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汽车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推动老旧汽车报废更新,促进新能源汽车和节能汽车消费,优化交通结构,减少移动源大气污染。商务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7月,全国报废汽车回收350.9万辆,同比增长37.4%。其中,7月同比增长93.7%。伴随着废旧汽车报废潮的来临,如何为回收后的废塑料找出路?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专家。

  保险杠、车灯、仪表盘、座椅、方向盘……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会长朱黎阳曾介绍,“一辆报废的小型汽车精细化拆解后,约可分解出70千克塑料、36千克橡胶、740千克废铁和100千克铝。”如今,废旧金属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已不是新话题,伴随着废旧汽车报废潮的来临,塑料等废物的处置问题也应引起关注。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统计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报废汽车拆解后约产生废塑料480万吨—700万吨。记者了解到,报废汽车中的废塑料种类约有30多种。“比如,PP(聚丙烯)常用于保险杠、仪表板和车内装饰;PU(聚氨酯)主要用于座椅填充物和隔音材料;PC(聚碳酸酯)用于车灯罩等部件。”财经评论员张雪峰告诉记者。

  然而,多位受访者对记者表示,虽然现在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正在推行汽车塑料闭环回收应用,但研发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废旧汽车中废塑料的回收,尤其是闭环回收,存在很多障碍。

  对此,北京拾柴环境咨询有限公司暨中国包装联合会循环经济专委会专家王韧分析,一方面,汽车塑料存在老化问题,开了几十万公里或使用十几年后才会报废,经过长时间暴晒雨淋,塑料本身的使用时间已经很长,性能下降;另一方面,汽车内饰板等都带有颜色,保险杠等部分塑料有涂层,而且往往含有颜料和添加剂等,在回收过程中需要经过特殊处理去除,这给汽车塑料的闭环回收带来一定的阻碍,很多时候是作为填充材料被再利用。

  “同时,为了抗冲增韧,汽车的很多塑料零部件中都掺入了玻璃纤维或其他添加剂,这增加了回收难度;此外,一些工程塑料是以合金的形式被采用,也为回收再利用增加了很大难度。”王韧告诉记者,汽车中占比最大的塑料品种是聚丙烯,但部分用量较小的工程塑料或特种塑料,规模化回收比率相对较低。

  为了提高废旧汽车中的塑料回收处理效率和质量,需要不断优化处理技术,降低处理成本。

  记者了解到,回收处理的流程通常涉及多个环节,包括废塑料的收集、运输、分类、清洗、破碎、熔融等。“这个过程需要考虑废塑料的来源、品质、处理技术、成本效益以及环境影响等多个因素。”新智派新质生产力会客厅创始发起人袁帅对记者表示,为了确保报废汽车中的废塑料得到规范回收处理,避免环境污染,需要建立严格的回收处理体系,包括规范回收企业的操作和制定相关法规和标准。

  “报废汽车首先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回收企业进行拆解,将金属、塑料、橡胶等不同材料分类出来,塑料通常与车内装饰、座椅、仪表板等部件一同被拆解下来,之后,不同种类的塑料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等进行区分和分类,以便进入后续的回收环节。针对拆解出的废塑料,可采用粉碎、再加工成颗粒等物理回收工艺,或热解、解聚等化学回收工艺进行处理,使之变成可再生资源或新材料。”张雪峰告诉记者。

  其中的难点在于,汽车塑料的种类繁多且部分材料混合使用,增加了分类的复杂性,现有的回收技术不足以全面处理不同类型的塑料,尤其是复合材料或含有添加剂的塑料。由于部分塑料的回收成本较高,回收企业的积极性可能受到影响。

  “塑料本身可能含有阻燃剂等物质,此外,汽车所使用的防冻液,空调冷却剂和润滑剂等与塑料联系紧密,在拆解报废汽车塑料时,若处置不当可能造成环境影响,值得行业警惕。”王韧说。

  在过去,塑料废弃物最简单的处理方法是填埋和焚烧。但填埋需要占用土地资源,且会污染周边环境和地下水,焚烧也会产生有害气体和残渣。当前,汽车以旧换新步伐加速,无论是从资源利用还是环境保护的角度,开展汽车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研究都是当务之急。

  袁帅介绍,建筑管材、隔音材料、地板等建筑材料都是常见去向,此外,还可通过再生技术将废塑料制成再生包装袋、薄膜等产品,以及用于生产花盆、垃圾桶、椅子等日常生活用品。此外,塑料也具备燃料的性质,通过热裂解反应和催化裂解反应可生成汽油和柴油,节约燃油资源。

  上述领域多属于塑料的“降级使用”,值得一提的是汽车废塑料的同级使用,即回收后重新应用于汽车内饰件、保险杠等的制作。目前,汽车废塑料的同级使用比率微乎其微。

  今年4月,欧盟提交相关通报,计划修订《车辆设计循环要求和报废车辆管理条例》。新法规要求,新批准类型的车辆应包含至少25%的再生塑料,其中,25%来自回收的报废汽车。这一法规可能于2031年开始实行,届时不符合规定的汽车或将无法在欧盟地区销售。

  据媒体报道,由于解体后的分类非常花费时间,日本车企几乎不使用再生塑料。东京塑料废弃物管理研究所统计数据显示,在日本2022年回收的所有塑料中,来自汽车零部件的仅占3%左右。欧盟新规之下,日本车企正加速推动汽车中再生塑料的使用。

  在我国,由于再生料的质量、性能稳定性等尚未得到充分验证,汽车制造商对其应用仍持谨慎态度。加之上文提到的技术瓶颈和成本因素,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再生塑料在汽车生产中的潜力发挥。

  袁帅认为,此次通知的发布将进一步推动老旧汽车的报废更新工作,它将促进废旧汽车中废塑料回收量的增加,为回收循环行业提供更多的原料来源,有望对回收循环行业产生积极影响。

  “未来,通过技术的进步,如化学回收技术、生物降解技术的使用,结合政策引导和企业参与,汽车废塑料的同级回收率有望提升。同时,分类回收和资源再利用体系的改进,也能有效提高塑料的利用效率,推动回收循环行业可持续发展。”张雪峰说。(中环报记者韦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