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评论员梁瑜认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旧衣回收工作亟待完善政策,加强监管,打通“堵点”,唯有如此,才能赢得人们的信任,迎来产业发展的“新蓝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旧衣服怎么处理,是很多家庭都会面临的问题。近年来,各地设立了不少旧衣回收箱,但由于缺乏监督管理,出现了一些问题。

  有人仿冒慈善组织,将回收的衣物重新投入市场或以废旧布料的形式变卖牟利;有的回收箱疏于管理,已经生锈变形,变成了垃圾箱;有的旧衣服被线上回收后,说好的奖励不兑现……旧衣去向不明,爱心被糟蹋,自己的善意甚至成了别人的生意,人们难免疑窦丛生,这影响了旧衣回收产业的发展。

  其实,旧衣回收工作如果做好了,是一件“一举多得”的事情。从环保的角度看,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2019年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2600万吨旧衣服被扔进垃圾桶,等待被焚烧或填埋处理,如果能够物尽其用,有利于减少污染;从经济的角度看,旧衣回收产业涉及分拣、清洗、打包等诸多环节,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从慈善的角度看,“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旧衣服经过处理后,如果能够送给有需要的人,也是好事一桩。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边是种种乱象,一边是巨大的市场潜力,旧衣回收工作亟待完善政策,加强监管,打通“堵点”,唯有如此,才能赢得人们的信任,迎来产业发展的“新蓝海”。

  现实来看,当下的旧衣回收箱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慈善组织设立的,属于公开募捐,箱体上一般有“慈善”“爱心”“公益”等字样;一种是个人或企业对旧衣物进行回收处理,投放的箱体上一般有“环保”“再生利用”等字样。无论是慈善模式还是商业模式,旧衣回收都必须有一本“明白账”。要建立权责清晰的管理体系,完善废旧纺织品的分类、回收、再利用等标准,提供便捷、透明、高效的旧衣回收渠道,让人们清楚地知道哪些衣物可以捐赠、废旧衣物流向了哪里,从而减少捐赠者和使用者的疑虑。

  今年3月,民政部发布《关于禁止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以慈善名义开展废旧衣物回收的提示》,强调只有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才能开展公开募捐活动。事实上,如果有企业冒用慈善组织名义,人们很难识别,有时候名称一字之差,天壤之别。这就需要民政部门做好慈善组织的信息登记、公开等相关工作;慈善组织如果发现有人冒用本组织名义,也要及时发布公告澄清事实,并向当地有关部门反映情况,以避免一些不法商贩转卖旧衣获利。

  此外,还要对旧衣回收产业进行扶持,不断拓展回收渠道。当前,我国的废旧纺织品回收体系不够健全、关键技术较为薄弱、行业标准有待完善,与工业再生利用体系无法有效对接,造成大量旧衣物无法进行资源化利用。一些企业尽管着力突破研发,但由于成本高昂,普遍缺乏生产积极性。因此,要多支持企业和平台创新,鼓励再生利用科学研究,促进行业发展。

  同时,对于违规操作的旧衣回收,监管部门一方面要加强宣传,提高民众辨别公募资质和合法机构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主动依法处理,斩断违法机构回收、销售的利益链条。

  应该说,旧衣回收是民生和环保所需。有据可查,明明白白,才能消除人们的疑虑,让旧衣变废为宝。(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梁瑜)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