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大家对党章党规和习系列重要讲话进行了系统学习。“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除了学好,更要做好,要以实干精神将所学内容转化为由内而外的自觉行为。

  “学”是前提基础。要深刻学习理论知识的丰富内涵、内在联系、理论体系、实践要求,坚持把学习教育同做好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做到全面把握、融会贯通。

  说:“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无论是党员、领导干部,还是工匠、科学家、哲人、文艺工作者,都需要学习。学是为了明理,为了干事,为了精神的寄托。

  理是一个法则,“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理有很多,如人理、事理、法理、天理、哲理、道理、真理等,这七理非常重要。

  (1)人理。就是以人为本的理念,涉及人与心、人与人、人与事、人与天、人与地的关系,包括情感关系、依存关系等。如情理,理是正当的,情是附加的。只要合理,附加的情就是正常的事情,否则就是歪理、私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一种很好的诠释。

  (2)事理。主要是指事情发生变化的因果缘由,事情中往往包括许多其它的理,如人理、物理、天理、地理、法理等。办事,需按其机理行事。

  比如,为什么要学物理?因为世间万物都有一个理,不仅要了解这个理,还得学会遵守万物之理,此之谓“常”。为什么要学化学?因为世间万物之理,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变,所以还得了解变化之学,学会适应变化,甚至推动有价值的变化,斯之谓“变”。

  比如:钱伟长 1931 年高考被清华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央大学 5 所名牌大学同时录取。考试成绩为:语文、历史都是第一名,双百分,但物理只有 5 分,化学和数学一共 20 分,明显是偏科生。最后进了清华,陈寅恪希望他学历史,闻一多和朱自清希望他学文学。可是第二天就爆发了“九一八”事变,钱伟长夜不能寐,觉得学历史、学文学都无法拯救民族命运,只有学造坦克才能让国家的前途变好。造坦克就得学物理。第二天钱伟长跟学校说自己要学物理。老师打开成绩单一看,物理、数学、化学这么差,敢学物理?因为钱伟长的态度非常坚决,学校跟他达成一个协议在物理系试读一年,如果一年后物理成绩达到 70 分,就继续学,否则回中文系。钱毕业时,成绩是物理系第一名。

  (5)哲理。哲理能使人变得更加智慧、使其精神更加富有。如“成功,大多源于高于常人的欲望;而长久的成功,则源于剥去一层层的欲望,只留初心”就是一句很有哲理的线)道理。是指形而上的大理、,世上“道”最有理,道理带有永恒性。如老子《道德经》中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因为道是处事体验,是一种感悟。

  (7)真理。是最纯真、最符合实际的道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头脑中的正确反映。科学则是由实践检验且无限趋近于真理的方法。明理当明真理,战士为真理而奋斗!

  所有这些理,经历多、磨难重才会体会深、理解透。如习决策部署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一带一路”倡议、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等,都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包含着许多大的道理,只有理解透了才能知道这其中的深刻内涵。

  “立身百行,以学为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家长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读书,为什么?就是学本领、长见识,培养生存干事的能力,成为一位对社会有益的人。因为知识就是力量、科技就是生产力、智慧就是财富。

  上世纪初,一家外国制造企业的电机出了问题,请来的检修工和专家都找不到解决办法。后来请来一位著名电机专家,他在一番检查后用粉笔在电机外壳上画了一条线,说“打开电机,在记号处把里面的线 圈”。结果故障排除了,之后经理问他需要多少酬金,他开了一个清单:画线 美元,知道在哪儿画线 万美元是一个什么概念?一般人月薪只有 5 美元,年收入不过 60美元!可见这条线有多贵,这就是“知道在哪儿”的价值。看似简单,实则背后是“知识 + 实践 + 智慧”的结晶,是量变积累带来的质的飞跃。事业之路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没有捷径,没有投机取巧,唯不舍微末、沉潜蓄势者,最终方能抵达梦想的彼岸。

