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转一响,对于90后、00后来说,是个很陌生的名词。而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三转一响却是不少人梦寐以求的东西,年轻人结婚都时兴这个。自行车、收音机、缝纫机和手表,这就是当年的三转一响。而其中的手表,最好就是上海牌手表。
位于榆林路200号,有一家小小的门店,柜台上陈列的都是“上海牌”手表。旁边就是曾经的上海手表厂,如今的上海表业有限公司。别看不起眼,就是在这里,诞生了第一块中国人自己的手表。
1955年,上海市第二轻工业局组织上海钟表行业58位老师傅试制手表。当时的条件异常艰苦,他们把绣花针改制成微型钻头,口琴簧片、阳伞骨子、自行车钢丝做成轮片、轴头和螺丝。一无设备、二无专用材料、三无图纸,但还是把理想变了现实。
1955年9月25日,中国第一批18只细马机械手表样机问世。从此,中国人有了自己的第一块手表,结束了中国只能造钟不能制表,只能修表不能造表的历史。
在上海表业有限公司的陈列室里,就保留着一张58位“先行者”的集体老照片。一块小小的手表,承载了中国人民在新中国成立后这段历史时期奋发图强的精神和智慧。
品种多、款式新、质量好,能戴上一只上海牌手表,成为当时国人的风尚。“那时候每四个戴表的中国人中,就有一个佩戴上海牌手表,一点不夸张。”上海表业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曹勇感叹。
这个以上海命名的国产手表品牌,到今年已经走入第65个年头。几经沉浮,年轻心态依旧。7成销售靠线月开播至今抖音粉丝超过10万,今年携手薇娅直播两次销售额达到260万元。一些复古款式在几十年前和几十年后,都不约而同成为“爆款”。
说到上海牌手表,最经典的当然是A581。1958年7月,首批上海牌A581型手表在第三百货商店上市,17钻、长三针、防水,发条开足可走36小时,每只售价60元。100只手表,一开门就抢购一空,预售登记的顾客多达1000多人,一跃成为当季流行。当年销售数量达到13635只,成为上海牌手表无可替代的经典之作。
还有一款特别受欢迎的“明星产品”是上海牌7120机械表,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最畅销的型号。干净的表面,大气的设计,上刻毛主席手写体合成的“上海”二字,特别具有简约美。
“这也是我们的一款畅销款,在香港都很受欢迎。很多人来都一盒一盒地买,一盒有10块表头。”曹勇说。
如今在上海牌手表的线的复刻版依然是卖得最好的一款之一,1000多元,很多年轻时尚潮人都愿意收集一款。“蹬着飞跃球鞋,戴块上海手表,我就是那街上最复古的崽儿。”
榆林路200号里,原上海手表厂的厂房仍在如常运转。自动化厂房里,数百台机器还是旧模样,如同钟表一样分秒不差地走在自己的位置上;二楼小装配组组长王菱菱带着手下的10位女工,从开槽、装钉、磨角、打弯,到组装,手表的杂件零件离不开她们的精细作业;四楼的小隔间里,1984年就进厂的冯玉民老师傅,还是一身白大褂,戴着放大镜、套着指套,将一个有100多零件的最新款穹镜系列中心摆轮手表拆装自如。时光在这里似乎并没有逝去过。
一只手表,成为“上海制造”当仁不让的“代表作”,也成为历史。即使曾经面临起落,“58人”创新求索的精神在这里从未被抛弃。
2000年,上海手表厂重组为上海表业有限公司。2001年,公司手工制作的陀飞轮表机芯在巴塞尔钟表展上亮相,聚焦了海内外著名厂商关注的目光。随后,多款兼具时尚与高品质的上海牌手表相继问世。2011中华老字号博览会上,上海牌推出精品款式——双陀飞轮手表,售价30万,老字号品牌有了重新定义。
今年65周年,上海牌手表又有两款限量新品推出。一款是穹镜系列机械腕表,在钟表机构及结构布局上完全颠覆了普通机械钟表的布局排列,将一直线排列的零件,以摆轮游丝组件为中心安置在钟表表面之上,可以直观地看到摆轮运动,呈现出立体机械运动之美;一款是中心式陀飞轮,陀飞轮结构被置于机芯的正中心,非常漂亮,不同于其它国内陀飞轮表的传动方式也让陀飞轮的运转更平稳可靠。“这一设计也是具有自主专利的。”曹勇说。目前,上海表业的专利权手表有二十几个。
石库门、东方明珠等上海元素被运用到表面上,海派工艺大师李守白的海派风俗画与计时器结合起来,精美华贵的掐丝珐琅表面成为腕上亮丽装饰……这枚始终刻着“上海”二字的手表,背后这一甲子的历史积淀,所蕴含的时代价值,或许正是其最为“上海”的魅力。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常鑫/图、视频 见习记者 周紫薇/剪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