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少年发明的大型“海洋吸尘器”将架设在大太平洋海洋垃圾带。它主要是利用洋流,让海水中的垃圾自行“落网”,然后收集再利用 图/视觉中国

  采用塑料垃圾制作的本地货币,在荷兰阿姆斯特丹西区怀尔德曼社区流通使用(资料图片)

  韩国京畿道龙仁市的一处废品回收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处理大批的压缩塑料等生活垃圾(资料图片)

  出于对环保的重视,又或者出于某些利益的推动, 各国对于回收垃圾这件事都在积极“放大招”,比如英国在今年3月开始实施一项“饮料瓶回收计划”以提高废品回收率;澳大利亚准备投资兴建大型垃圾焚烧厂,计划到2025年实现包装材料百分之百可回收利用。

  据不完全统计,德国联邦和各州目前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达8000多部,被称为“世界上拥有最完备、最详细的环境保护体系”的国家,也建立了全世界最成功的垃圾分类回收体系。近年来,德国的垃圾循环利用率始终保持在65%以上,德国政府在这方面可谓功不可没。早在100多年前就开始实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德国,如今还不断及时更新观念——德国柏林市民现在已在使用一种“寻找垃圾桶App”软件。就像共享单车一样,大家在共享垃圾桶时,还可以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垃圾分类不对、垃圾桶有损坏等问题。

  德国去年年底还启动了一项研究计划,计划到2021年投入35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2.8亿元),开展集合百余家机构的18个项目,解决日益严重的塑料污染问题。率先启动的就是一项针对提高对塑料瓶回收率的措施——对塑料瓶的使用收取高昂的押金,比如购买一瓶售价0.5欧元的矿泉水,往往要额外支付0.25欧元的塑料瓶押金。在每家超市还装上了塑料瓶回收机,只要把喝空的饮料瓶扔进机器,就能退回先前支付的押金。

  此外,德国慕尼黑环保技术博览会上,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展示了一种可过滤并监测轮胎磨损产生的微塑料的设计,可以收集马路上各种轮胎磨损产生的微塑料。这一研究项目得到了德国大众汽车等企业的支持。研究团队与柏林水务公司合作,准备在柏林市部分街区的路边排水口安装测试设备。另一家德国企业EnviroChemie则展示了两种收集工业废水中微塑料的方案:一种设备将水转化为绵密气泡,气泡吸附在微塑料上,带着其上浮至水面;另一种是在废水中添加用于污水处理的特种絮凝剂,让分散的微塑料凝结成团,方便打捞处理。

  荷兰是欧洲最早实施垃圾分类回收的国家,垃圾资源化率和回收率享誉全球。荷兰城市的平均垃圾回收再利用率,已经高达65%,稳居世界第一,有些城市甚至达到了85%。近年来,他们还制定了更为宏伟的环保目标,要在2020年把生活垃圾的“资源化率”提高到99%,即仅有1%生活垃圾会最终送入垃圾填埋场处置。

  为了提高塑料垃圾的回收率,荷兰人提出了一个有趣的方案:一个名为The Beach的设计实验室拟建一种“社区制工坊”,邀请当地的居民、商家和社区活动者共同参与,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用塑料垃圾生产一种崭新的货币,用于社区内部流通”。这种硬币的购买力由社区居民共同决定,居民可以用装有塑料废品、玻璃瓶和过期的面包等的1袋指定大小的垃圾,到指定的地点换取1枚硬币;该硬币可以在社区内的面包店、超市等处购物时使用,然后又通过商家和志愿者重新分配到流通领域。在此过程中回收的塑料废品会运送到指定地点重新加工成再生塑料块或新的硬币,而过期的面包等餐饮垃圾则将送入社区的沼气站,为社区居民提供电能或热能。此举也许能刺激人们对回收塑料垃圾的积极性,但会不会因此而产生了更多的塑料垃圾?这还值得探讨。

  针对如何治理海洋中的塑料垃圾问题,荷兰人也在努力做出积极贡献,比如关于“大太平洋垃圾带”的问题。一位荷兰少年发明家博扬·斯莱特设计出一个名为“海洋清理”的太平洋垃圾收集系统,眼下正在搭建中,准备于今年夏天运往“大太平洋垃圾带”,开始投入使用。该装置是由一些40英尺(约12米)长的塑料管子组成,它们被连在一起,充满空气后呈弧形漂浮在海面上,下面悬挂的尼龙筛网则形成一个巨大的漂浮簸箕,捕获随着水流移动而聚集在一起的塑料垃圾。他们计划放置60个巨大的漂浮簸箕,每一个簸箕的跨度为1英里(约合1.6公里),然后每隔6到8周会派出船只去收集捕获的塑料碎片。完成搭建后的该系统可能将成为“有史以来人类制造的最大的漂浮屏障”。不过,它无法捕获塑料微粒,鱼也能够从筛网下面游过。

  荷兰建筑学家还打算收集“垃圾带”里的塑料垃圾,然后装入中空的漂浮物里,最终建造一个面积约为1万平方公里、可供50万人居住的能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漂浮“再生岛”。计划中,岛上将依靠太阳能发电设备提供能源,再开辟出一块农业用地,未来的“岛民”可以因此实现能源自给自足。这一计划得到了荷兰国家建筑基金支持。不过,它仍处于调研阶段。

  有统计数据称,英国每年的塑料垃圾都接近500万吨,其中包括足以填满1000个皇家阿尔伯特大厅的一次性塑料。英国消费者每年使用的塑料饮料瓶约达130亿个,而这些饮料瓶中有30多亿个被焚烧、填埋或丢弃,带来二次污染。因为一次性塑料制品例如水瓶和尿片,需要大约450年才能够降解。最近英政府宣称,计划在2042年之前消除“可避免”的塑料垃圾。

