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作为全国最早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的试点城市之一,近年来坚持以绣花功夫、钉钉子精神狠抓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落地实施。海淀区清河街道坚持党建引领,积极解决老旧小区多、基础设施底子薄,人口流动快、分类行为配合度低,生活垃圾总量大、减量回收利用难等问题,将政府、市场与社会协同纳入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体系,实现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与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
北京市将生活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大类。其中,“其他垃圾”是除了前三种垃圾之外的不分类的低值生活垃圾,这种垃圾数量很大,需要投入较大的成本进行焚烧处理。在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的过程中,清河街道发现,实现生活垃圾分类的关键在于“其他垃圾”减量,而“其他垃圾”减量的难点主要是把混入其中的泡沫、旧衣鞋、废玻璃等低值可回收物“分出来、回收走”。清河街道在总结垃圾分类实践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了“一袋式”上门回收的做法。所谓“一袋式”上门回收,就是将回收袋送到居民手里,动员他们将生活垃圾中的可回收物收集到回收袋中,再由回收企业按预约时间上门回收处理,从源头避免可回收物混投进“其他垃圾”被焚烧浪费,实现生活垃圾的居家源头减量和资源回收利用。在此基础上,清河街道聚焦抓源头、抓减量的关键问题,围绕“科学管理、体系建设、习惯养成”,形成了以“一袋式”上门回收为主的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办法。
提供社区便民服务,打出生活垃圾分类组合拳。引入市场化回收主体,开展“两个上门回收”服务。一是积极推广“一袋式”上门回收可回收物,由专业回收公司向居民支付一定环保金,引导清河街道4万余户居民从源头参与生活垃圾分类;二是围绕社区废旧家具等大件垃圾处理需求,由海淀区物资回收公司进社区提供大件垃圾上门回收服务,至今已累计回收大件垃圾2.4万件。
吸纳热心群众积极参与,壮大社区工作力量。划分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网格,要求各社区就近吸纳热心环保的居民成为社区志愿者。通过宣传动员、奖励引导和监督约束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公众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的自觉性。
依托区域化党建联席机制,联动社会单位参与。联合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创新融合生活垃圾分类教育与实践,将环保理念融入德育美育,让学生成为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的倡导者与践行者,推行“小小守桶人”“垃圾分类志愿者”“21天垃圾分类线上打卡”等计划,建立完善学校学生参与垃圾分类机制。
动员商超、园区和商业楼宇履行生活垃圾分类责任。严格执行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面向社会单位定期实施分类宣传培训,明确商超、园区和楼宇等社会单位分类义务,实施常态化检查及考核机制,对未达标单位采取警告、处罚等必要管理措施。
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将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利用嵌入主题党日、志愿服务等活动之中,开展“旧物置换”“清河有邻”生活垃圾分类积分兑换等活动,在寓教于乐中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倡导大家当好生活垃圾分类的传播者、践行者和监督者,让生活垃圾分类融入居民日常生活。
定期举办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点评会。持续优化工作策略,明确阶段性重点工作,确保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同步推进。
生活垃圾科学分类体现的是社会治理水平和能力,生活垃圾分类的过程也是社会治理的过程。随着各项工作的推进,清河街道生活垃圾分类正逐渐从高强度投入的“攻坚战”向绵绵用力的“持久战”转变。
分类桶站设施布局持续优化。政府、社区、物业、居民四方协同实施“撤桶并站”,撤除原分散在居民区内的垃圾桶,将之集中合并放置于定点位置,引导居民在规定时间内投放,便于集中管理。目前,街道共有标准化分类桶站设施382组,相较“撤桶并站”前减少30%的零散交投点位。通过撤除零散的垃圾桶,合并设立生活垃圾分类站点,有效减少垃圾异味和蚊虫滋生问题,提升了街道整体环境质量和居民居住舒适度。
源头分类有效减少二次分拣。“一袋式”上门回收促进源头减量,有效提升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参与率。清河“一袋式”上门回收服务用户已注册44634户,覆盖街道70%以上的居民家庭。通过举办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开设分类知识讲座、在社区内设置宣传栏等方式,提升居民的生活垃圾分类意识和参与度,从源头减少错误分类,使辖区居民分类习惯逐步养成。在投放高峰时期,生活垃圾分类督导员指导居民正确分类,及时纠正分类错误,有效减少二次分拣量。
生活垃圾总体减量效果显著。在智学苑、安宁里等72个小区通过“互联网+平台(或热线电话)”方式,引导居民参与“一袋式”分类收集投放可回收物,累计上门回收近40万单,使生活垃圾源头减量4085吨。协助社区物业公益处理大件垃圾、泡沫玻璃等低值可回收物,年清运量达到100余吨。街道密闭清洁站出箱量统计数据显示,清河街道20222024年(15月)的日均生活垃圾清运量分别为79.28、77.06、64.75吨,逐年递减,其中2024年(15月)较上一年度日均生活垃圾清运量下降15.97%,生活垃圾分类与治理措施成效显著。
形成“垃圾分类+”治理辐射效应。为抓好超大型城市治理,北京市先后修订和出台《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街道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社区专员与居民“手拉手”等活动,充分调配力量拉近政府与居民距离,把“问题”转为“话题”,让居民单一诉求成为社区可商可议的方案。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引入“一袋式”上门回收服务,有效打通群众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的“最后一米”,实现生活垃圾分类、物业管理和接诉即办的深度融合与互促共进,彰显“垃圾分类+”治理辐射效应。
习非常重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这件“关键小事”,指出“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发力、精准施策、久久为功,需要广大城乡居民积极参与、主动作为”。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事关群众生活环境、基层治理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
明确多方主体责任。在基层社区治理的框架内,充分发挥社区基层和自治组织的党建引领作用,引导生活垃圾分类各方主体共同参与,形成工作合力。一方面,强化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值守盯桶、入户宣传、示范分类等各个方面成为带头先锋;另一方面,通过建立社区、物业、居民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生活垃圾分类协调机制,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多方联动,形成合力,解决分类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提高管理效能。
充分利用市场手段。生活垃圾分类作为一项长期且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持续投入资金、不断提高服务效率。当前,生活垃圾分类的市场化程度还不高,市场主体还需要培育,应积极探索深化生活垃圾分类市场运作模式,推动生活垃圾分类社会化运作、专业化运营,尽快培育一批兼具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规模化主体企业。最终实现由行政主导向更加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管理模式过渡,政府角色逐渐转变为规则制定者、监管者和服务提供者,鼓励和支持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参与到生活垃圾分类服务的供给中,通过竞争提升服务质量。
激发群众主体意识。生活垃圾分类作为由国家发起的兼具生态治理和社会参与属性的公共政策,与市民群众密切关联,必须坚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把生活垃圾分类纳入社会治理体系之中,多跟群众商量着办。在政策推广前期,宣传动员、行为激励、典型示范等措施在唤起市民群众参与的行为意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实践证明,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持续推进和深化,还需要通过立法、行政惩罚等强制性手段巩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成果,规范市民群众和社会单位参与行为。
[1]习关于基层治理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3.
[2]本市出台9条措施推进生活垃圾分类[N].北京日报,2024-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