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王 辉)近日,团体标准《新能源乘用车二手车鉴定评估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第五次研讨会在京召开。
2018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已经超过400万辆,年均增速高达60%。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群体正日益扩大,且未来市场发展潜力有待激发。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传统燃油车二手车有《二手车鉴定评估技术规范》(GB/T 30323-2013),但新能源二手车技术鉴定和价值评估方面国内外均没有相应的标准和规定,评估标准缺失。虽然较早的新能源汽车进入置换期,但尚构不成供需关系,造成车辆保值率过低问题。
《规范》自2018年底经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批准立项后,经过4次深入研讨,行业内已初步就标准的框架、内容和基本方法达成共识。本次会议是在第4版讨论稿的基础上,结合编制组大量实车检测数据及研讨会现场检测情况进行的更为全面的讨论。
研讨会上,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分析了新能源二手车市场的需求和痛点,期望通过标准方面的不懈努力,让消费者更加放心的购买新能源汽车,进而为新能源二手车流通提供必要支撑。
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宋双羽介绍了标准制定工作的背景,并通过与现有的适用于燃油车的国标《二手车鉴定评估技术规范》进行对比,详尽地说明了本《规范》的技术内容,同时提出本次会议将聚焦事故车判定、评估方法、电池系统等关键问题,希望了解更多专家代表的意见。该《规范》对于判别事故车、车辆技术鉴定、车身检查项目、车辆技术状况等级分值、评估方法选择、电池系统、测试验证、电机及控制器等关键问题都有明确的鉴定评估技术要求。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就《规范》的相关内容以及难点问题、技术要素等各抒己见。其中,特来电副总裁王小飞介绍了电动汽车整车检测工作,并带领所有参会代表,现场观摩了特来电充放电设备结合标准内容进行的动力电池实测,以对比标准的可执行性与可操作性。与会专家一致表示,将继续积极参与《新能源乘用车二手车鉴定评估技术规范》的相关工作,共同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