  英国政府采取的措施首先是与德国一样实施“饮料瓶回收计划”,即要求消费者在购买饮料时交押金,在退回饮料瓶时再退回押金。此外,包括英国超级市场巨头乐购公司、艾斯达食品公司和联合利华公司在内的42家企业已签署协议,承诺在7年内停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包装。这项“塑料协议”由英国政府、慈善组织“废物与资源行动项目”和环境保护人士发起。根据协定,42家企业2025年之前需在英国市场实现全部塑料包装可回收或可降解。

  而英国最大咖啡连锁咖世家(Costa)表示,他们计划到2020年时开始回收售出的所有一次性咖啡杯。计划中,咖世家一年可回收5亿个咖啡杯,包括竞争对手售出的一些咖啡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曾报道,这种纸杯自然降解需要大约20年时间。而根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早前曾提供的数据,在英国每年大约有25亿个一次性咖啡杯被丢弃,其中99.75%没有被回收。这主要是因为人们通常认为,这种纸杯难以再循环利用。但咖世家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已找到可回收再利用这种纸杯的方法。

  据说,一种“吃塑料”的突变酶最近已被英朴茨茅斯大学的科学家创造出来。这种酶来自于几年前在日本发现的一种天然细菌。日本研究人员认为,由于塑料直到20世纪40年代才被发明,该细菌应该是近几年在废物回收中心进化出来的。而英国科学家正是在研究这种细菌时,意外发现这种突变酶在分解塑料时有特效。但这种突变酶将何时、如何应用于垃圾回收,目前还未得知。

  韩国环境工团的数据显示,韩国家庭平均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为41.8万吨(2016年标准),其中超过七成为固体回收燃料(SRF)制成,可售往发电站等地,剩余垃圾在国内进行焚烧和填埋。事实上,目前韩国的垃圾回收率高达80%,在发达国家中已首屈一指。

  他们从1995年1月1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垃圾计量收费制度,要求城市居民必须购买指定的垃圾袋处置生活垃圾。垃圾计量收费制度严格约束着人们对生活垃圾的投放。若没有使用规定的袋子或不按规定时间扔垃圾,还可能面临多达100万韩币(约合人民币6000元)的罚款。因此,我们才在韩国大街小巷或韩剧中,常常看到人们将废弃的生活垃圾用不同种类的塑料袋包装好,井然有序地码放整齐,等待回收人员的清理,人们用餐后也常常会拎着一袋垃圾站在垃圾箱前一件件地分类。

  但韩国的确越来越多人开始追求“无塑生活”。比如带着随身杯喝水,自带勺子和筷子出门吃饭,用香皂洗澡,用牙粉刷牙……政府和企业也都共同努力推出环保措施,比如让消费者以减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来换取商品折扣,简化包装、减少一次性包装的使用等。

  有报道称,从今年1月起,中国宣布全面禁止进口废塑料后,日本、美国等其他国家的废塑料开始大量涌入韩国。韩国环境部称,今年1-2月,韩国废塑料进口量为1.193万吨,同比暴增213%,相反出口量从去年同期的3.0542万吨减少至1.0625万吨,缩水了三分之二。这令不少废品回收分类企业都在呼吁韩国也应像中国一样,禁止进口外国废塑料。

  澳大利亚眼下正在兴建大型垃圾焚烧厂,并且计划到2025年实现包装材料百分之百可回收利用。

  澳大利亚政府委托蔚蓝环境咨询公司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随着中国“洋垃圾”入境禁令出台,澳大利亚大约125万吨垃圾受影响。虽然一部分垃圾已被转运到其他国家,但仍有大量垃圾囤积在澳大利亚国内。所以政府不得不把今后工作重心放在垃圾回收和利用项目上,包括兴建垃圾焚烧厂、垃圾填埋气发电等项目。不过,一些人又担忧发电能效低、有毒气体排放等问题,呼吁进一步完善相关技术。

  据法新社报道,澳大利亚现在大约有30个把垃圾转化为能源的项目,但其中多数项目规模并不大。澳洲广播公司报道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垃圾回收只是把垃圾分类放到垃圾箱里。事实上,近年来由于澳洲垃圾回收产业自身的问题,回收来的垃圾只是被简单地填埋。因此,对于澳洲人来说,更好的做法是减少浪费,增加二次利用。

  据说在美国俄勒冈州,废品和垃圾除了出口中国,目前并没有其他渠道处理,所以中国“禁令”如今已让他们的废品垃圾堆积成山。美国政府今年3月就曾要求中国不要实施对废料的进口禁令,他们说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废料买家,突然禁止进口多种废料,会让全球废物回收行业陷入混乱。看来,美国人最应该好好学习一下怎么分类垃圾和减少生产垃圾的方法。

  在想过种种办法争取继续做“垃圾出口大国”的同时,美国人在如何循环利用餐饮垃圾方面下起狠工夫。因为餐饮垃圾是美国纽约商业垃圾的最大来源,餐饮业每年产生近50万吨的食物垃圾。

  早前美加利福尼亚州曾公布了一项法案,表示要在2025年之前禁止将有机物送往垃圾填埋场。当然,他们同时也在积极建设或扩建200个以上的堆肥厂,计划将食物和庭院垃圾转化为堆肥,并运送到草场、牧场、灌木和丛林。据美加州伯克利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假设加州有5%的退化牧场能覆盖半英寸厚的堆肥,所减少的二氧化碳总量就相当于每年为全国所有家庭和企业供能的排放量总和。这似乎能同时解决垃圾和气候变化的双重问题,倒不失为一种精致的循环经济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