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关于印发《钦州市促进废旧物资循环利用实施方案》的通知
当前位置:首页政府信息公开钦州市政府信息公开平台钦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部门文件
钦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关于印发《钦州市促进废旧物资循环利用实施方案》的通知
钦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关于印发《钦州市促进废旧物资循环利用实施方案》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广西促进废旧物资循环利用实施方案》,加快钦州市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五个更大”重要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习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主线,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促进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争当广西“面朝大海、向海图强”排头兵提供有力支撑,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强化政策扶持,积极培育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产业。坚持市场导向,充分激发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市民群众各方参与的积极性。
统筹推进,提质增效。加强统筹规划,推动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衔接高效、生态环保的回收再利用网络系统。推动产业升级转型,淘汰落后设备和工艺,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行业自律,强化监管。加强法治保障,落实标准体系,持续开展违法犯罪打击行动和环境污染防治监管行动,促进行业规范发展。鼓励行业完善协商机制,市场主体发挥自律作用,共同维护经营秩序,营造良好的行业发展环境。
创新驱动,重点突破。推进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在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中的应用。统筹区域协同合作,推进有条件的县(区)先行先试,培育新型商业模式。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开展产学研联合创新,突破关键技术研发应用。
(三)主要目标。到2025年,资源循环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整合现有废旧物资回收网点,建成绿色分拣中心2个以上。切实改变再生资源回收再利用行业“小、散、乱”现状,培育龙头示范企业。废钢铁、废铜、废铝、废铅、废锌、废纸、废塑料、废橡胶、废玻璃等9种主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量达到100万吨以上。有条件的县(区)率先谋划建设、提升改造集中规范的二手商品交易市场,提高二手商品交易量。建设信息化平台引领行业专业化、规范化、规模化发展。积极争取国家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示范城市。
(四)合理设置回收站点。加快出台钦州市废旧物资回收体系建设规划,根据“便于交投、管理规范、卫生安全”的原则,结合城乡、人口规模、消费习惯等因素,合理布局回收交投点和中转站。规划建设废旧家具等大件垃圾规范回收处理站点。推动生活垃圾分类网点与废旧物资回收网点“两网融合”,提升回收站点运营管理水平,鼓励标准化、规范化、连锁化经营,加强回收网点环境和消防安全的监控和管理,严格查处回收网点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引进和培育一批骨干企业,支持骨干企业通过连锁经营、特许加盟、兼并合作等方式,整合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建立正规化、规范化回收队伍,提高回收管理效率,扩大回收网络覆盖面,拓宽回收品种,完善回收链条。鼓励社区、机关单位、学校等与废旧物资回收企业共建回收站点,提升全品类回收功能,扩大回收网络覆盖面,形成扎根社区、服务居民的基础网络。构建市、县、乡镇三级回收网点,推动城乡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一体化发展。(市商务局、市城管执法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供销社、市机关服务中心、市教育局,自贸区钦州港片区贸易与物流发展局、自贸区钦州港片区自然资源和建设局、自贸区钦州港片区社会事务局等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钦州高新区管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推进集中分拣。根据“统一布局、合理规划、交通便利、保护环境”的标准,按照国家《再生资源绿色分拣中心建设管理规范》(SB/T 10720—2021)建设再生资源绿色分拣中心,严格落实废水、废气、噪声、防尘、危固废等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产品质量、劳动保护等要求。深入推进综合型分拣中心安全检测、分拣、打包、存储等处置功能,深入推进专业型分拣中心集散、分选、剪切、破碎、清洗、打包、存储等处置功能。到2025年,自贸区钦州港片区、各县区至少建设一个可回收物综合型分拣中心,并因地制宜建设废铝、废钢、废纸、废塑料、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废弃大件家具等专业型分拣中心。(市商务局、市城管执法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自贸区钦州港片区经济发展局、自贸区钦州港片区自然资源和建设局、自贸区钦州港片区贸易与物流发展局等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钦州高新区管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创新回收模式。