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失败,赔光了前半生辛苦积攒的家业,还欠了一屁股债。为翻本的张某,日夜愁思,最终想到的是“骗”,结果是锒铛入狱,人生再无法重来。

  张某初中毕业后进入宜兴一国营煤矿工作,90年代乘当地电缆产业兴起之东风,下海从事电缆销售。正值壮年的他足迹跑遍大半个中国,积累千万身价后回宜兴购房置业,实现人生财富自由。

  2010年起,社会上又卷起投资热,毫无投资经验的张某,满眼所见是他人包装精美的大项目,满耳听闻是他人承诺的光明前景与高额回报的诱惑。在朋友再三邀请下,张某拿出数千万资产投资房地产行业。

  跌跌撞撞到2017年,投资项目烂尾了,当年承诺带他赚大钱的朋友也因经济犯罪锒铛入狱,张某千万家产赔得一分不剩,所购房产被查封拍卖抵债,个人也上了失信人员名单。

  2018年,张某又重回电缆销售老路,虽然曾经的业务单位在,熟人也在,但业务中断多年,激烈的市场竞争早已没了他的位置,张某面临无业务订单的窘境。

  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张某往返于苏皖鲁各地,零零星星做了一些电缆业务,但却入不敷出,旧债未去又添新账,已难恢复昔日风光。

  面对债务到期、债权人上门要债,加之养成高消费的习惯,“赚快钱”成了张某生活的全部。思虑过后,他决定直接骗电缆换钱。

  凭借十多年前在山东电力系统做业务的经验,张某通过网络联系私刻了某电力工程公司公章,并伪造了国有电网改造工程中造价不菲的电缆采购项目,然后陆续向宜兴数家电缆生产企业采购电缆,少则几百万,多则千余万。

  接到订单后的电缆企业加速生产,如约按张某要求向山东发货。张某则安排人员从宜兴赶赴山东接货,再运回宜兴或运往苏州,在郊区租用场地,并将这些全新电缆剥皮抽铜后,销售给从事废品回收的个体户,这一来一回、一进一出,全新电缆被张某以六折多的价格转手倒卖。

  随着一批批电缆进、一捆捆铜丝出,张某银行卡里的资金急剧增长。短短一年,张某骗取五家电缆企业价值5000多万元电缆,转手销得赃款3000多万元。

  钱是搞到手了,但窟窿却越来越大。这些销赃得来的钱,张某“拆东墙补西墙”,将一部分支付前面骗取的电缆货款,一部分偿还个人债务及用于开支挥霍。

  犯罪得来的钱,来也匆匆去也匆匆,2022年12月,张某银行账户又空空如也。而电缆企业催要货款电话不断,债务人也纷纷上门要债。

  “警察同志,我要自首……”2023年1月,当别人沉浸在辞旧迎新年终岁月时,张某却茶饭不思、夜不能寐,惶惶不可终日,一想到已近耳顺之年,却陷入犯罪深渊,后悔不已。犹豫再三,年关将近,头发花白的张某下定决心,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

  由于该案涉案数额特别巨大,五家被侵害电缆企业,损失惨重,张某投案自首后,侦查机关立即开展侦查工作。

  同时,宜兴检察机关同步提前介入,围绕合同诈骗罪构成要件及证据要求,引导侦查机关取证,除重点查明张某犯罪事实外,还要结合该案销赃特点,全面打击下游犯罪,尽可能追赃挽损。

  侦查机关通过全面侦查,陆续打掉涉及下游销赃、收赃犯罪团伙,先后查处6人,并从中追回100余万赃款。

  2023年4月,侦查机关以合同诈骗罪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后。检察机关通过全面审查,发现被骗电缆企业在业务往来活动中存在诸多法律风险,遂向企业制发法律风险提示函,建议企业健全制度、加强管理,得到企业高度认可。

  2023年5月,检察机关以张某犯合同诈骗罪提起公诉。日前,法院作出一审判决,依法判处张某有期徒刑十四年,并处罚金25万元,张某未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