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是生态文明的真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多次强调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道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在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指出,在消费领域,要增强全民节约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过度消费。

  汝之闲置,彼之珍藏。越来越多年轻人和家庭正在积极践行这种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在拥抱新品的同时也不拒绝二手。依托移动互联网的便利,旧书、旧衣、旧家具、二手车、二手电子产品等纷纷走向线上平台,被循环共享,重获再生。一如宇宙万物的能量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废弃物的生命故事在流动、转让、嬗变中延长,其意义也不断被重塑、复合、叠加。

  如今,以废旧物品、固体垃圾等再生资源为主的绿色回收利用市场,已成为废旧物获得新用途、新意义的重要场域。公众逐渐形成共识: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把垃圾资源化,变废为宝,各得其所,是一门艺术,也是一个朝阳产业。同时,这里面蕴含着闲置经济、再生经济、循环经济、共享经济的生动“密码”。

  废旧物在平台上的再商品化实践,究竟经历了何种“前世今生”的转变?它们如何在环保循环理念、怀旧文化潮流中获得再生?如何打通诸如电子产品、建筑废弃物变废为宝的堵点?结合6月15日第十个“全国低碳日”,半月谈编辑部特别组织了相关专题调研,全景扫描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年轻态,探求各类废旧物实现变异流通、不断转化生成的新业态,破解再生资源绿色循环过程中的盲区和短板。

  在实施“双碳”战略的新时代,对这种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和新消费行动,应当予以点赞,对一切废旧物永不轻言放弃。

  调研采写:周蕊、张力元、张宇琪、周凯、陈凯姿、沈汝发、侯文坤、水金辰、邵琨

  中国人历来惜物,“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随着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闲置经济、再生经济、循环经济、共享经济广泛付诸实践,新消费行动诞生。许多人意识到:物品价值不在沉睡而在流通, 物品使用、重复利用比一人独占更富价值,比随意抛弃更有意义。

  “闲置经济”4个字要拆开看。“闲置”是指消费剩余,无论是时间、物品还是知识,有盈余才可能分享;“经济”则指向交易,意味着每个人对物品效用的评价,可能有霄壤之别。

  从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历程看,走出物资极度匮乏的时代,公众消费理念的变迁显而易见。Z世代买二手球鞋、盲盒,旧物成宝贝;白领阶层买廉价婴儿床,转卖囤多的纸尿裤;二手车、二手服务、二手手机是千亿元以上的市场。“6·18”“双11”之前,一些年轻人自称“吃土青年”;“购物节”之后,则出掉闲置物品成为“回血青年”。

  截至目前,闲鱼用户数超3亿,月活跃用户超1亿,每年挂闲鱼的物品超10亿件,在线万,数码、服装、美妆、家具、母婴用品、图书等成为重要交易品类。闲置交易正从一二线年以来,国内三四线乃至五线城市新发商品数同比增加54%,整体快于大盘增长。闲置经济的本质是一种存量经济,是对物品不同生命阶段的共享。共享的本质,不是刻意创造闲置,而是合理消化闲置,是将有限资源服务于更多人群。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认为,闲置经济是名副其实的共享经济。

  1970年,乔治·阿克洛夫发表论文《“柠檬”市场》,后因对二手市场的洞见,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阿克洛夫认为:在传统二手市场,卖方会倾向隐藏信息,这会破坏交易达成,导致市场萎缩甚至消失。

  信任,是闲置交易的命门。闲鱼在社区领域推出会玩社区,主要借助达人创作内容,推介“好货”,将判断“好货”的知识传递出去,以此提升社区信任关系,降低社区内部信息不对称,带动闲置资源流动。

  在社区熟人、半熟人场景下,交易能更快达成。闲鱼曾披露过一个交易数据:二次元商品退货率约是普通商品的一半,“同好”(指爱好相近的人)间的交易可能降低沟通摩擦,更易促进交易。

