风扇、空气循环扇、无叶风扇等销量环比增长417%;家用冰吧、酒柜、即冷饮水机等销量同比增长53%。

  闫利平:三重补贴,国家补贴10%,就是我们的绿色节能消费券,我们以旧换新又补贴10%,要赶上我们自己做活动,厂家又补贴10%,一个机器最高能补贴30%,对消费者是非常合适的。

  在天气、刚需、品牌升级等因素的加持下,今年空调市场的确表现不俗。奥维云网最新排产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空调企业总排产1483万台,其中内销占七成,同比增长30.9%。记者发现,上半年,除头部企业努力营业外,像飞利浦、荣事达等一批中小空调品牌也纷纷开建新基地增资扩产。资深电子经济产业观察家梁振鹏就担心,如果少了高温和渠道去库存的推动,空调市场能否持续稳健:

  梁振鹏:今年空调市场呈现一个恢复性、反弹式的增长,我认为还是要量力而行,防止生产线投产之后市场又徘徊不前,这在历史上是发生过多次的。天气不太热、消费需求萎缩或房地产市场受到严格调控,对于实力雄厚的国产品牌来说,应该加快海外市场自主品牌的销售步伐。

  同时,随着空调销量大增,导致安装力量不足。记者注意到,近期有网友称在电商平台下单的空调到货后电话预约安装,安装师傅告知需要排队4—5天才能上门。苏宁易购北京联想桥店店长王隼告诉记者,“空调旺季,北京苏宁易购储备的空调安装工程师日均在850人左右,消费者从门店下单完成后24小时内可以完成送货上门安装,通过实时调配服务人员,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安装需求。”

  此外,空调换季清洗的订单量也出现了大幅增长。有平台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以来,空调清洗服务的团购订单量环比前2个月增长500%,深圳、上海、广州、北京、杭州五城的订单量最高。

  从空调市场的逻辑来看,气候或许只是影响景气度的重要外因。未来,在有限的市场空间里求发展,恐怕还要走品牌化、差异化、智能化路线,才能避免过高的仓储线和恶性价格战。此外,梁振鹏也提醒,空调需求集中爆发期,安装率和坏机率也会大大上升,提供及时、良好的售后保障同样至关重要。

  另外,家电行业分析师梁振鹏表示:“夏季遇到天气非常炎热的情况,空调销售势头很好,甚至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时,空调价格不一定会下降。反而是在春季、秋季和‘618’购物节前,空调厂家可能会为了清空往年直销机型的库存而降价。消费者购买空调时应根据自身实际需求,销售的淡季和旺季价格并不规律,不建议作为空调价格的唯一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