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岁的刘勇生至今还经常给儿孙谈起一件事———上世纪50年代,他和妻子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最终用父母给的500元买了两块瑞士英纳格的名表,而放弃了解放碑的一套房。如今,两块昂贵的手表早已不见踪影。

  这是刘勇生大爷年轻时的事,他至今都有完成梦想的自豪;从稀罕物到大众消费品、装饰品,手表的功能经历变迁

  早在1868年,世界名表百达翡丽就制作了第一块腕表,献给匈牙利的Koscowicz伯爵夫人。87年后的1955年,中国第一块国产“五星”手表也诞生。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手表在中国还是一件稀罕物,只有少数生活条件好的家庭才买得起。七十年代,手表与自行车、缝纫机组合成了当时流行的电器“老三件”,常常是男青年送给未婚妻的最贵重的订婚礼物。

  进入八十年代后,手表逐渐“亲民”,电子表、石英表等席卷而来,纷纷进入大众的视野,你能在时尚男女,甚至是小孩的手腕上看到它的身影,手表已变为了大众消费品。时代变迁,如今,手表又一跃成了大众的装饰品,亦成为了大家的收藏对象。

  对中国普通大众而言,手表对于家庭和个人的功能,也随着年代而逐渐变迁。从稀罕物,到结婚必备的物品,从大众消费品,到装饰品,收藏品……尽管如今戴手表已不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么普遍,但很多家庭有着与手表相关的故事。

  李先生今年57岁,1978年,他和妻子步入婚姻殿堂。父亲几经周转送了新人一套“老三件”———手表、缝纫机、自行车作为新婚大礼。那个年代,没有什么流行的,大家都背军用书包,穿白布鞋,但如果能戴上一块被视为“奢侈品”的手表,那时尚品味就瞬间陡增。

  李先生回忆,当时,购买手表需凭票,一向不爱麻烦人的父亲为了凑齐电器“老三件”,只有找在国外的老友,四处打听,才买到了一块手表寄回国。戴上手表,骑上自行车的李先生,被身边的同事羡慕了很久。

  “那个时候,能戴得起手表的人家境都很富裕,单位都没得几个人能戴得起,戴在手上也感觉拽得不得了。”李先生笑称。

  81岁的刘勇生至今还经常给儿孙谈起一件事———上世纪50年代,他和妻子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最终用父母给的500元买了两块瑞士英纳格的名表,而放弃了解放碑的一套房。如今,两块昂贵的手表早已不见踪影。

  在现在的人看来,放弃房子,选择买表是相当不靠谱的事。女儿刘静还常开玩笑地“抱怨”:“要是当时买的是解放碑的房子,那现在至少翻了上千倍。”但刘勇生总是不后悔地笑着说:“那个时候,也算完成梦想。”

  刘勇生回忆,五十年代,走在大街上,如果有人戴着表,旁人都会齐刷刷地投来羡慕的目光,“那时有表,就像现在有私人飞机一样稀奇。”1952年,父母给了他和妻子500元后,追求潮流的二人狠下心来买了两块表。1958年,中国的“上海牌”手表风靡一时。当时,坊间流行一句话———如果没有上海牌手表,就没有姑娘会嫁给你。刘勇生笑称:“你看,当时的手表,就跟现在的房子一样重要。”

  今年25岁的莹莹跟一般的女生不一样,不喜欢戴耳环、戒指,但偏偏对腕表“情有独钟”。她之所以爱戴表,是因为7岁那年生日,母亲送的一块电子表。

  莹莹回忆,1994年,她正好读一年级,那年生日,母亲带她去杨家坪重庆百货商店,用45元买了一块电子表。她还清楚的记得,那块表是一个圣诞老人的外壳,外壳旁有一个按钮,按一下,手表的屏幕就会发亮。

  “当时觉得好洋气哟,第一次戴手表。”莹莹每天上学都会戴着手表,生怕同学看不见,还会故意把手表戴在长袖外面。那段时间,同学都开始戴电子手表,下课时间,班里到处都可以听到手表发出的“哔哔”提示音。

  而且,大街小巷上,时尚的男男女女都戴着电子表,“好像那个时候,戴电子表成为了时尚的标准。”

  28岁的张元是南岸一销售公司的销售经理。自从大学买回第一块Guess品牌的手表后,他对表的热爱就一发不可收拾。目前,月薪在5000到10000元间摇摆不定的张元已拥有十多块手表,有千元左右的卡西欧,也有三万余元的万国手表。

  张元认为,对于男人来说,表跟领带一样,是必备的装饰品。不同类型的衣服要搭配不同款式的手表,如果手表和服饰搭配正确,相得益彰,品味也跟着上去了。

  可是,让张元觉得好笑的是,他和身边的很多朋友都出现同一个问题———看时间都不爱看表,爱看手机,于是,手表就华丽丽地成了真正的“装饰品”,“我有两款机械表,因为忘了上发条,经常戴出去都是停起的。”

  而全国飞亚达销售有限公司负责人杜先生表示,目前,中国的藏表文化也慢慢兴起。他周围不少朋友就专门购入古董手表,或者自己钟爱的手表经典款收藏,一方面作为一种爱好,另一方面也作为一种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