  明理与干事是一个什么关系呢?理从事出,它包着事;事在理中,一理通百事通!大家常用例子来解释理的含义,但不能用事来代替理。比如一头牛被栓在树上,牛要吃地上的草,于是牛围着树团团转。小和尚问老和尚为什么团团转,老和尚回答“皆因绳未断”。小和尚问一事,老和尚答一理。“皆因绳未断”是将“利”“惯性”等比作“绳”,描绘出利、惯性等牵着人走的“理”,抽象概括非常到位、巧妙。

  精神重要吗?当然!为什么宗教作为唯心主义学说能够历时几千年而未见衰亡?就在于:它是直指人类精神世界的一种超物质力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回答和解释人类的终极困惑: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

  精神的寄托,不管在和平年代还是在战争岁月都是需要的。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为克服军营的枯燥冷寂、提振士气,向军队提供了 1.2 亿本“军供版”图书发给战士,为赢得战争的胜利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学的主要手段与方式就是书本与社会实践。书是灵魂的伴侣、精神的导师、心灵的良医;读书除增进知识外,还可以让心灵丰盈圆润、愉悦平和、宁静淡泊、坚韧强大。读书是最好的养心之道,心灵的创伤可能无法从医生那里得到治疗、难以从亲朋好友中得到抚慰,但可从无言的书卷中得到慰藉。孔子遭厄境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而赋《离骚》,司马迁受宫刑而作《史记》等,就是很好的注释。网络有句话,“体胖还需勤跑步,人丑就该多读书。”苏轼有句诗“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也是读书对人的影响。

  人们精神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是信仰与价值观问题。信仰与价值观决定了人生的格局与高度,它与人们的知识、见识、智慧等密切相关。信仰与信念都是内存的意识,是人类的最高价值追求,是人们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

  员的根本政治信仰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心灵放飞的高地和开启未来的钥匙;信仰,是思想的灵魂和精神的支柱。有了信仰,人生就有了大坐标、方向感,就能登高望远慕伟人。真正有信仰的人,一定是有见识、有追求、有信念、不愿随波逐流的人。信仰,是行动的信心与决心,有信仰才能脚踏实地接地气,才能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力量。

  1. 学习党章党规和习系列重要讲话党章党规和习系列重要讲话内容丰富,历史感强、喻意深刻。目前,有效的中央党内法规有:1 部党章,2 部准则,22 部条例,近百条规则、规定、办法、细则等。最新党章于 2012 年11 月14 日通过,除总纲外,共11 章53 条,规定了党的纲领、组织机构、组织制度、入党的条件、党员的义务与权利、党的纪律等内容。党章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全党必须一律严格执行。

  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高屋见瓴、立意长远、思想丰富、内涵深刻,是党和国家建设发展的行动指南,需要认真、深入、长久地学习与实践,贯彻与落实。

  大家最近通过学习与交流,在党章党规的理解上有不少收获,其中有一点非常重要,即党规严于国法。因为国法是公民必须遵守的底线,党规是执政党党员必须遵守的规则,一定高于“底线”,所以党规是严于国法的。

  我国古代治国理政有很多名言,如“治国者先受制于法”“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欲肃民风,先正官风”等,都说明了这个道理,即只有对治理者首先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国家才能治理好。

  除了学习党章党规和系列重要讲话,还要学习做人做事做领导需具备的其它相关知识。人一生中,要学的东西太多了,首先就是做人做事的一些基础东西,如基础知识、基本品格等。小时候父母一再告诫我们要学好数理化,因为民间流行一句话叫“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确实很重要,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体现在它的基础面、长久性上,如现在计算机系统中涉及到许多算法问题,就离不开数学。

  前苏联解体后,一些数学天才无用武之地,他们不懂金融,有些英语也不会说,但他们同样在美国华尔街立足。他们干什么?就是解决股票交易中的算法问题编制软件程序,应用高频交易方法在股票交易中赚钱。

