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读者给本报打来电话反映,在通州区榆纪路附近,有一个专门回收各种废旧物资的“城中村”,里面住了百余户人家,专门收购破铜烂铁等再生资源,每天早晚都有很多运载废品的卡车来往,和居民出行的车辆混杂,秩序混乱,而且大量人员居住在废品堆里,万一着了火,后果不堪设想。他想通过本报呼吁一下,希望相关管理部门合理规划废品回收场地,既能方便废品回收,又能消除这种大量人员聚集的安全隐患,同时提升周边居民的居住环境。
从朝阳北路拐进温榆河西路往北大约两公里,来到了一个叫做“8哩岛”的住宅小区。从小区南侧顺着榆纪路往北大约四百米,过了一座小桥,就是读者所说的废品回收村。
说是村,其实就是由一个个大杂院组成的废品回收场。进村的一条东西走向的泥土小路两侧,停满了大型货车,其中有几辆车的车厢里装着直径两三米长、类似锅炉的罐子。还有几辆货车的车厢里,摞满了一捆捆的金属条,其中一辆车下面站着一名男子,手拽一根绳索正在捆扎钢筋条。不宽的道路两边停满车,中间车道会车很困难。除了大货车以外,路边还停着不少小车,车身上落满厚厚的灰尘。
走了一百多米,记者看到路边立着一块写有“北京顺原晟兴再生资源市场有限公司”的牌子,牌子旁边有一个小房子,窗口的电子屏显示着各种数字,几名跨坐在电动自行车上的男子正在交谈,旁边的大货车来来往往,原来这是一处过磅秤的地方。街北侧每隔几十米开着一扇大门,门里面是一片空地,空地上乱七八糟地堆着废旧物品。其中有一扇大门里停着两辆货车,车上装满了长短粗细不一的金属条,有人走来走去。
记者在废品回收村走了几圈,发现村里的道路呈四方形,南北走向有四条道路,东西走向有三条道路。村北侧有一堵墙,村南侧是一条小河沟,村西侧全是小平房,进出村只有南侧一条道路。
在南北走向的几条小路两侧,分布着很多个小院落,院门冲着小路开,宽敞的院子里杂乱不堪,有些院子里堆满了废旧物品,如铁丝、钢筋、易拉罐、废旧电器等,有些院只是单一地堆着一种废品。记者发现其中有一家院门口停着一辆货车,车厢里装满了被拆解的洗衣机,摞起来有三米多高,院子里整整齐齐码放着上百台废旧洗衣机,一名男子在洗衣机堆中找寻着什么。旁边一家小院里,堆满了各种铝合金条,长短不齐的铝合金条被整齐地码放在院子的角落里,其中一堆摞起来有两三米高。
从每家院子里摆放的废品来看,记者发现这些小院所收废品都分类明确,有专门收废铁的,有收铝制品的,有收易拉罐的,有收洗衣机的,还有专门收铜、钢等金属的。
一位留着小平头的中年男子说,不同废品要找收不同货的人,“像我们只收铁和铝,其他的不收。”如果废品比较多他们可以上门收,但是价格会压低一些,如果是用车送过来,价格会高一些,差别每公斤在一两块钱左右。“如果能将废品拆解下来送来,价格比较高,比如铝合金,大概一公斤在八九块钱。”他说自己干这行好几年了,家里人都在这里住。
记者走进其中一家院子,院里一侧是低矮的平房,房前、房顶上长满了各种杂草、藤蔓,房门前堆满了瓶瓶罐罐、铁板、螺丝等废品,乱糟糟地散落在院子里。隔着窗户,记者看到屋里有人走来走去,相邻的房间传来了炒菜的声音,伴着铁铲翻炒的声音,屋里传出孩子的吵闹声。
在这些大门敞开的大院里,北侧平房都住着人,门口挂着晾晒的衣服,门前有玩具小推车,院里安了水龙头,房顶安有电视天线和太阳能热水器,墙壁上挂着空调机……几乎每个大院都住着不少人,小路上不时有小狗跑来跑去,带着孩子的年轻妈妈和老人在院子里悠闲地聊天。
一辆蓝色货车开到一扇大门前,一名中年女子将大门打开,货车开进院子里,女子关了门和旁边的邻居闲聊起来。
在最南侧的胡同边,有一排平房,其中有一家是超市,另外一家店卖蔬菜。一名女子从菜店走出来,将一包蔬菜放在脚下的踏板上,骑上电动车走了。
一位收废品的男子说,这一片平房区住了百余户人家,很多都是一家老小吃住在里面。对于这样的环境,该男子说:“我们收废品的,不就是成天和这些铁家伙打交道嘛,习惯了”。然而,上百户人家挤在这个堆满废品的大杂院里,一个院落连着一个院落,如果因为做饭生火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记者致电行业管理部门,通州区商务委流通处的一位工作人员说,目前正在腾退整治辖区内的无证无照废品回收点。对于记者所说的这一处回收站,他说如果是有证照的废品回收企业,他们会督促其规范经营,而没有证照的,他们将予以取缔。记者致电通州区永顺镇经济发展科,一位工作人员说,目前这一处废品回收的企业是有营业执照的,以前曾经整顿过,禁止其回收纸箱、塑料等易燃物品,现在场内收购的是金属类废品。至于居民反映的整顿腾退问题,该工作人员则表示不清楚具体情况。
住在附近的居民呼吁,通州区正在建设城市副中心,废品回收这样的低端产业应该予以整顿,让大家居住的环境得到改善。 本报记者 杨晓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