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共享经济”等绿色消费理念的日趋流行,越来越多消费者接受出售或购买二手商品。然而,在闲置商品中,手机是颇为特殊的存在,一方面它有着极为庞大的数量─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每年产生闲置手机3-5亿部;另一方面受交易不透明、隐私安全等困扰,大部分闲置手机只能躺在抽屉里积灰,因此被称为“沉睡的经济”。如今,受益于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应用,以二手手机为主的3C产品也有了标准化的回收体系,万亿级的“沉睡市场”即将迎来大爆发。\大公报记者 俞昼

  “为了存放这些二手手机,我专门搞了个抽屉,十年下来攒了七八部了。”82年出生的陈峰自认不是数码控,并不追求手机的更新迭代,“每次换手机都是刚需。”陈峰指了指抽屉里的手机说,“这些其实插上卡都还能用,但里面有很多私人信息,我怕清除不干净,也不敢随便送人或者卖掉。”女友沈燕将手机闲置的理由归结于“不信任”。“这行水太深了,导致无论回收点报多少价格,我都觉得卖亏了,但自己又没有明确心里售价,结果一来二去就没卖了,现在还躺在抽屉里吃灰呢。”

  “中国是手机的主要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但只有一小部分闲置手机得到了合理回收。”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国际合作部主任马金津展示了一组数据:在中国,一部手机的平均寿命是3.62年,每年产生大约3-5亿部闲置手机,其中只有5.2%能够进入明确回收渠道。“制造一部手机需要用到铝、钴、铜、钨、金、镓等超过60种元素,每吨闲置手机(不含电池)中含有超过270克金,是座含金量远高于一般原生矿山的‘城市金矿’。”

  而从节能减排的角度出发,根据北京环丁环保大数据研究院的核算,一部闲置手机如果重新流入市场,可以减少68.44kg的碳排放,相当于一辆燃油乘用车行驶390公里的碳排放量;如果以拆解的方式循环利用,按照苹果公司发布的环境责任报告测算,每年中国产生的闲置手机可回收金属的总价值将超过千亿元。与开采这些金属相比,回收可以减少近2200万吨碳排放,相当于一架波音747往返北京和纽约26000次的碳排量。

  另一方面,若处置不当,闲置手机则会成为巨大的污染源,铅、镉等重金属可能会进入土壤和地下水,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比如,一块手机电池所含的镉能污染6万升水,相当于3200桶标准桶装水,还含有铅、砷、铜、锌等重金属,污染强度是普通干电池100倍。

  面对“城市金矿”,掘金者也在行动。近年,各大手机厂商推出以旧换新服务,二手交易平台也大规模开展回收业务。就在前不久举行的“2023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上,一台无人辅助的“爱回收”电子产品回收机备受关注─消费者只要在屏幕上选择机型、按步骤输入相关信息、一键估价,5分钟一台手机的回收完成了。

  “自助回收机的背后,是大数据、物联网、自动化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在爱回收副总裁田牧看来,在3C产品交易的市场里,谁能将整个处置流程标准化、自动化,谁就能提供更好的交易体验,赢得市场信任。

  如何将质检流程标准化?2019年,爱回收在江苏常州成立了第一座自动化运营中心,数万台二手手机被打上数字化身份识别标签后进行质检、数据清除,最后按照不同等级进入仓储。“通过我们自主研发的全自动质检流水线(Matrix),只需要两分钟,就能检验出旧机的听筒、屏幕和摄像头等功能是否正常,并通过X光扫描识别手机内部是否有过拆修、换件。”该质检定价能力为企业开拓了营收新渠道─为第三方商家提供质检定级服务,收取平台服务费。最新发布的财报显示,2023年一季度,爱回收总收入28.7亿元,其中3P(平台)服务收入为3亿元,平台收费率显著提升至5.46%,实现了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