  要学的基础内容是什么呢?是核心素养,即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专家将其归结为九大素养: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基础很重要,因为它就是“头”,头摇则尾摆。

  然后,是专业知识。专业的类别、内容不一样,但工作的要求是一样的,即要有勇于探索、专心致志的精神,要有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作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从我国的军工产品、德国的精密机床、瑞士的机械手表、日本的轻工产品等,不难看到工匠精神的强大生命力及其经济效益。培育工匠精神任何时候都是必要的,因市场竞争从来都是以产品为王,我国消费正在升级,高品质产品与服务越来越受青睐。

  比如“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1964 年 10 月 16 日,爆炸成功;1966 年 10 月 27 日,导弹核试验成功;1970 年 4 月 24 日,人造卫星发射成功。1999 年 9 月,同志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提出了“两弹一星”精神,并强调“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活生生体现,其核心为科技创新精神,是中国人民在 20 世纪为中华民族创造的新的宝贵精神财富。

  (1)对比 5 个核成员国研制成功时间。中国研制历时 5 年或 7 年。独立研制完成时间 5 年,代号“596”,从 1959 年 6 月 20 日苏联开始撤离专家算起,到 1964 年 10 月 16 日15 时爆炸成功为止。正式研究完成时间7年,即1957年10月15日中苏正式签署合作协议算起,1964 年 10 月 16 日 15时爆炸成功为止。 美国历时 6 年研制(1939-1945);英国历时13 年(19391952);苏联历时6 年(19421949);法国历时 3年(19581960)。

  (2)主要研究人员:钱三强中国之父。1937 年钱赴法国留学,师从居里夫妇,进修镭学。他与夫人何泽慧合作发现在中子打击下铀核的三分裂现象。1948 年回国。从研制、氢弹,到我国整个高能物理科学发展,钱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于敏中国氢弹、中子弹之父。1949 年毕业于北大物理系,唯一一个没有留过学的。

  邓稼先中国两弹之父。1950 年获美国普渡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后回国。

  朱光亚中国第一颗科学技术计划的组织者和领导者。1945 年蒋介石提出中国也要做,国民政府派出吴大猷、华罗庚、曾昭抡三位去美国考察,要求每位推荐两位助手同去,吴大猷推荐了朱光亚、李政道。1950 年朱光亚获美国密执安大学博士学位并回国。

  王淦昌第一颗实验物理工作的开拓者和指挥者。1933 年获柏林大学博士学位,1934 年回国,当过李政道老师。

  (3)导弹主要研究人员:钱学森“中国导航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控制之父”“火箭之王”。1935年 9 月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后转入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先后获航空、数学博士学位;19381955 年,在美从事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火箭、导弹等领域研究;1945 年任加州理工学院副教授,1947 年任教授。1950 年 8 月29 日,钱学森、邓稼先等近 100 名留美学者一起登上美国威尔逊总统号轮船回国。但钱学森遭到美国拘留(14 天),此次没能成行。

  周恩来获悉此事后,指示王炳南在1954 年 6 月 15 日举行的中美第三次会谈中做出让步,同时也要求美停止扣留钱学森等中国留学生,被美拒绝;后中国释放了 4 名被扣押的美国飞行员,还是没能换回钱学森;再后释放 11 名在朝鲜战争中俘获的美军飞行员。1955 年 8月 4 日,钱收到美移民局允许回国通知;1955 年 9 月 17 日启程,10 月 1 日回国。

  为什么美国不放钱学森回国?看两件事:一是 1950 年 7 月,已下定决心返国的钱学森,会见了主管他的美国海军次长丹尼?金布尔,告诉他准备立即动身回国。次长大为震惊,陷入不安,钱刚一离开办公室,他立即拨通了司法部电话,“决不能放走钱,他知道的太多了,我宁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能让他离开美国,因为无论在哪里,他都抵得上五个师。”二是美国航天学会主办的《航天世界》杂志在 1991 年 78 月合刊中,曾以特刊形式,遴选了一百多年来对世界航天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或具有巨大影响的航天明星,共100 人,其中有航天员、航天专家、政治家和文艺艺术家,钱学森名列第二。