  闲鱼还拓展“新线下”。比起线上交易,线下交易最大特征是可感可触、就近直接。正如许多消费者习惯实地购买家具,“看一看”仍很关键,“摸一摸”依然重要,“聚一聚”也有意义,这成为闲鱼做集市、小站、校园、基地的依据。老龄化加剧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背景。老年人对同城线下交易的需求本来就很强。做好线下这个信任场,可以进一步延展交易履约。

  2020年5月,闲鱼与新疆国际会展中心合作创建全疆首个“利民好物分享集市”。第一期线下交易;第二期在做好线下基础上,还在闲鱼页面中增设“新疆乌鲁木齐利民好物分享集市”窗口,实现线上线公里生活圈,提供更精准的同城服务。为方便有闲置但无闲暇的用户,创新线下玩法提供“寄卖专区”,用户线上预约就能实现线下托管出售。

  除了物品真实性、质量安全风险,还有个人隐私等问题。闲鱼曾开展专项治理行动,“以治理西湖一样的决心”治理平台问题,本质上也是要防止交易中信任坍塌。今天的闲置交易平台,提供的服务可能不只是一件具体商品,而是一个信用场。

  从长远看,信任提升,也可仰仗技术提升。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落地,物品可追溯性大大提升。比如二手车,正在研究如何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记录任何一次过户、维修、保养等数据,形成基于二手车大数据透明、公开和公正的交易系统。

  一辆已拆解过零件的报废汽车,被缓缓送进破碎设备。不到4分钟,汽车被“大卸八块”,巨大的车架化为一个个金属色洁净钢球,车内的金属、塑料、橡胶等经过分类,等待进一步加工处理。

  在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的兰州兴盛源再生资源循环经济加工产业园中,每天都有数十辆达到报废标准的汽车被送到这里,进行零件拆解和资源回收再利用。

  “报废汽车经过预处理、零部件回收、拆解破碎等流程,原材料的75%都可以回收再利用。”产业园报废汽车拆解项目负责人丁国良介绍。

  报废汽车中的废旧塑料经过破碎、造粒、拉丝等流程,被重新制成垃圾桶、编织袋;废电线电缆被剥离成塑料和金属,分别进行加工回收;废轮胎也被重新制成胶粉,再利用回到市场。不仅如此,为了处理生产加工产生的工业废水,园区内采用全封闭污水循环处理系统,利用生物降解工艺,实现污水处理循环再利用。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在生产领域,推进资源全面节约、集约、循环利用。要增强国内资源生产保障能力,加快油气等资源先进开采技术开发应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会长朱黎阳认为,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契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生活在浙江建德的陈杰,是一名“再生艺术家”。他用废旧缝纫机、修鞋机、磅秤等制作不少再生艺术装置。别人眼中的废铁,他10元钱淘回来,不仅起死回生,还能卖出高价。在他启发下,有用户索性寄旧车零部件给他,让他代为改装成一个灯。

  国内绿色经济发展,有一些很醒目的政策节点:支持循环经济、共享经济,提倡垃圾分类,倡议光盘行动。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围绕衣食住行,聚焦普通大众。

  搭建一个循环再生、无闲置社会,有赖诸多无闲置城市的实践,而要诞生无闲置城市,往往需要无闲置小区先行,而这背后站着的是个体。在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常务副会长赵凯看来,闲置物品循环再利用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可估量。

  北大光华任菲团队在一则相关报告中写道:闲鱼模式超越经济行为,演化为集物品交换、消费主张、契约精神、圈层社交、环保公益等价值于一身的新社会伦理,为当代社会生活留存一个有代表性、高活跃度的样本。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副会长潘永刚表示,再生资源行业承担着环境保护和资源保障两大职能,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环保、安全的前提下,应建立更加全面有效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进一步挖掘再生资源的巨大潜力。”

  受互联网阅读风潮冲击,新旧阅读大战一度盛行。电子书可给予大众数字化、智能化的阅读体验,但不能完全代替纸质书赋予人们的真实感。纸质书依然被视为不可或缺的文化载体,在读者市场存有一席之地。

  二手书是图书交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阅读群体的社交需求。继闲鱼、转转等二手交易企业入局之后,多抓鱼、熊猫格子等新兴二手交易平台也迅速崛起。

