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上午,网络打假博主@铁拳出击 发布视频,称安徽芜湖一黄金回收店出现“鬼秤”,原本31克黄金项链在店内工作人员称重下不足16克,双方发生争执。芜湖市公安局镜湖分局工作人员称,正在调查中,后期会发布公告。(据5月26日新黄河客户端报道)
事件十分离谱,31克的黄金项链,回收店称重不足16克,意味这是一台“五两秤”。按每克黄金546元的回收价格,如果商家得逞,相当于白赚了八千多元钱,这比海鲜行业短斤少两一次坑几百元,情节可就恶劣多了。当然,最终数据如何,还要看官方的权威认定。
《举报立案告知书》显示,“经核查,我局决定予以立案”。此外,视频中,面对博主的质疑,店主快速将黄金装入口袋,并上楼躲开博主。这就表明黄金店短斤少两的事情并非空穴来风。
目前,网络上一些博主打假“鬼秤”已经成为一个现象。因为现在公众对“鬼秤”事件十分敏感,能吸引流量,打假视频往往也能得到平台推荐。再加上后期媒体介入,官方调查,博主能够收获好几波流量。另外,公众对他们打假“鬼秤”的行为十分宽容,甚至认为他们在净化市场环境。所以,不少网红争相进入打假行业。
关于黄金回收,博主打假“鬼秤”引起关注的不少。今年1月29日,杭州市一家黄金店回收时使用“鬼秤”,被博主当场揭露后,店主还摔了秤和黄金,最终被罚款2.2万元。据极目新闻2023年7月报道,有博主实探西安的黄金回收店,缺斤少两的问题还比较普遍,无非是多少的问题。
客观来说,真不能怪博主打假,而是商家有违法违规行为。不少网友认为,商家用“鬼秤”坑人,光靠罚款还不够,有必要施加其他方面的处罚。的确,杭州市的黄金“鬼秤”事件发生后,店家被处罚2.2万元,有网友认为处罚轻了。简单算个账,他们只需要坑几位消费者就能赚回罚款,这样的处罚力度很难遏制商家违法的冲动。
加油站的“鬼秤”、菜市场的“鬼秤”、黄金回收“鬼秤”等事件层出不穷,几乎每天在热搜上都有相关话题,严重影响着市民的消费信心。对商家虽有加大处罚的必要,但问题的根本,其实还是在监管责任上。只有监管部门净化市场环境,加大日常监督,才能还市场一个正常的秩序,让市民能安心放心消费。
也就是说,整治“鬼秤”最终要靠监管部门发力,不能让网红干了监管的活。监管部门不能被动地跟着网红的引导去调查和开罚单,而应该把事情做到前面。
5月23日媒体报道,市场监管总局向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发出挂牌督办函,对江苏连云港市海州区海鲜蔬菜直销市场“鬼秤”事件查处实行挂牌督办。这就表明,主管部门高度重视“鬼秤”事件。新华社评论称,缺斤短两的“监管鬼秤”才真正可怕。这就说到了点子上。
换言之,一个地方市场环境好不好,有没有坑人的现象,最大的肯定就是让打假博主空手而归。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