允许自贸区钦州港片区、各县区采取特许经营等方式,授权专业化企业开展废旧物资回收业务,实行规模化、规范化运营。引导回收企业按照下游再生原料、再生产品相关标准要求,提升废旧物资分类回收预处理能力。推行“互联网+回收”模式,运用手机APP、微信小程序等移动互联网媒介,建设废旧物资网络回收平台,实现网上评估预约、线下上门回收,推动线上线下协同发展。鼓励再生资源回收企业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全链条业务信息平台和回收追溯系统,加强全市数据资源系统衔接。支持骨干企业参与二手商品交易市场、分拣中心、综合利用设施建设,实现全产业链发展。在公共机构、商超、社区、企业等场所设置统一标识的智能回收站。鼓励物业保洁员、垃圾分类督导员等人员兼职废旧物资回收工作,街道、乡村流动收购人员由属地负责规范管理。鼓励钢铁、有色金属、造纸、纺织、玻璃、家居建材等生产企业通过自主回收、联合回收或委托回收等模式,规范回收废弃产品和包装;强化酒店、商场、超市、餐饮、景区等经营主体管理责任,建立定点定时收运制度,提高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率。鼓励快递企业建立快递包装物回收利用体系。〔市商务局、市城管执法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大数据发展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国资委、市供销社,市税务局、市机关服务中心,自贸区钦州港片区经济发展局、自贸区钦州港片区自然资源和建设局、自贸区钦州港片区工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局、自贸区钦州港片区贸易与物流发展局等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钦州高新区管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推进区域交易。支持在人口集聚区和产业集聚区,合理布局交易规模大、辐射范围广、产业功能强的县级区域废旧物资交易中心,促进固体废弃物处置区域协同。推动废旧物资交易平台建设,实现信息交换、资金结算、价格形成等交易服务功能,拓展物流、仓储、研发、培训、金融等配套服务功能。(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自贸区钦州港片区经济发展局、自贸区钦州港片区自然资源和建设局、自贸区钦州港片区工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局、自贸区钦州港片区贸易与物流发展局等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钦州高新区管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加强技术创新。加快构建市场导向的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体系,鼓励企业、高校等联合搭建覆盖废旧物资循环利用全过程的创新体系。积极推广应用废旧物资的综合利用重大装备。在废金属、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旧家电)、报废机动车(船)等废旧物资综合利用领域开发应用智能化拆解、精细分选及再生利用技术装备。加快建立新能源产业固体废弃物回收处理再利用循环体系,推动新兴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促进废旧动力电池、废旧蓄电池、废旧光伏组件、废旧风电组件等新种类废旧物资资源化、成套化、无害化处理利用。(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教育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开投集团公司,自贸区钦州港片区经济发展局、自贸区钦州港片区自然资源和建设局、自贸区钦州港片区工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局、自贸区钦州港片区社会事务局等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钦州高新区管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推进产业集聚。促进再生资源规模化、规范化、高值化利用,整合行业资源,向纵深延伸产业链,提升全市再生资源处置能力。推动废旧物资回收企业与中伟、广西金桂浆纸业、远大玻璃、远景橡胶、市开投集团公司等企业合作,拓展废旧轮胎、废塑料、废电器电子产品、废汽车、废玻璃等再生资源的加工处理广度和加工工艺深度。推进环境、能源等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有效衔接“静脉产业”,推进废旧物资回收、分拣、加工一体化发展。支持钦州石化产业园引进工业废气捕集利用、化工副产品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等配套项目,鼓励废盐循环利用、余热回收利用、燃煤耦合发电、海水综合利用等工艺技术推广应用,探索石化化工与粮油、建材、新能源等行业耦合发展。推动钦州市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建设,打造全类型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产业园,在再制造、废旧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再生利用等重点领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培育一批废旧物资综合利用示范企业,争创国家废旧物资循环利用示范试点。严格落实再生资源跨省转运环境安全监管,指导跨省转运再生资源类固体废弃物的企业做好跨省运输备案。(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城管执法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商务局,市开投集团公司,自贸区钦州港片区经济发展局、自贸区钦州港片区自然资源和建设局、自贸区钦州港片区工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局、自贸区钦州港片区贸易与物流发展局等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钦州高新区管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支持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处理。