  多抓鱼2017年成立于北京,原本是一家开在微信里的书店,后来又开了实体店。“多抓鱼”来自法语,意为“似曾相识”, 寓意人与旧物的羁绊。其宣传语“真正好的东西值得买两次”,有读者表示:“与旧书的再相遇,仿佛让你感知到,世界上某个角落有另一个灵魂与你相聚于此。”

  多抓鱼创始人魏颖说,多抓鱼最初的灵感来自日本最大的二手书连锁店BOOKOFF,它很像一间超市,内部光线通透,书像超市里的商品一样整齐摆放。但基于微信等社交媒体,现在的二手书交易更便捷。因此,多抓鱼由最初设想的实体店,变成线上店,如今又落地于线下,视为一种“回归”。“如果你去逛一个二手店,不会像在新品商店那样说我需要这个东西,而是说这个东西跟我有缘。”魏颖说。

  2000年6月,在合肥老城区,朱传国创办“增知旧书店”,20多平方米收藏旧书多达2万余册。这家书店逐渐成为合肥爱书人心中的一处“文化地标”。2013年,朱传国被查出患有癌症,好心读者以到店买书的方式表达支持,旧书一本本卖出,爱心一点点传递。后因病情恶化,朱传国于2016年12月去世。朱传国的妻子陈桂霞接手经营,随着网络电商日渐发展,她每天精选几本好书,拍好照片,写上几句推荐词,在朋友圈和书友群里发布,既是营销,也是和关心书店的朋友互动。

  区别于传统书友会模式,新媒体环境下的阅读活动表现为一种较高的互动性、共享性和随时可得性。如阅读打卡、好书推荐、好友排行等,它与运动打卡、饮食分享等原理相同,都是将个人事务进行社会化处理的结果。

  在多抓鱼,买家和卖家的关系没有被完全定义,除了与平台具有的交易关系,大家都拥有自己的动态主页,可以写笔记和发动态,还可通过“鱼邮”进行互动,共同培养阅读兴趣,营造社区文化氛围。用户也可以自主推荐书目,在平台社区进行个性推荐并引导多人参与。

  网友“乐队的夏天”表示,在平台社区看看品味相近的人在看什么书,已成为她的生活乐趣之一,“这是文艺青年抱团取暖的栖身之所”。

  阅读这种古老行为正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以读者为中心,强调文本个性化与互动社群化的阅读模式,正成为阅读发展的新趋势。虽然“卖书”是二手图书交易平台的最终目的,但受众是否买单还要取决于自身的阅读和消费体验。作为阅读活动的引导者,二手图书交易平台正顺应社会化趋势变革,将买卖行为与社群服务相结合,建设社群属性关系网络,以阅读文化为抓手,充分留住用户。

  与此同时,注重剖析读者的社会化心理, 延伸读书的社会化意义,二手书市场正在为读者提供阅读文化交流的小世界,并促进读者个人经验和社会资源激烈碰撞,通过阅读、搜索和分享等多个渠道,激发社群自动生产内容的潜力,促进个人、网络社群和出版机构相互推进、相互成就。

  在庞大的交易市场中,二手图书交易平台应积极开发智能化系统,以数据为依托,自动预测市场稀缺度和产品可盘活量, 以评定产品的流转价值,相应调节书目品类,优化推荐系统,制定合理的算法定价和质检体系。

  熊猫格子于2017年创办,它的特点是将“熊猫币”(用户在平台受关注越多,获得越多熊猫币,可兑换购书资金)和区块链技术结合,注重一些机构的数据,发挥算法技术在预测用户中的重要作用。

  多抓鱼团队收到旧书后,会对其进行内容和质量多重评估审查,包括杀菌、消毒、翻新、重塑等常规操作,尽可能减少劣质图书流通。

  重点提升物流服务,利用智能化系统建立市场响应机制,丰富供货渠道,防止库存积压,提升网络化流通效率。还要加强平台维护和管理工作,实现从运输到销售一体化。从出版行业的全景来看,旧书交易数据也可反哺上游内容生产,让出版社更加了解读者市场,促进出版发行和产品销售良性互动。

  你多久买一次新衣服?衣服的“平均寿命”是几年?淘汰的衣服如何处置?中国循环经济协会调查显示,我国每年约有2600万吨旧衣服被扔进垃圾桶,等待被焚烧或填埋处理。旧衣是否有更好的安身之处,能产生新价值?

