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广州市面上出现了一些专门回收旧衣服的O2O平台,街坊只需一键下单,便有专人上门回收。此外,目前老城区很多地方也都设立了旧衣回收点。有知名服装企业也在门店设置了旧衣服回收箱,街坊可就近捐赠旧衣服。旧衣服被回收之后去了哪儿?会不会再度流通到市面上?这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

  相比于官方固定的旧衣回收点,这类O2O平台省却了市民扛着大包小包旧衣服奔波的辛苦,可通过互联网预约实现上门回收。有旧衣回收组织称,旧衣服经过消毒、分拣,再综合利用、资源再生,或将其爱心捐赠,都能创造出不小的价值。

  然而,旧衣物回收后的去向始终是一个绕不开且难以全面监督的问题。一些富足家庭捐献出的好衣服或许真有被利用的价值,但一般家庭捐献的衣服,可能是旧、脏、破的占了大部分,恐怕很难有什么回收重穿的意义了。由于分拣、消毒、打包都需要耗费人力和成本,可以预计的是,旧衣服最后能被利用起来的比例是比较低的。

  从环保角度看,资源不该是垃圾而应该得到转化。但从实际运营来看,慈善组织往往宁愿收善款去买新衣服,也不会花精力去收旧衣服。因为当前服装产业已经供过于求,廉价日常衣服非常易得,其价格甚至比分拣处理旧衣服成本低。作为受捐助群体,也有其尊严和底线,或许宁愿要一件新衣服,也不会要10件旧衣服。那么旧衣服的最终走向,真的是捐赠为好吗?

  值得警觉的是,当前各地出现的洋垃圾中就含有大量的国外旧衣服。显然,这种产业链当初可能也是以“环保回收”名义出现,零成本收回来的。这意味着,如果它们一旦被转手卖出去,就可能是以旧充新出售的。因为也只有按照新衣服的定价,前置的整理、分拣和运输成本才可能回收。在一些欠发达地区,假冒新衣服挂上“清仓甩卖”“尾货”之类,加上一定的“折扣”,确实是有吸引力的。既然能穿,与其捐不如卖,可能就成为企业的逻辑。而按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相关规定,废旧服装如果进入流通销售领域,很可能属于违法行为。

  对旧衣服的“洗白”、加标签、异地异国销售,在某些企业来说并非难事,但这对监管部门就出了个不小的难题。因为公众和政府很难监督企业是不是兑现承诺去消毒旧衣服,也难以追踪衣服是拿去捐了,还是翻新再卖。因此部分市民宁愿把衣服当垃圾处理,也不送去回收,也是有其理由的,目的就是不想旧衣服被非法利用和骗人。

  单纯从环保出发,回收旧衣服很可能无利可图,所以很难指望企业长期为民众免费分忧。即使不拿去再销售,只是送去作为再生资源回收,也难给企业带来利润。旧电脑旧手机可以被拆了作为材料,也可能被利用翻新成为山寨产品。旧衣服回收可能的隐患会出现在哪里?有关方面宜有思考及应对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