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正月十五,不少人感叹“年过完了”,走亲访友告一段落,屋角的年礼也正式退出“春节档”。近日,拆礼盒、卖废品成为不少家庭的日常。

  过了正月十五,不少人感叹“年过完了”,走亲访友告一段落,屋角的年礼也正式退出“春节档”。近日,拆礼盒、卖废品成为不少家庭的日常。

  过了正月十五,不少人感叹“年过完了”,走亲访友告一段落,屋角的年礼也正式退出“春节档”。近日,拆礼盒、卖废品成为不少家庭的日常。

  有市民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礼轻情意重”的美好寓意,而一些包装精美的礼品只是美在其表,“内涵”却很小,过度包装增加了消费成本,造成资源浪费,实在没有必要。礼品应当注重“内外兼修”,让年礼回归节日本意。

  近日的一天上午,在洛龙区政和路附近的一处废品回收点,几名居民正在排队卖废品。牛肉礼盒、水果礼盒、坚果礼盒、点心盒、牛奶箱……记者看到,在居民送来的废品中,花花绿绿的礼品包装盒占据大头,不一会儿就在一旁堆积成了“小山”。

  “春节前刚把家里的废品卖了,这不,过个年又攒了一堆。”居民李老太太说,由于废品体积较大,她特意推了一辆三轮车,经过称重,她当天带来的废品卖了近20元。

  “你好,请帮忙称称。”一位大爷将满载废品的自行车往前推了推,他的货品中除了年礼包装盒,还有一些空塑料瓶,但后者在价格上明显不占优势。

  记者看到,回收人员将类似快递盒的原色纸箱和彩色的年礼纸箱分成两大类,并表示年礼彩色纸箱因质量不高、利用率较低等,回收价格要低于原色纸箱。

  当记者预约上门回收时,回收人员摆摆手说:“这两天忙不过来,家家户户都在卖废品,如果上门回收需要再等几天。”

  “我最近在家拆箱子拆到手疼。”家住洛龙区的张女士哭笑不得,她说,自己喜欢将食品拿出来摆到桌面上,随用随取。两箱一提的牛奶,意味着有一个手提袋、两个牛奶箱,每个箱子里都有些硬纸托,忙活半天有价值的只有20盒牛奶。

  张女士说,牛肉礼盒、水果礼盒、饮品礼盒等年礼存在过度包装的现象,包装盒体积大且复杂,产品并没多少。在包装物中,还有少许泡沫箱、塑料、纺织物、瓷片等,因量少常被当成垃圾扔掉,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给消费者带来经济负担。

  市民徐先生也有同感。虽然已时隔半个多月,但他对一个芝麻油礼盒印象深刻。“箱子大约长60厘米、高40厘米,打开一看,里面只有两小瓶香油和一罐芝麻酱。”徐先生说,这份年礼是他提前采购的,花费约100元,原本打算送亲戚,但在归置礼品时发现这个产品不实在,“拿不出手”,只好留下自用。他认为“羊毛出在羊身上”,100元售价中有1/3是为包装买单。

  “过去串亲戚,有牛皮纸包着的糕点果子,也有网兜等装着的水果罐头,拎在手里沉甸甸的,礼品是啥一眼就能看明白。现在包装越来越高档,礼品也变得越来越神秘了。”今年75岁的孙女士说,作为家中长辈,虽然礼品都是晚辈拿来孝敬她的,但她认为走亲访友联络的是感情,礼轻情意重。“有些包装复杂的年礼,看起来就不便宜,我们也不希望孩子们乱花钱。”孙女士说。

  记者在走访时发现,不少市民有“年礼过度包装”的共同感受——一方面,我们需要能拿得出手的礼品做“面子”;另一方面,更需要有与之匹配的产品做“里子”。多数市民认为,礼品应该注重“内外兼修”,包装要适可而止。对于过度包装,应制定相关规范。

  其实,相关部门已经出台了相关要求,从源头限制过度包装。2021年8月,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修订发布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并于2023年9月1日起实施。其内容涵盖糕点、酒类、茶叶、饮料、保健食品等31类食品,对食品和化妆品的包装层数、空隙率和成本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此外,相关部门还制定发布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通则》,提出了包装应轻质化、结构简单、尺寸与形状适当等要求,鼓励采用可复用、可回收和再循环使用的材料,并对包装设计、材质和成本作出通用性规定。

  “供需市场,大众的选择也会影响到市场的供应趋势。”针对可能造成的资源浪费问题,市城市管理局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垃圾分类办公室有关工作人员给出3点建议——

  ●在挑选礼品时,重心意不重面子。在礼品与心意相匹配的前提下,使用简单大方的礼品包装即可,过于华丽、复杂的包装只会造成礼品价格虚高和资源浪费。

  ●在处理礼盒包装时,注重重复使用。对于一些质量不错、可多次使用的包装,如盒子、包装袋等,尽可能多次使用,节约资源。

  ●日常处理垃圾时应注意分类投放。众所周知,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为了更好地将垃圾进行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对于无法重复使用的包装,一定要分类投放。(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谢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