  “有关研究机构测算,每合理利用1千克废旧纺织品,可降低3.6千克二氧化碳排放量,节约6000升水,减少使用0.3千克化肥和0.2千克农药。”山东小燕子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创始人赵庆磊说,“我当时听到这些数据,感觉被唤醒了。”

  90后赵庆磊去年8月从国企辞职,怀着投身环保事业的决心,走上回收旧衣之路。“一部分旧衣再生改造的纱线、阻燃棉等,可作为原材料制成大棚保温被、劳保手套、汽车隔音棉、环保布袋等。”赵庆磊说,“客户找我,也是觉得旧衣回收利用比直接扔掉强。”

  不到1年,通过个人抖音账号宣传推广,赵庆磊在济南已回收约100吨旧衣,客户中80%是女性。“你猜单个客户一次性最多卖给我多少衣服?800斤啊!”他说。

  在山东滕州,山东成欣服装分拣厂的4条流水线上,几十名工人在熟练分拣夏装。分拣厂联合创始人王金成介绍,他们将全国各地运来的旧衣分为140多个类别,比如裤子分为半裤、七分裤、九分裤等,再比如按衣服材质分为纯棉、化纤等,稍有破损和褪色即被定为不合格品,合格产品才能经严格消毒后出口。

  “连衣裙,尤其是丝、雪纺材质的连衣裙很受欢迎,出口价接近4万元每吨,而印有明显字符的衣物或广告衫会被归为次等货,卖得很便宜。”王金成说。目前,公司每月出口量约1500吨,年销售额超5000万元。

  最近,他们通过直播向网友展示流水线、科普旧衣回收再利用的步骤。有网友提问:“旧衣会不会被翻新重新进入国内市场?”王金成答道:“不会,翻新成本更高!”

  时装是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产业之一。快时尚审美,让大量衣服的“服役期”变短,有人甚至觉得衣服穿一次就旧了。各大社交平台上,姜宇反复强调一句话:“少买一件,多穿一次,作环保‘时髦精’。”姜宇是一名留着波波头的80后姑娘,她创建了女性闲置衣服无偿互赠平台“发光公社”。

  “2015年前,我在北京从事市场公关,不缺衣服,但就是想买。商场店庆要买,网络大促要买,旅游时要买,见客户前必买。”她将当时的状态形容为“患有衣服暴食症”。当姜宇发现自己没拆吊牌的衣服有上百件时,惊呆在衣柜前。“我什么时候买了这么多衣服?”“我真的需要这么多衣服吗?”她反复问自己。

  “我开始尝试与朋友置换,用她们不要的旧衣进行重新搭配组合。”姜宇说。她将自己的二手穿搭记录发布到网络论坛,得到不少网友认可。后来有网友主动把自己“穿之无味,弃之可惜”的衣服寄给她。

  2017年,“发光公社”应运而生。网友寄来的衣服经过消毒整理后,由姜宇和同伴用标签标明来处,拍图放到网上,供他人领取。“领取人只需承担快递费用。我们唯一的要求是新主人要穿这件衣服拍张照片,告诉原主人‘你的衣服重新发光了’。”姜宇说。截至目前,姜宇帮网友转赠了近2万件衣服。

  “环保不是‘苦行僧’,二手衣互赠不丢人,多有乐趣啊!”姜宇说。这几年,她没有再购置任何新衣。

  济南大观园商圈内有一家特别的服装店,橱窗上贴着醒目的英文“Old is the New(旧即是新)”。这家名为BLUE DUCK(蓝鸭)的服装店只销售古着。古着不同于二手概念。能被划为古着的服装,通常指有二三十年以上历史、具备所属年代特征、仍具有审美和使用价值、现在已经不再生产的衣服。