  钱学森做人做事的“四要九不”原则。其中,“四要”做人要老实;做事要严谨;做事要有毅力;凡事要坚持客观公正。“九不”不题词;不为别人书写序;不参加任何成果鉴定会;退出一线工作以后,不去外地出差;不出国,尤其是不去美国;决不参加任何应景活动;不担任任何荣誉职务;不搬家,就住在这个老房子不动;不要别人吹捧。

  20 世纪 80 年代初,美国总统里根的科学顾问基沃斯到中国,想邀请钱访美。基沃斯跟宋健谈,钱先生的成就很大,按照他当年在美国做的这些工作,来了后授予他美国科学院院士或者工程院院士,或者两个都给他,大家都没意见。如果钱先生还不满意的话,我们还考虑授予他一个国家科学奖章。基沃斯在谈话中说:“如果他接受访问到美国来的话,我们也可以考虑给他颁发一个科学勋章”“我不能保证一定是总统亲自颁发,但是总统有事的话,肯定是副总统颁发。” 但是,钱老说:“我当年回国是被他们驱逐出境的,按照美国的法律规定,如果美国人不给我彻底平反,我今生今世绝不踏上美国国土。”

  在钱学森这批科学家身上,既承载着中国的巨大骄傲,同时也承载着中国的沉重屈辱。钱学森于 1934 年考取清华大学公费赴美留学生,这种公费就是“庚子赔款”费;这些“庚款生”中还有大家熟悉的周培源、钱伟长、梁思成、胡适、茅以升、费孝通、闻一多、杨振宁、李政道等,钱学森是第七届留学生。钱学森去美国是这样一个不寻常的背景;而回国费尽周折,终于离开美国时却又以一个美国犯人的身份被驱逐出境。

  寓教于乐,还是死背书本?是学校与家庭教,还是在实践中学?是读原著,还是读注译本?不同情况,可能方法也不同。1. 求知开蒙阶段:用“开发求知欲”的方法

  求知开蒙是学的初级阶段。人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经万件事”才会真正学到东西、才会体会深刻。为什么这么说?有位哲学家说过,听到不如见到,见到不如知道,知道不如吸收到。研究表明:当我们听到某事物的时候,大脑只能吸收事物全部的 10%;当看到的时候,比例也只有 20%;当亲身经历时,比例才能达到 90%。

  教育不是制造产品的工业,更像是精耕细作的农业,是一门“慢”的艺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要尊重学生丰富的个性,教育要强调“活动 + 快乐”、要遵循“体验理解实践”的规律。比如德国工业就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在德国工业 4.0战略中,其教育部一直深驻其中,将人才教育作为根基,强调高校、企业、政府对人才的联动培养。因为,所有的知识基础,都需要从上游的教育系统抓起。

  学的中级阶段是能力武装。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两种能力的培养与掌握是不易的,需要有见识与智慧,而并非知识的简单叠加。有知识没见识、有知识没思想,显然都不可能创新发展。要边学边化,化知识为思想、化思想为智慧。

  有见识,才能正确认识和判断事物。对于知识信息,只有你的解读视角不同,见识不一般,才能在错综复杂的乱象中找到一条清晰的线索,发现问题的本质。一个人掌握知识的意义,将越来越体现在为他的见识服务上。

  有思想,才能系统地认识和改造事物。思想是知识的超越与升华;但不是简单的叠加,是相对完整的认识体系,有较为严格的逻辑推理,要具有一定的实践可行性。

  知识不转变为智慧那就是死的,只有将零散片段的知识融会贯通起来,才能成为有用的工具,才能转知成智,才能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真正的“能人”不仅是“培养”出来的,更是“打”出来的。谁培养了、?领袖和将军从来都是“打”出来的。武装自己主要靠业余时间的日积月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应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哈佛有一个著名的理念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而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于晚上 8 点到 10 点之间。每晚抽出 2 个时的时间来阅读、进修、思考或参加有意的演讲、讨论,你会发现,你的人生正在发生改变,坚持数年后,成功会向你招手。

