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里,旧书桌、废床垫等大件垃圾“躺”在角落,很不美观。网格员发现后,合力将其抬起,装车运走。此情景,在各社区常能见到。环境清爽了,居民欣喜之余,好奇这些“大家伙”都被运往哪里了?如何实现回收再利用?带着疑问,记者走进大件垃圾处置车间,一探究竟。

  很多居民有同感:家里淘汰的沙发、床等大件垃圾,经常是卖不出去运不走,处理起来很棘手。

  家住光华街12号院的朱女士,想换一批新家具,但遇到了愁事。替换下来的废旧桌椅、沙发等“大块头”,家里实在放不下,想要清走可真不容易。

  她想找个收废品的,给点钱卖了。出乎意料的是,在附近找了一圈,收废品的倒是有几个,可人家说啥也不收。尝试挂在二手平台上,过了半个月,价格从每件几十元降到几元钱,还是无人问津。联系搬家公司,甚至说“免费送给你们,拉走就行。”结果,对方要加钱才给处理。

  无奈,她只好把这些大物件搬到楼下,堆在院里的空地上。没多久,其他邻居也效仿,把家里不要的床、衣柜搬过来。角落里,大件垃圾越攒越多,破坏了小区环境,也引发了不少投诉。怎样处理此类大物件,让物业很“头疼”。

  后来,光华街社区派来网格员集中清理,并把地下室里的大件垃圾也搬出来,足够一车的量。随即,社区给万柏林区垃圾分类处置中心打去电线分钟,回收人员就到达小区,在网格员的配合下,将这些大件垃圾搬运到货车上,拉走了。

  记者来到普国路附近的万柏林区垃圾分类处置中心。小区的废旧桌椅、沙发,被运到了这里。

  院子里,地面干净有序,空气中也没有烟尘和难闻的味道。让人很难把这里与“垃圾”联系起来。其实,此处设有大件垃圾、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等5个转运处置车间。每一个车间里,都大有“名堂”。

  刘佳佳是万柏林区智慧城市发展服务中心主任,他指着其中一个车间说:“瞧,那里是专门处理大件垃圾的,每天运来少则2吨,多则10余吨。”

  说话间,一辆运输车满载而归,车上都是从各小区收来的旧沙发、破桌椅、废床垫等杂物。每件的“个头”都挺大,所以被称为大件垃圾。居民自己处理比较费劲,只能集中起来,由这里派车统一清运。

  工人们把这些大家伙一件件卸下车,搬入车间。随后,有人围着它们,仔细“打量”。刘佳佳笑着说:“虽然居民不要了,可都当成垃圾处理,太可惜。有的稍微修一修,还能用。你看那件沙发,换个扶手,坐上去挺舒服;这张书桌,重新安个腿儿,也不差。”

  他介绍,回收来的大件垃圾,要分类处理。像沙发、桌椅等家具类,能修尽量修。床板、门板等板材类,木料完整的,可做成小桌子、小凳子。这些,处理好了,都会免费提供给福利院、社区,做到物尽其用。

  传送带缓缓上升,旧沙发、席梦思床垫、衣柜相继掉进机器中,“咔嚓咔嚓”被破碎。1分多钟后,出料口“吐”出碎渣。整个过程,不需要提前进行人工拆解。

  记者注意到,车间里的破碎机,配有一套磁选设备,在“碾碎”各类大物件的同时,可以自动筛选出铁钉、弹簧、合页等金属配件。这些配件,都从另一个出口分流出来,落入垃圾容器中,实现了更精细的分类处置。

  刘佳佳表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各社区在地下室、楼道里甚至消防通道处,清理出不少大件垃圾。只要一个电话,处置中心就会安排人员上门回收,实行专车专运、预约收集,基本解决了大件垃圾的积存问题。

  他说,目前正在筹划在小区里设置密闭式的暂存点,解决居民的投放难题。这样,家里有了大件垃圾,搬到院里的暂存点,就不用管了。等凑够一定数量,再统一运走。这样效率高,车辆不至于“空跑”。

  剩饭剩菜,实现“华丽转身”,成了滋养农作物的有机肥料。这个奇妙的变化,是旁边厨余垃圾处置车间的“功劳”。

  最近,这个车间也挺“火”。刘佳佳说:“冬季,居民喜欢买点冬储菜,扔掉的烂土豆、葱叶子较多。运到这里,也能再利用。”

  该车间项目经理张国忠介绍,菜叶、果皮、蛋壳、茶叶渣、腐肉、骨头……都属于厨余垃圾,“坐”专门的密闭车过来,可以“摇身一变”,成为土壤里的“宝贝”。

  简单来说,这些废弃物被搅碎、脱水,渣滓被送入发酵仓,经过5天至8天的高温耗氧发酵,有机肥料就“新鲜出炉”了,可用于城市绿化施肥、农作物施肥等领域。另外,按照比例添加氮、磷、钾等微量元素后,还能制成更有价值的营养土。

  记者注意到,该车间配备了专业的除臭设备,处理过程中几乎闻不到异味。张国忠表示,分离出的油脂,可以加工成生物柴油,用于机械动力原料。

  产生的废气,经过一系列净化工序后,达到排放标准后方才排放。过滤出的废水,则被输送到污水处理系统进行隔离沉淀和油水分离,经过处理后排入污水管道,直接接入污水处理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