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名社区志愿者,用热情和坚持感染了每一位居民提高垃圾分类的意识;她是一名快板爱好者,自编自写快板词告诉社区居民什么是垃圾分类;她是一名社区工作者,通过不断学习和身体力行的方式向大众传递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她们,都有着同一个身份——社区垃圾分类志愿者。
“这里不光是垃圾分拣站,还是我们大家的信息交流站。”薛淑珍是运通苑小区的一位居民。 2021年垃圾分类工作开始后,她是社区第一批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招募的垃圾分拣员。
记者见到薛淑珍时,她正忙着分拣垃圾。总是带着笑容的她,将辖区居民对于垃圾分类从一知半解、不会分,到习惯分、主动分的变化故事向记者娓娓道来。因为担任过多年的楼道长,在她的垃圾分拣站里,小区的居民都很愿意和她分享生活上的趣事和难处,她也会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们。
2021年,运通苑小区建造了环保小屋。作为环保小屋的“主人”,薛淑珍把小屋打扫的干干净净、毫无异味,居民都夸张地说“你这个小屋都要脱鞋才能进了”。2023年,为了更好地推进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鼓励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有效提升社区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和参与度,水沟营社区垃圾分类环保小屋开始使用智能垃圾分类卡。
“之前使用的是纸质卡片,需要登记每一个居民的信息,有些老人不会写自己的名字,都是我帮他们记录的,一天大约要记录200多个人。”薛淑珍告诉记者,现在智能垃圾分类卡的使用,有效避免了以往扔垃圾换纸质卡片的繁琐,更加简单便捷。不过,智能垃圾分类卡刚推出时,居民们大都一头雾水。薛淑珍便化身“多面手”,一遍遍地耐心教导他们,鼓励居民多多参与垃圾分类,共同维护小区的卫生环境。在她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理解和配合,社区的垃圾分类分拣工作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分类站有四只桶,蓝红绿灰很明显,如报纸纸板瓶类等,可以回收放蓝桶……伴随着朗朗上口的快板词,张忠意用一种诙谐娱乐的方式将垃圾分类简单枯燥的宣传语变得更加生动易懂。
今年80多岁的张忠意是塔山街道水沟营社区的一名老党员,历任绍兴丝织厂班长、厂工会副主席、绍兴县妇女委员等职务。对于她来说,全心全意为大家服务是她的追求。2022年,水沟营社区将小区内的垃圾房全部改造升级为垃圾分类环保小屋,邀请张忠意做社区的垃圾分类宣传志愿者。
快板是张忠意平日里的爱好。在日常参与社区党员垃圾分类宣传中,她自编自写快板词,用这样的方式将垃圾分类知识传递给居民。看到小区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提高了,张忠意觉得非常开心。
今年她又着手编写了快板节目《垃圾分类 人人重视》。为了准备这个节目,她专门在环保小屋进行蹲点记录,对垃圾分类有了新的认识,对居民的投放准确率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让社区居民能够更好地进行日常垃圾分类。
分类投放点位巡查、上门指导、翻桶检查、垃圾分类知识宣传……这是每个平凡的日子里邵利敏的工作日常,作为沥海居委垃圾分类督导员,她负责着沥海居委片区33个小区近2万户居民的垃圾分类督导工作。
“如今各个小区垃圾分类工作逐步进入正轨,但是过程非常艰辛,体力上的辛苦是次要的,难的是居民对垃圾分类观念的转变。” 邵利敏说,小区刚开始实行垃圾分类工作,好多居民总是图一时方便,不愿意分类。为了改善局面,她一有空便蹲守在海湾公寓的垃圾分类投放点,向前来投放垃圾的邻居及住户宣传垃圾分类,对分类不清的,当场拆包分类。小区内有些投放点的分类桶因长期使用,散发出腐臭味,住户嫌脏,就把垃圾直接放在桶旁,邵利敏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过去清理,并日常保持垃圾桶干净卫生。桶干净了,住户也就更愿意主动进行分类了。
局面改善后,邵利敏随即要求各个小区分拣员耐心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同时,相互交流遇到的困难,分享垃圾分类工作经验。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辖区居民逐渐转变思想,不仅知道怎么分类,还会主动分类。
“老公是党员,女儿也是党员,作为党员家属我更要向他们看齐。”邵利敏自豪地说。如今沥海居委垃圾分类工作推进顺利,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小区居民,使主动参与垃圾分类成为广大居民的普遍自觉。
像这样为垃圾“分好类、分对类”而努力的人还有很多,他们每天走在垃圾分类的最前沿,为越城区的垃圾分类工作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自2015年开启垃圾分类工作以来,越城区从最初在小区设置垃圾桶,实行“四分法”到2020年开始撤掉垃圾桶,采取定时定点投放,垃圾分类工作得到很大提升。截至目前,越城区已累计创建64个省级高标准示范小区、19个省级高标准示范村,8个省、市级示范片区,26个市级高标准示范村,市级达标镇街13个,垃圾投放点改造提升超160个,实现公共机构、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100%,荣获2018至2022年度浙江省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优秀县(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