  学的高级阶段是化人。知识、智慧都是中性的,作为手段工具,既可造福,亦可为祸。孔子的“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古今中外,一些有影响力的大家都是德性极好的人。

  有知识,没文化,显然存在很大问题。文化具有“人化”和“化人”的双重性。化“知识 + 智慧”为德性是人学习的崇高境界,是终极目标。人格的成长是第一的,智能成长为第二。比如,自我意识就是一种很高级的东西,也是我们学习的目的之一。大猩猩去照镜子,你在它鼻子上点一点白色,大猩猩不会摸自己的鼻子,它会去摸镜子,它总觉得是别人的白鼻子,总觉得是别人的错。

  文艺复兴为什么起源于佛罗伦萨,就是因为美第奇家族挣到钱之后,把全欧洲最优秀的诗人、哲学家、艺术家、建筑师都请到佛罗伦萨来,然后就发生了化学反应,形成了文艺复兴。直到现在为止,最好的手工艺品还是意大利的,因为它是人类文明行走在地下隧道时找到的第一束光,至今还在照亮着它的后代。

  怎么去找创新的点?就是去构建“结构洞”,连接具有不同信息且彼此不直接联系的人群。从国家层面说,以色列是最具有创新能力的国家之一,因它具有多重结构洞,一是地处欧洲、亚洲、非洲的交界处,是一个结构洞;二是作为神教的起源,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是从犹太教发展起来的,又一结构洞;三是犹太人从全世界汇聚到以色列,带来了全世界各种各样的文化、知识和思想,再一结构洞。这就造就了以色列今日创新的奇迹。

  互联网的诞生与普及,大大地提高了构建结构洞的机会,它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和交融方式,重塑了生产要素的组合机制,社会化的大生产使我们的生产组织方式由分散走向了集中,现在一些生产活动又由集中回归到了分散,即分散式的大规模协作生产,聚集社会的大量知识、智慧、思想等不断作用于被生产对象,这种巨量级的协作生产的量变催生了被生产产品的质变,进而加速了创新驱动发展。如维基百科式的编著、开源式的生产模式等等。

  这些“道”的东西,需要我们去“悟”,就是用左边的“心”去找右边的“吾”,找到吾心、本心,“悟”就有了。比如:大家熟悉的两首诗偈。一首是大弟子神秀做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另一首是不识字的慧能所做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从诗偈中,能看出慧能的悟性更高;慧能后得到五祖弘忍传授衣钵,成为禅宗六祖、一代大师,著有《六祖坛经》。

  如果在学这个阶段真正过了关,那么做的问题就已解决了一大半。因为,学的东西融化在我们的血液里,就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导思想,就有可能变成一种由内向外的自觉行为。古今中外证明: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学有所成,必是读有所得。话虽这样说,真正做好还是不容易。除了学好,还要有一种实干精神,不能耍花腔、卖弄学问;“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虚谈废务,浮文妨要”等就是很好的历史总结。

  1. 做党员规定的事党员可以分为三大类:普通党员、党的干部、党的领导干部。而后者,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的定义,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纪委、法院、检察院及其工作部门或者机关内设机构的副科级以上的领导成员,都被称为党政领导干部,其中为党员的自然是党的领导干部。各级党的领导干部的级别层级多、级差大。对不同级别的党的领导干部,显然应有不同要求。

  前面讲过,对党员的要求包含很多内容。比如《党章》中,对于党员的条件、义务、权利都有明确规定,其中普通党员的义务和权利各规定了 8 条,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还另外增加了 6 条。这些都是必须要具备的条件、必须做到的内容。

