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淮海旧货商场简称“淮国旧”,诞生于1954年,是当时上海最大的综合性旧货调剂商店,也是那一代上海人常去的淘宝圣地。2022年9月29日,“淮国旧”回归淮海路,以全新面貌“淮国旧H22”亮相。当天开业时,上午九点多,门口就已经有市民排起了长队等待十点入店,不少市民一大早就赶来此地。
时隔一年,“淮国旧H22”在国庆长假期间迎来了自己的一周岁生日。那么,老店新开的“淮国旧”如今人气如何呢?本期的新闻晨报·周到《上海会客厅》节目,我们前往淮海路进行探访,同时采访了几位老上海,听听他们的观点与建议。
从10月5日到10月7日,记者连续三天前往淮海路“淮国旧H22”探访,发现该店并没有出现去年开业伊始顾客大排长龙的盛况。10月5日和6日为国庆长假期间,上午店内顾客很少;10月7日中午时段,店内顾客寥寥无几,工作人员坐在办公室内。
去年开业时,“淮国旧H22”门口排起了长队(拍摄于2022年9月30日)
国庆长假之后,市民经过“淮国旧H22”门口(本报拍摄于2023年10月7日)
按照介绍,“淮国旧H22”由二手奢侈品、景观咖啡和画廊构成,但目前来看,这三个板块似乎并未形成人气互补。在一楼,“淮国旧H22”虽然引入了新的店家,一家闲鱼授权的回收店和一家二手手表店,不过10月6日和7日中午,记者并没有看到有顾客。
“淮国旧H22”由二手奢侈品、景观咖啡和画廊构成(本报拍摄于2023年10月6日)
作为老上海,对于故事家、曲艺家葛明铭老师来说,“淮国旧”是他尘封多年的记忆,他在10月7日中午告诉记者:“在上世纪80年代初去过一次,当时被偷掉100元钱,后来就再也没有去过。”
去年大扫除,葛明铭在家中收拾出一只30多年未用过的汤婆子(一种扁圆型的取暖器具),而这只汤婆子实际年龄超过“80岁”:
全铜的,毛估估要“80岁”朝上了,妻子讲,这只汤婆子是她母亲当年的陪嫁,等到子女成群,汤婆子又成为一家老少的心爱之物,据讲一夜捂到天亮,早上水倒出来洗脸,还是乎乎烫的。后来电热毯、取暖器、空调逐步进入家庭,到上世纪90年代初,汤婆子正式退休,藏在床底下头“安享晚年”。
听说“淮国旧”老店新开了,葛明铭在去年开业之后兴冲冲拎着这只老古董级别的汤婆子寻上门去,想通过寄售方式让它继续“发挥余热”:
没想到现在的“淮国旧”成了奢侈品商店,看看标价上千上万的“旧货”,我根本没拿出这只汤婆子的勇气,干脆跑到哈尔滨食品厂柜台买了几只蝴蝶酥,拎着汤婆子悻悻而归。
葛明铭后来将自己的这番所见所闻编写《汤婆子的故事》,并邀请漫画家、退休教师罗志华配图。
作为海派文化研究者,原柯灵故居和张乐平故居馆馆长、衡复“四居一馆”文化顾问郭皓在小时候就随父亲去过“淮国旧”,工作之后,他自己经常光顾这家店。郭皓是在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10月6日中午应朋友之约去的“淮国旧”:
看了一圈之后,给我的感觉就是四个字——不接地气。如果仅仅用人们心目中对淮国旧这几个字的好感做店招,没有实质性内容,是无法打动上海中老年人对昔日“淮国旧”的淘宝热情的。
当天我们在店里坐了半小时左右,没有几个客人光顾,更不要说有购买的行为了。因为店内展陈的高档二手名牌包包和一些非日常生活必须品,都是高档奢侈品,完全不是当年旧货调剂品商店里所供应的那些日常生活中所需的商品。
如今市民家中,都有一些剩余的物品,对这些多余的商品,往往是“扔了不舍得,不扔又用不上,要处理没有寄卖的地方”,而这样的一种调剂模式正是原先“淮国旧”的灵魂以及行销特色所在。今天,既然用了“淮国旧”做店招,就应该从如何方便市民“在其他渠道购物不便或无从选择购买”的商业模式出发,做到拾遗补缺和接地气。
(10月6日)上午正好有空,我是10点半到的。一楼有辆老马车,还有一个二手名表专柜,一个买铜烛台及老物件专柜。步入二楼,设有几间分隔式小屋,内主要为各种中古包包,还有头巾、首饰等。还有一家“古董花园”咖啡馆,走到底,有一间房是个美术作品展览。逛了约半小时仍不见人影,之后来了四个老阿姨及一个老爷叔,拍了几张照就走了。
淮国旧自1954年创立以来一直是老上海人心目中的一张名片,去年开张那天很是热闹,记得当时甚至还要预约才可进入。可热闹一阵后便冷却了,那些怀旧的人们想找回当年“淮国旧”淘旧货的乐趣,结果发现这里成为了买卖二手奢侈品包包的地方,只是挂了块老招牌而已,所以,来店的人越来越少。即使来店的是以前晓得“淮国旧”的老上海,想来看看现在究竟在卖些啥,大多数人也只是来拍照打卡,很难有消费行为。
范基农认为,喜欢旧奢侈品牌包包的人毕竟有限,有消费能力的客群一般会去专卖店买新包。重拾“淮国旧”这块金字招牌是件好事,时代在变迁,“淮国旧”不可能重新回到老底子的“淮国旧”模式,势必会华丽转身适应新时代的需求,但定位十分重要。
二楼的咖啡馆,但上午不营业,无法提供咖啡服务(本报拍摄于2023年10月6日)
“黄金地段,且店面这么大,人流却这么少,实在是十分可惜!”“淮国旧H22”如何增加人气?作为经验丰富的藏家,范基农提出了几条个人建议:
一是扩大咖啡经营面积,如今上海滩咖啡馆已达八千多家,说明经营咖啡在魔都还是有市场的,关键是要有特色。现在“淮国旧H22”二楼虽然也设有咖啡馆,但规模太小,底楼亦无醒目标志,路人并不知道楼上有个咖啡馆。可把二楼中间布置成复古咖啡馆,同时一楼左边入口处也布置成复古咖啡馆,咖啡馆内所有老物件均标价可卖,既是店铺装饰品又是卖品。店门外要有较醒目复古咖啡馆的标志,以吸引过路人;二是二楼可不定期举办小型古董收藏入门及古董分类系列讲座,讲座活动可以买票,以提高档次,圈定消费人群;三是扩大旧物件经营门类,不必只以卖二手奢侈包包为主,这样可吸引各类人群前来淘货。
沪语专家丁迪蒙老师曾经在淮海路生活多年,对“淮国旧”,她概况为“包罗万象,什么都有”。老店新开的“淮国旧”如何聚拢人气?作为市民,你个人有何建议?欢迎在读者评论当中留言与我们一道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