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不知道你手上的心爱包袋来自哪一个原型?又或者,干脆你的古董手提包来自哪个年代?如今常见的大多数包袋款式,其实在1930年代就已先后出现。它们走过了一个世纪,依旧常看常新,没有过时,反而变得更时髦。这就是手袋的魅力。本期我们来讲讲经典包款的沿革,解读手袋的前世今生。
伴随着铁轨的延伸,上流社会的女人越来越频繁地乘坐火车远行,行李箱、帽盒、化妆盒应运而生。今日家喻户晓的好几款经典手袋,就源自当年法国的两家行李制造商。
一位名叫路易·威登的法国绅士在1854年设计了一款由钢铁和防水帆布制成的行李箱,一举取代了实用却略显寒酸的毛毡旅行袋,成为巴黎富人阶层的首选。与此同时,马具商蒂埃利·爱马仕与时俱进地拓宽了产品线。即使只是前往百货公司购物,或与朋友相约饮茶,彼时的富家女子也会提一个带手柄和锁扣的小箱子。没过多久,行李制造商就为她们设计出了更女性化、多样化的包袋。
1920年代的贵妇小姐们时兴定做皮包,来搭配她们的歌剧望远镜和折叠扇子。不过这一切在flapper女郎的眼里却很老土。这些现代时装史上最早的时尚icon是手拿包(clutch)的始作俑者。
她们喜欢把手袋漫不经心地夹带在臂下。这些无柄带手袋在当时被称为“pochette”,拥有摩登的流线型外观和华丽招摇的几何图案饰面,至于是否便于携带,能装多少东西,享乐至上的flapper女郎对此根本不在乎。1933年,Van Cleef &Arpels和Cartier等珠宝商推出一种镶满珠宝的金银质小盒子,称之为minaudiere(珍宝匣),这种珠光宝气的手拿包很快变成社交名媛和电影明星的新宠。多年以后,意大利皮具商Bottega Veneta以精巧编制的皮绳取代金银珠宝,创造出同样奢华的Knot手拿包。美国配饰设计师朱迪思·雷伯(Judith Leiberz)则一如从前那样,为女明星们定制闪闪发亮的小盒子,不过形状变得更大胆有趣,从小猫小狗到纸杯蛋糕,无奇不有。
如今常见的大多数包袋款式,其实在1930年代就已先后出现,诸如扁平的公文夹(因为纸币的问世而被发明),带手柄和环扣的女士小提包,satchel 书包等等。在装饰艺术运动的推动下,拉链、塑料等新型工业材料也被运用到了手袋的制作中,一时间新奇古怪的创意层出不穷,现代主义的几何线条设计暂且被抛到了一边。意大利设计师爱尔莎·夏波莱莉( Elsa Schiaparelli)受萨尔瓦多·达利画作的启发,把手袋做成一台钢琴、一把雨伞,一张报纸的样子。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露露·吉尼斯(Lulu Guinness)的红唇手包。
在二战阴影的笼罩下,1940年代的手袋设计也不得不回归现实。军用书包式的大手袋一度流行,便利的肩带设计也深受女性欢迎。然而在这段物资紧缺的岁月里,却也诞生了一款优雅迷人的经典小提包。1947年,Gucci的工匠把日本竹子加热后拗曲成半圆形手柄,Bamboo手袋由此得名。战争结束后的1950年代,这款竹节柄手袋甚至变得更加风靡。不过,它也有不少竞争对手。
虽然早年没有“It bag”之说,但1950年代无疑迎来了设计师手袋的第一波热潮,巴黎时装屋在把硬纱和绸缎带回女性身边的同时也意识到,衣裙需量身定制,手袋却无尺码之分。克里斯汀·迪奥树立的“新风貌”让充满女性气息的小号手袋重新回归。1955年发行的Chanel 2.55就是个中翘楚,它也是第一款大范围流行的肩包。可可·香奈儿最初用针织面料制作这些手袋,预见到它们的潜力之后,很快改用了皮革。