支持企业规模化回收处理废玻璃、废木材、废泡沫、废轮胎等低值可回收物。建立低值可回收物收集、运输、处理体系,与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分类收运体系互为补充、有效衔接。鼓励自贸区钦州港片区、各县区通过购买公共服务、资金补贴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进入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市场,完善末端处置设施。科学评估将低值可回收物纳入废旧物资回收指导目录。加快健全协同处置的市场化收费运行机制,推动低值可回收物与大件生活垃圾的协同回收处理,统筹推进低值可回收物与高值可回收物的资源化利用。鼓励科研机构、院校、企业开展低值可回收物回收技术及设备的研究开发。(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教育局,自贸区钦州港片区经济发展局、自贸区钦州港片区财政金融局、自贸区钦州港片区工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局、自贸区钦州港片区贸易与物流发展局等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钦州高新区管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一)培育再制造产业。以汽车零部件、机床、文办设备等再制造为重点方向,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培育一批专业化再制造企业,推动建立逆向回收物流体系。结合工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大力推广工业装备再制造。在售后维修、保险、商贸、物流、租赁等领域推广再制造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文办设备等。(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自贸区钦州港片区经济发展局、自贸区钦州港片区贸易与物流发展局、自贸区钦州港片区工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局等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钦州高新区管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二)规范二手商品交易。支持线下实体二手市场规范建设和运营,鼓励有条件的县(区)结合大型综合分拣中心建设线下实体的车辆、家电、手机、家具、服装等二手商品交易市场和交易专区,建设集中规范的“跳蚤市场”。鼓励“互联网+二手”模式发展,引导二手商品交易平台企业健全规范交易规则,减少二手商品交易纠纷。支持互联网交易平台企业引入二手商品专业经营商户,提高二手商品交易效率。鼓励社区、院校通过设置寄售店、交换角等方式开展二手商品交易活动。加强对二手商品交易的市场监管,畅通网络交易投诉渠道,及时处理网络消费投诉,设立网络二手商品市场违法行为举报奖励,激励社会群众共同参与网络二手商品市场监管,规范二手商品流通秩序和交易行为。严厉打击二手商品交易中销售属于侵犯知识产权或假冒伪劣产品以及非法交易、诈骗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通过部门官网等互联网渠道推送有关执法行动工作动态和典型案件信息,引导企业合规经营。加强计算机类、通讯类和消费类电子产品二手交易的信息安全监管,防范用户信息泄露及恶意恢复。推动二手商品交易诚信体系建设。(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城管执法局,自贸区钦州港片区经济发展局、自贸区钦州港片区自然资源和建设局、自贸区钦州港片区工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局、自贸区钦州港片区贸易与物流发展局、自贸区钦州港片区综合执法局等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钦州高新区管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三)推动信息化管理。加强废旧物资溯源管理,建立废旧物资管理信息系统,鼓励和引导相关企业通过自治区统一建设的管理信息系统报送回收、交易、处理信息数据,对全市废旧物资回收再利用情况进行动态跟踪、分析和监测。严格执行废旧物资回收再利用统计制度,按照统一统计数据范围、指标、口径和核算方法开展工作。指导行业协会加强行业统计分析,加强企业、行业协会专业信息平台与政府统计信息平台对接,规范发布统计数据。落实再生资源回收重点联系企业制度,及时掌握行业发展情况和发展趋势。(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统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城管执法局,自贸区钦州港片区经济发展局、自贸区钦州港片区自然资源和建设局、自贸区钦州港片区工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局、自贸区钦州港片区贸易与物流发展局等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钦州高新区管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四)加强组织协同合作。各县区、各部门要加强对废旧物资循环利用工作的组织领导,切实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及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精心组织安排,落实工作责任。各部门要通力协作,严格落实废旧物资回收、分拣、利用等环节的联合监管工作机制。各县区要结合本地实际,抓好工作落实,推进支撑项目建设。(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城管执法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农业农村局,自贸区钦州港片区经济发展局、自贸区钦州港片区自然资源和建设局、自贸区钦州港片区社会事务局、自贸区钦州港片区贸易与物流发展局等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钦州高新区管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五)优先保障用地需求。