  20世纪60年代产自德国的田园风格连衣裙、20世纪80年代产自日本的滑雪服、西部牛仔风格外套……3000余件古着单品把百余平方米的店铺“填”得满满当当。90后店长周志鸿说:“这些都是我们从世界各地的古着店、跳蚤市场淘回来的。挑选时会考虑衣服的洁净度、款式、质地等,售前会再做专业的消毒、清洗、熨烫。”

  古着以其经典款式和精致工艺,抵挡时间的流逝,年份成为其自身价值的一部分。开店8年以来,有小学生到这里感受不同国家、不同年代的服装风格;有环保志愿者将此作为案例记录并宣讲;有服装设计师来找灵感……“我们只是古着的暂时保管者,欣赏着时间赋予古着的独特质感——旧衣仍是美。”周志鸿说。

  国家明确提出鼓励推行绿色衣着消费。今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循环利用能力大幅提升,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率达到25%,废旧纺织品再生纤维产量达到200万吨。

  许多服装行业从业者坚信,未来的服装消费以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为准则将是大趋势,会有越来越多人加入绿色低碳的新型消费行列。

  电子垃圾“浑身是宝”,但其回收循环链条断点、堵点多。前端消费者找不到合适的回收渠道,后端正规企业拆解产能过剩“吃不饱”,需要大量废品供应,还有非法私拆作坊死灰复燃“劣币驱逐良币”。电子垃圾的回收处理急需系统性改革和全链条监管。

  有研究表明,1吨废弃手机中可提取150克黄金、100公斤铜以及3公斤银;1吨废旧线公斤铜及其他贵金属。电子废弃物“浑身是宝”,但目前国内的回收现状堪忧。

  “有的主流手机品牌可以以旧换新,但是旧的洗衣机空调就不知道送到哪里去,尤其是淘汰的加湿器、充电宝、音响等小型电子产品,最后只能无奈扔进垃圾桶。”在天津工作的90后白领杨楠对于电子垃圾的处理一直很困扰。

  在城镇小区、农村街道吆喝回收的个体户依然存在,但其布局网络很难覆盖到所有城乡居民。

  消费者不知通过何种渠道处理电子垃圾的同时,各地正规电子垃圾处理企业面临“吃不饱”难题,企业设计处理能力大于实际拆解量。目前,进入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补贴名单的企业共计109家,其中的南京凯燕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华明表示,企业年拆解能力193万台,但去年回收拆解67.7万台,只占企业1/3处理能力。

  海南电子垃圾流向多为拆解小作坊,拆解暴力、利用率低、环境污染大。南京、天津等受访正规电子垃圾处理企业的负责人表示,发现企业周边有非法私拆死灰复燃。

  洗衣机、电视机、空调、冰箱、电脑这“四机一脑”之外的电子垃圾,非法私拆更严重。安徽回收郎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亚华表示,“四机一脑”回收因有政府基金补贴,有效抑制私自拆解,而不享受基金补贴的其他废电器,如废旧手机、废旧打印机等,私自拆解现象泛滥。

  私拆作坊在环保、物流、税费方面成本较低,正规企业由于先天成本劣势,本来就难以与非法拆解作坊抗衡。在近期国际大宗商品涨价的背景下,私拆作坊利润空间增加,价格要比正规企业高不少,吸引前端电子垃圾流入,进一步加剧正规企业“吃不饱”现状,甚至出现“再生资源比原生资源贵”的现象。陈华明称,现在一台空调拆解出的资源可卖510元左右,但收购价要530元到540元。

  一是回收体系不健全,回收渠道梗阻多。目前,电子垃圾回收个体商户零散不正规,缺乏监管,易因利益驱使,将回收物流入私拆作坊。正规企业只能到处找回收点买,却常常因出价太低买不到。

  一些企业开始尝试打通回收渠道,但因区域局限性等原因收效甚微。2020年9月,回收郎在安徽铜陵上线“互联网+回收”微信公众号应用。市民线上下单,工作人员上门回收,市民可据订单号对电子垃圾处置过程进行全流程监督。但目前铜陵城市体量较小,市民知晓度不足,推广难度较大。

