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随着宝总告别驻扎了7年的和平饭店,2024开年大剧《繁花》迎来大结局。

  细品《繁花》剧集,其实我们能从这部老上海风的影视剧中嗅到很多粤式风味。将时间回溯到八九十年代,广东的”繁花“也正蓬勃盛开。

  《繁花》黄河路保卫战一集中,饰演救场香港大厨的钟镇涛说着粤语惊喜出场。时隔28年,曾经的《金玉满堂》里的厨神再次出现在荧幕上。

  《繁花食谱》的设计者李舒说到,“仙鹤银针”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现在粤港地区的一道“充满神秘感的手工名菜”。

  “仙鹤银针”其实是鸽吞翅,将鱼翅、火腿丝、瑶柱调入盐拌匀,缝入乳鸽内,乳鸽飞水后放入鸡汤熬制而成。上桌时汤肉分离,客人先喝汤,乳鸽再用鲍汁煀至金红色上碟,淋上鲍汁即成。

  作为不能缺席任何一家粤菜酒家的经典菜品,干炒牛河是“常驻客”,也是“试金石”。电影《满汉全席》里曾说过,考验粤菜师傅功力的有两道菜:一道是咕噜肉,一道就是干炒牛河。

  干炒牛河中所用到的优质沙河粉源自广州沙河镇,制作讲究,经十几道工序才能完成。

  “出锅后的河粉,不油不腻、香滑爽口,吃完也不会有余油留盘,这才是一份合格的干炒牛河”。豪掷两千元,让龙虾成为陪衬,在宝总这里,干炒牛河值得。

  陪伴无数广州人的本土品牌MAKU的包包,在日本潮牌风靡广州时,成为许多人接触潮牌的“启蒙”。

  上世纪90年代,广州的服装批发市场生意火爆,过了早上九、十点钟,你和最新潮的款式就无缘了。

  人挤人去抢衣服的场景,与《繁花》中三羊牌爆火后被抢着买的场景如出一辙。

  《繁花》的收尾,汪小姐靠自己打下的第一桶金的服装项目是牛仔裤。而广州的高第街,在上世纪80、90年代,是出过“牛仔裤王”的著名商业中心。最繁华的时候550米的街道要走一个小时——因为人太多了。

  这句话足以展现它的地位。时代发展,高第街被改造为商业街,但广州服装依然是国内服装市场的中流砥柱。

  价格便宜的沙河和十三行、主做中高端服装的广州白马服装批发市场和红棉国际国际时装城……

  从本地布料市场到加工再到供货的全链条服务吸引了国内外大量客商前往广州采购。进入互联网时代,广州服装更是实现了线上线下全链条交易,更是诞生了估值千亿美金的服装快消超级独角兽企业希音。

  剧中的《执迷不悟》、《偷心》等金曲重回音乐热榜。王菲、张学友等港台歌星的作品对广州人来说是CD机和walkman里的循环曲目。

  这些怀旧老歌,似乎有一种特别的“呼唤力”,能瞬间牵动大家的情绪,重回过往的难忘岁月。

  1978年,广州诞生了内地第一支流行乐队——紫罗兰轻音乐队。在人均月工资40元的时代,乐队三个月的全国巡演让每一位乐队成员收入870元。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广州成为国内流行音乐的兴起地,毛宁的《涛声依旧》、杨钰莹的《我不想说》从广州走红、在广州出道的李春波一首《小芳》 迅速红遍全国,代表中国本土第一代签约歌手崭露头角。

  谭咏麟、李克勤、张学友……属于那个时代的广州音乐回忆太多,以至于每个人的记忆锚点或许都落在不同的地方。

  在这场繁花烂漫中,我们见识了老上海文化的魅力,也在时代的肖像中看到了广东的一笔灿烂。

  对于广东,对于广州,对于每一个广东人,我们在一代又一代的时代浪潮中阅尽精彩。常怀赤子之心,我们与这片土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