  新形势下合格党员标准为四讲四有: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

  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是员的基本品格,新时期就得按新标准来要求,才能保持先进性,才会具有领导力,做的成效才会符合时代要求。

  特别是习决策部署的重要工作,如“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等,都需要大家认真贯彻落实、积极参与推进。这既是系列重要讲话内容的组成部分,也是需要大家去完成的具体工作任务。

  党员,党的干部,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作为执政党的一名领导者是有一些权力的。有些党员干部没有真为民众办事,甚至还刁难大家,就是没有按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加之组织没有从严治党、没有严加约束,自然有一些人就把自己摆在“官老爷”的位置上了,实质上已不配做一名党员。

  尽职履责是每个党员干部的基本义务,为民众做点有益的事也是党员干部的宗旨。群众需要的、希望的就是我们该做的。

  遵守党的规定、纪律、准则,不做有损党员、党组织形象的事,不做有伤群众利益与感情的事。大家要有守牢底线的规则意识,要有不触红线的防范思维,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稳健的步伐,向着正确的方向与目标行驶。

  知即晓得、明了,为行之始,知是基础、工具、手段。行即做、实践,是知之终,行是关键,目的;同时,行又是知的工具与手段。

  知,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行亦如此,行不能浅尝辄止,要精耕细做,在实践中升华。知行合一就是把自己所学东西,通过自己的岗位职责实践加以体现出来,为祖国、人民、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只有知行合一、互相促进,思想与行动才能步调一致、才能互相矫正、互相促进,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才是真正地践行了学与做的精髓。

  国防科工局信息中心在制定行政工作规则、党委工作规则时,就如何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认为党的领导主要是在政治、思想和组织方面的领导,体现在党的自身建设管理上就是理想信念宗旨的坚定性;体现在治国理政上就是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科学性和实践性。规则是一个单位议事决策的重要规定,必须合规合理、落地可操作,在制定与执行中,既要坚持党的领导又要坚持依法行政,要将两者统筹结合起来。如在干部与人才的使用与管理上,我们就将酝酿、研究、测评、考查、审议等环节与党委会、主任办公会统筹结合起来,党委会抓关键环节决策,体现出党管干部管人才等的领导作用与职责;主任办公会体现法人依法依规履行行政方面的职责,两者有机结合、各司其职。

  用心为公做事才能真正把事做好做到位,这是一种责任、一种情怀、一种品格。习说:“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

  (1)强化政治意识,保持政治本色,把理想信念时时处处体现在具体的言行之中;

  (2)坚定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3)践行党的宗旨,保持公仆情怀,牢记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工作多与大家商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加强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廉洁从政、从严治家,加强制度建设,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始终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保持员的先进性,关键时刻冲得上去,起好模范带头作用。

  取得成绩成效,不是短时轻易的,有些事还是难以跨越的,是滴水石穿、坚持不懈的结果。“成功非侥幸,失败皆有因”,这一点已被理论与实践所证实。

  (1)1.01 与 0.99% 法 则。1 的 365次 方 是 1,1.01 的 365 次 方 是 37.783(37.78343),0.99 的 365 次方是 0.026(0.025518)。1% 的区别,日积月累就会变成巨大的差距。把“1”当作基本要干的“事”,如果每天都一样的干,那么不管干多久,还是“1”,原地踏步。如果每天多取得“1%”即一个百分点的成绩,长年累月成效将是巨大的。许多人不显山不露水,但老在进步,就是这方面的原因。如果每天懒惰一点,时间长了与别人的差距就显现出来了。

  我们的大国工匠就是这么锻炼出来的,如军工中“以国为重的大国工匠”徐立平、“军工绣娘”潘玉华、“导弹的护心使者”邹峰等掌握的绝活,绝非一朝一夕而是久久为功、一点一滴用脑用心学会的。他们爱岗敬业的精神、一丝不苟的作风、吃苦耐劳的毅力,值得

