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家住河北省邢台市的张先生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买了一辆“各项功能正常”,从图片上看较新的二手电动车,没想到使用一周就出现很多问题。先是转换器坏了,导致速度变慢,后来一条轮胎掉了,原来是用胶水粘在轮子上的,再后来又充不上电……在数次联系卖家和平台均无果后,他无奈表示“以后再也不在二手平台买东西了”。
随着绿色低碳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消费者开始注重发挥家中闲置物品的剩余价值,把它们拿出来售卖或交换,推动二手商品交易市场日渐红火。依托日益发达的互联网和物流系统,二手商品网络交易发展迅猛,成为闲置物品交易市场中不可忽视的力量。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二手电商交易规模达4800亿元,2023年增长到5500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突破8000亿元。
然而二手电商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伴生一些问题。像张先生这样买到质量不靠谱的二手商品的情况并不少见。江苏省消保委此前曾发布二手交易平台消费调查报告,其中数据显示,超过93%的消费者表示在二手交易中曾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一项关于二手电商消费投诉数据的报告显示,2022年,全国二手电商用户投诉问题中,退款难问题占比最高,达22.08%,其次是商品质量问题,占比14.61%,之后依次是网络欺诈(11.04%)、网络售假(8.77%)、货不对板(8.44%)等。各种问题让消费者防不胜防,时常“踩坑”,于是有人把部分二手交易平台称为“假劣货集市”。
二手交易市场具有鲜明的“柠檬市场”特点,即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卖方拥有更多产品质量等方面的信息,而买方则知之甚少,这导致交易中容易出现欺诈行为。要“削平”信息落差,平台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过,现实中,不少二手交易平台的“削平”作用并没有真正发挥出来。目前二手交易平台主要有两种运营模式:一种是C2B2C模式,即平台从消费者手中回收二手物品,再通过平台售卖给其他消费者;另一种是C2C模式,即消费者之间直接交易,而平台只是充当提供相关信息的交易“场所”。在前一种模式下,平台作为有获利诉求的中间方,难免有“吃两头”的“冲动”,因而常常引发与买卖双方的矛盾冲突;而后一种模式在商品品类与社区氛围上有更好表现,但交易纠纷并未因去掉了平台中间方而减少。
不管是哪种模式,平台均有对买卖双方身份及发布信息进行核实监督的责任,但实际上,不少平台没有做好这项工作。据媒体调查,一些二手交易平台并不会进行全方位核验卖家挂在平台上的二手商品,有些信息明显违规但平台依然让其“通过”。价值数万元的全新二手劳力士手表标价只有200多元,全球限量款名牌包只要300多元……仅凭常识就能判断这些二手商品为仿品(假货),但一些二手交易平台却对这种挂真货图片卖仿品(假货)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二手商品交易数量大、范围广,平台方确实很难在巨量交易中保证对每一笔具体交易进行完备的监管和风险防范,但这并不能成为平台放松管理、逃避责任的理由。《电子商务法》明确,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证其网络安全、稳定运行,防范网络违法犯罪活动,有效应对网络安全事件,保障电子商务交易安全。因此,二手交易平台应当采取必要措施对网络售假等行为进行预防、消除,并对受害人进行救助。
让二手交易平台按规矩办事,仅促其加强自律是不够的,还需外部施压,发挥他律作用。法律人士建议,应依照《电子商务法》等相关法律,出台二手商品网络交易相关规章和标准,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二手交易平台的监管,促使其完善内部规则规定,提高准入门槛,落实实名认证,严格资质审核,从用户入驻、信息发布、宣传推广、交易安全、售后保障、违规处罚、纠纷解决等方面全方位把关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