  二是正规企业面临政策难题待解。无采购发票导致缴纳过高增值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基本来源于居民、企事业单位,除企业外其他均无进项采购发票,导致缴纳增值税大幅上升。同时,因无采购发票导致采购再生资源的支出无法进行税前列支,销售所得均须缴纳所得税,严重制约正规企业的发展规模。

  企业电废拆解基金补贴也严重滞后。目前,多地企业补贴只发到2018年甚至2017年。有相关企业负责人明确表示:“如果没有补贴,公司收不抵支,很难打平。”

  三是政府多头管理,“谁都管、谁也不管”。南京一家电子垃圾处理企业负责人回忆,曾遇到举报非法拆解作坊线索遇阻的经历,“市场局、城管局、环保局等,谁都可以管,也可以不管,联合执法得要有牵头的,最终还是不知道谁管这个事”。南京再生资源行业协会会长张正煌透露,协会曾想建垃圾回收亭,因管理部门不明确而无果。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开华认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要从源头控制。让生产企业承担环境责任,并明确有害垃圾治理主体的责任。企业承担产品废弃后的处理及循环再利用责任,政府承担环境末端治理、制定法规、监管责任,坚持“谁污染,谁治理”,往“谁报废谁买单,谁生产谁付费”方向引导。

  陈华明认为,利用“互联网+”,推广线上预约回收等应用,缩小前端收购环节,减少收购成本,形成省市联动的有效线上回收体系是一个大方向,建议国家给予扶持。前端收购上网,也能辅助企业解决无采购发票,导致缴纳过高增值税问题。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专家委员会委员刘甦认为,应开发政府线上监管平台,建立互联网管理台账,构建统一回收、正规拆解、有效利用的产业链,追溯有害垃圾全生命周期信息,遏制私拆泛滥,防止“劣币驱逐良币”。

  相关政策可建立正向激励机制。李亚华建议,税务部门可对再生资源来源清晰、管理规范的拆解企业,经税务稽查后,在采购原材料时可依据支付凭证进行税前列支成本。废旧家电处理企业可以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补贴作为担保,进行融资,或采用其他渠道解决基金补贴发放周期过长问题。(采写记者:张宇琪、周凯、陈凯姿、沈汝发、侯文坤、水金辰、邵琨)

  建筑垃圾是我国城市单一品种排放数量最大、最集中的固体垃圾。近些年相关部门和地区探索治理试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得到提高。然而,半月谈记者在多地调研发现,建筑企业处置能力不足、回收体系不统一、正规处置企业“吃不饱”、循环建材不好卖等问题依然困扰资源化利用,建筑垃圾随意倾倒时有发生,有待全周期、全链条完善处置体系。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供的测算数据,我国城市建筑垃圾年产生量超过20亿吨,是生活垃圾产生量的8倍左右,约占城市固体废物总量的40%。建筑垃圾已成为我国城市单一品种排放数量最大、最集中的固体垃圾。2018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35个城市(区)开展建筑垃圾治理试点,据测算试点城市资源化利用率约50%,比试点前提高15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城市平均水平约10个百分点。

  尽管如此,我国建筑垃圾依然面临利用率低、资源浪费、私自倾倒等问题。一家建筑行业央企管理人员介绍,日本、美国、德国等国出台法律法规对建筑垃圾排放者收运处置等严格规定,并大力应用再生产品,资源化率高达95%甚至100%。我国常规建筑工地产生的建筑废弃物约为0.4吨/万平方米,但多数中小建筑企业缺乏自行分拣、处理废弃物的技术和体系,处置积极性和动力不强,源头削减效果不佳。

  一些中小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设施建设滞后,主要靠填埋处置为主。多家建筑垃圾回收处置企业人士说,工程渣土适合土地整治或工程回填,但有利用价值的拆除、装修垃圾一堆了事、一埋了之,既浪费也产生安全环境隐患。同时,资源化利用成本高,难以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基层财力不足,有的基层市县还未建设装修垃圾资源化利用厂。