Hermes Kelly则是一款颇具度量的手袋,大到让格蕾丝·凯莉可以用它在狗仔队面前遮挡住自己怀孕隆起的腹部。值得一提的是,这款手袋早在1935年就诞生了,却在20年后凭借名人效应以及媒体报道才大规模流行起来。这种包袋命名公式和推广模式在之后的半个世纪里被一再成功复制,从1950年代后期的Gucci Jackie(名出杰奎琳·肯尼迪),到1980年代的Hermes Birkin,再到21世纪的Marc Jacobs Stam。
随着1960年代年轻文化的崛起,“正确”和“ 得体”的穿衣法则松懈下来,手袋也是如此。摇滚年代的swing girl与爵士年代的flapper一样热爱自由,不拘小节。类似于Chanel 2.55的细长挎带娇俏小肩包无疑是迷你裙的绝配。到了1960年代后期,披头士乐队等时代偶像掀起一股印度游风潮,军用书包和富有异域民族风情的布质肩包成为嬉皮士的最爱。带有大量环扣和拉链的松垮肩挂包被称为新月包( hobo bag),是1970年代最具标志性的手袋,此后也因其轻便实用而长盛不衰。
虽然女权主义者对女性化物件的抵制一度让包袋变得非常严肃乏味,但这不过是1970年代的一段插曲,很快就被强烈的迪斯科节奏盖过。卡洛斯·方弛(Carlos Falchi)用粉红色鳄鱼皮、黑色蟒蛇皮和红色蜥蜴皮做成的手袋叫女人们难以抗拒。这也让她们意识到,打扮得魅力四射、咄咄逼人地走进办公室,才是真正的强大。“权利着装”一统天下的1980年代,女人们穿上线条锋利的西装,极短的裙子和极高的高跟鞋,她们的手袋也变得更闪亮夺目,logo清晰可见。炫耀性消费第一次与手袋联系了起来,在女强人们攀向事业高峰的征途上,设计师手袋似乎能助她们一臂之力。
有趣的是,1980年代对手袋史的最显著贡献,却是一只毫不起眼、中性风格的黑色尼龙背包,来自 Prada。它的出现和风靡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预告着时尚界即将迎来极简主义风潮和环保意识觉醒,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巩固着设计师手袋的地位——作为一只尼龙袋,它可一点也不便宜。
1990年代初期的伦敦和纽约街头,带有巨大H或双C标识的小手包在纽约街头随处可见,真假莫辨。于是,像Kat e Spade这样既有格调又讲求功能性,既有奢华感又能满足大众消费市场的时尚配饰品牌应运而生,对于买不起昂贵设计师手袋又心怀渴望的女人来说,赝品不再是唯一选择。
选择总是越多越好。1997年,Fendi推出一只长方形的小肩袋 Baguette,线条极其简单,却在质料、色调和装饰细节方面不断变换花样。Fendi Baguette共有四种尺寸,肩带也有长短之分,且都可以拆卸,迄今为止,它已经出过1000多种式样。
21世纪的“It bag”莫不是如此。作为众所周知的头号盈利产品,手袋必须每一季都以新面貌示人,并尽可能满足更多样化的需求。为此,设计师们为提包加上肩带,把小手袋做大,或只是敲上几颗铆钉,或换个花色。
事实上,大部分 “经典款手袋”都是2000年以后才诞生的,尽管它们常给人历史悠久的感觉。
现如今每一家时装屋都得有至少一款招牌手袋,哪怕像Alexander Wang、Prouenza Schouler这样的新锐设计师品牌也不例外。屈指可数的几家老牌皮具商一边保持矜贵,一边也不忘适时地翻新设计。相应的,如今每个女人似乎都该拥有一只以上的名牌手袋,哪怕等上两年也能欣然接受,哪怕囊中羞涩也可以从 “入门款”买起。
手袋的确能反映出女主人的很多信息:她富有吗?严肃吗?贪玩吗?爱运动吗?不过你看到的很可能只是一个侧面,一个假象。时至今日,手袋不再能与身份、习俗,哪怕是风格轻易画上等号。
一个世纪前的结实旅行袋已经演变成五颜六色的小坤包,若顾客需要,仍可以向品牌订购最大号版本来充当旅行袋。总之,现在没有什么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