  (2)一万小时定律。是指干什么事都得积累到一定火候,一般 1 万个小时才会出成绩,不能急功近利。

  如过去师傅带学徒教技术,学徒出师一般需要三年时间,过去学徒一般一天工作有 8 ~ 10 小时,三年差不多能到1 万个小时。

  又如入选国家队的乒乓球队员,一般都从 7 岁开始学习,取得较好成绩或初露头角者,差不多都在 16、17 岁,也就是说将近 10 年时间的学习才有较好的收获。按半打半学原则估算,每天学打3 ~ 4 个小时,每年差不多为 1000 小时,10 年为 1 万个小时。

  (3)军工建设发展。我国工业基础差底子薄,军工是白手起家,目前我国武器装备发展到目前的水平实属不易,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经历了引进、吸收、仿制、创新的过程。如仿制,就是通过“逆向工程”解剖国外武器装备,弄懂原理后仿制;但有些东西如发动机的仿制总是达不到原产品的效果,这里有一些工艺、材料、基础等是长时间发展积累的结果,不是短时间能跨越仿制的。我们军工经过了从仿制、追赶到原创的过程,如歼6 仿制米格19,歼7 仿制米格21,红旗汽车仿制 1955 年型的克莱斯勒高级轿车。研制,苏联给过我们帮助,提供过模型。中国飞机研制,长期有一条原则叫“吃透原准机”,直到歼10 才逐渐摆脱了仿制。

  科技成就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追赶型,一类是原创型。两弹一星、核潜艇、汽车飞机等是追赶型的,就是已知别人造出了这个东西,我们再想办法造出来。追赶的难度与原创相比有本质的差别,追赶把提出问题、判断可行性最难的两步跳过去了。有人说最大的秘密就是它可以造出来,因知道这一点就已经获得了最关键的信息。

  (4)中国胜利的经验。有 4条经验我个人觉得非常重要,一是群众路线,二是组织机构,三是内部纪律,四是宗旨信仰。胜,败;苏共亡,中共兴,与这4 条关系甚为密切。

  一是群众路线。推翻三座大山,解放全中国,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典型的军民深度融合做法;为有产阶级服务,与民争利,欺压百姓。

  二是组织机构。实行双组织体系管理,一套行政指挥系统,一套党的工作系统,党管干部、党指挥枪,采取党支部建在连上的办法,即在军队各级组织上增加了一层信仰组织。党的力量是最有力的,冲在军政的前面,攻占某一地区,最先打入的是党组织,然后军政跟进;撤退时,军政退出后,党组织仍继续战斗。管理松散,没有在基层、民间社团中建立组织,大多数党员是挂名的,上世纪 40 年代的几乎丧失了党组织的机能与活力;政权依靠军人武力,名义上是以党治政、治党,实际是以军统政、以军控党,党的力量是最脆弱的,打仗时最先瓦解的是党部,其次是政府,最后才是军队,收复某地,最先到达是军队,然后是政党。

  三是内部纪律。总原则与纪律是“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党员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有组织无纪律,或有名无实,不执行。

  四是宗旨信仰。宗旨即根本目的与意图。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信仰;员打仗冲锋在前,想的是民族救亡大义。整体都腐败,军队高级将领多数身兼二职,一是指挥作战,二是做生意,对于大概三分之二以上的人来说,军事只是他们的副业。特别是在 1945 年抗战胜利之后,一股不可遏止的腐败浪潮席卷了整个。蒋介石在台湾总结失败时说,“我们失败就失败在接收二字。”当时全国约有 2300 多个接收委员会,军政大员打着“接收”的旗号,把土地、企业矿山、国家财产都拿来中饱私囊,从此内部腐败不可遏止,因为都操心“理财”之事了。

  所以,综上所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重在入脑入心,必须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增强针对性,推动广大党员既深刻理解党章党规与习系列重要讲话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又增强内心的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