  建筑垃圾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涉及多个部门,在收运处置、费用收取、日常监管等方面缺少制度安排。一些不法分子受利益驱使非法运输、私自倾倒,断头路、城乡接合部等地建筑垃圾夜间倾倒时有发生,监管难度大,最终都是政府埋单清运。

  建筑垃圾资源化市场前景广阔,但我国建筑垃圾从源头产生到循环利用等前后端脱节,制约产业市场化、规模化。

  前端堆放、收运环节不规范,不统一,导致非法运输突出、后期处置利润低。多数中小建筑企业并未设置建筑废弃物固定堆放点,即使设置也是形同虚设。加上监管力度不够,一些企业对建筑废弃物产生量、处理量等数据弄虚作假,建筑废弃物随意堆放、和其他垃圾混合堆放,增加后续处置难度。

  不少地方规定,建筑垃圾要清运到再生企业,但目前主要由建筑企业自行运输,存在和生活垃圾混运、车辆不规范出现撒漏、私自交由第三者倾倒等诸多问题,造成再生企业原料减少、分拣成本增加。“我们没有介入前端收运,一些企业把值钱的废弃物拿走再运给我们,进一步压缩我们的利润。”三亚瑞泽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秀说。

  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工艺相对滞后。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行业起步较晚,处理机械化程度不高,有的还是人工作业,部分设备无法应对成分复杂的建筑废弃物。“国内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混运比较严重,国产设备难以处置,因此我们花了3000多万元购买了德国设备。”一位企业负责人说。

  受运输成本影响,建筑垃圾宜就近处理,但城市建设用地紧张,部分项目落地难。有企业反映,想建设厂房向再生建材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但相关部门一听说是垃圾处置项目就直摇头,导致只能高价租用其他企业厂房,抬高再生建材企业成本。

  再生建材产品市场认可度低,影响企业处置积极性。安徽省一家从事混凝土、沥青料生产的企业负责人介绍,行业内对混凝土破碎再生料和沥青铣刨料的再利用技术成熟,且成本比新料低,但市场不认可。“我们每年新料生产量达30万吨,再生料仅3万吨左右,主要是业主方‘喜新厌旧’以及再生建材应用缺少政策支持。”企业生产的再生料、环保砖卖不出去,主要依靠政府财政补贴生存。

  我国作为基建大国,加快建筑垃圾循环利用对生态环境、节约资源和产业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建议全周期、全链条完善建筑垃圾处置体系,促进建筑垃圾循环利用产业化。

  一是制定更加严格的管理制度或法律法规,加强建筑垃圾源头管控。相关部门出台《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减量化指导手册》等多项政策,监管落地需要加强。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工程部经理秦长金等建议,可考虑出台更严格的制度或地方性法规,明确建筑企业建筑垃圾分类、处置、回用等方面的义务,像安全监管一样强化建筑垃圾监管,鼓励大型建筑企业布局废弃物回用产业。如中建三局制定建筑废弃物系列规章制度,建设固危废循环经济产业园,二次制品广泛应用于临建、构造墙、砌筑等环节,源头减量效果明显。

  二是建立统一回收体系。对于资源再生行业来说,回收体系是确保企业原料、防止“劣币驱逐良币”的关键环节。建议可参照生活垃圾回收体系模式,通过特许经营权等,由再生企业或地方国有环卫企业统一车辆、统一回收,严厉打击非法清运、无资质处置,既能便于监管、防止乱倒,也能保障正规企业“吃得饱”。山东省寿光市环卫集团总经理任立刚介绍,2016年当地建筑垃圾由集团统一清运、处理后,彻底解决了建筑垃圾乱拉乱倒、沿途撒漏等问题,加工出来的碎石每吨比市场价便宜30元,供不应求。

  三是制定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利用标准体系,保障行业发展基本要素。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应制定不同的建筑垃圾再生产品质量标准,对于检测合格的再生建材,政府公共工程应当优先采购,并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民营企业采购。(采写记者:周凯、沈汝发、张宇琪、陈凯姿、水金辰、邵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