将交投点、中转站、分拣中心等废旧物资回收网络相关建设用地纳入相关规划,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提下,具备用地报批条件的,优先保障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对符合《划拨用地目录》条件的设施,可采用划拨方式供地。盘活现有环卫中转点、市政设施闲置场地,因地制宜建设废旧物资分拣中心。结合农村实际,规划布局农村废旧物资回收再利用设施。鼓励和支持再生资源回收再利用骨干企业与拥有存量厂房和土地工业企业优势互补,建设废旧物资回收、分拣、综合利用项目。(市自然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城管执法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自贸区钦州港片区经济发展局、自贸区钦州港片区自然资源和建设局、自贸区钦州港片区工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局、自贸区钦州港片区社会事务局等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钦州高新区管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六)加大财金支持力度。建立钦州市废旧物资循环利用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清单,重点建设分拣中心、二手商品市场,推动报废汽车、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废旧动力蓄电池、废金属、废塑料等回收利用。支持符合条件的优质项目纳入重大建设项目库,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及自治区相关资金支持。全面落实环境保护、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加大对废旧物资循环利用项目建设的投融资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在贷款准入、贷款授信和利率优惠等方面对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企业和优质项目予以重点支持。支持再生资源回收再利用骨干企业基于真实交易业务,以委托代征税款方式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再利用行业的规范化结算。加大政府绿色采购力度,积极采购再生资源产品。鼓励各县(区)政府根据财力状况酌情安排财政补助资金,对废旧物资循环利用给予专项补助,重点支持新建回收站点、添置和更新废旧物资回收车辆(船)、再生资源绿色分拣中心运营主体。(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税务局,自贸区钦州港片区经济发展局、自贸区钦州港片区财政金融局、自贸区钦州港片区工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局、自贸区钦州港片区贸易与物流发展局等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钦州高新区管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七)强化行业秩序监管。强化废旧物资回收再利用各环节的行业规范管理。加强对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行业的提质改造和环境监管,推行清洁生产,加强废水、废气、危险废物等污染物源头管控和规范处理,确保达标排放和无害化处置,坚决查处污染环境的企业和行为。完善行业市场机制和标准规范,规范市场秩序,禁止占道经营、乱搭乱建及无照经营行为,杜绝违法经营,营造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和经营秩序。保障废旧物资回收车辆合理路权,对车辆配备、通行区域、上路时段等予以支持和规范。加强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旧家电)、报废机动车(船)、废旧动力电池、废旧蓄电池等回收再利用管理,加大查处和惩罚力度,严厉打击非法回收、拆解、处理、交易等行为。严厉打击利用废旧物资制假售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旧充新等不良行为。依法查处收购国家禁止收购物品、收赃销赃等违法犯罪行为。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和再利用骨干企业名录,发挥行业协会的统筹协调作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城管执法局、市公安局、市发展改革委,自贸区钦州港片区经济发展局、自贸区钦州港片区自然资源和建设局、自贸区钦州港片区工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局、自贸区钦州港片区贸易与物流发展局、自贸区钦州港片区综合执法局等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钦州高新区管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八)积极开展宣传引导。组织开展各类宣传、培训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县(区)与再生资源回收再利用骨干企业联合,利用闲置市政、商场、集市等场地,建立废旧物资循环利用宣教中心。主要新闻媒体、新闻网站和有关部门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多种途径宣传废旧物资循环利用方针政策,普及绿色生活知识,倡导居民参与废旧物资交投,推动全社会支持和参与废旧物资回收工作。遴选县(区)、开发区规范回收、社区便捷回收、生产者责任延伸等典型案例,推广示范经验。(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城管执法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机关服务中心,自贸区钦州港片区经济发展局、自贸区钦州港片区自然资源和建设局、自贸区钦州港片区社会事务局、自贸区钦州港片区贸易与物流发展局等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钦州高新区管委按职责分工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