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徐汇区长桥街道龙川路东侧的长桥新村面貌焕然一新。灰白相间的小区喷砂外墙和楼栋墙面统一协调,规范有序的非机动车停车棚、新设置的休闲区域等极大提升了居民区的“颜值”与“气质”。这些变化得益于长桥新村“三旧”变“三新”民心工程的推进,解决了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长桥新村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面积不大,只有26栋楼、482户居民,却有5个出入门,小区治理存在一定难度。再加上小区老化,外立面脱落、屋顶渗水、道路狭窄、乱停车、充电困难、绿化景观少等问题突出,被列入“三旧”变“三新”工程计划中。
工程初期,居民区党总支牵头成立微网格先锋小组,吸收了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社区党员、业委会成员、楼组长、志愿者、物业工作人员等,小组中的成员大多是小区居民,本就熟悉小区情况,又与居民们打成一片。大家在走访中收集居民的意见建议,拓宽道路增加机动车停车位、楼道入口增加无障碍设施、增加非机动车充电桩、改造门卫室……最终汇集成问题清单。
在综合改建期间,微网格先锋小组的党员徐国光了解到,居民对于楼栋外雨棚安装的位置有异议。他立刻前往现场查看,多方了解具体情况,赶紧把这个情况与居民区党总支、施工队多次协商,考虑居民的诉求,更换雨棚的位置。“不让问题扩大、不让矛盾过夜。”徐国光告诉记者,“楼道小会就是我们的工作法宝,居民参与,坐下来聊聊,再大的事情也是可以解决的。”
随着电瓶车增多,原有的电瓶车停车棚已无法满足居民的非机动车停车、充电需求,不仅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公司“三驾马车”联合出动,晚上实地勘察小区充电桩,对小区非机动车充电情况进行整体排摸,详细记录电瓶车在各个区域的情况。经过现场查看、测量和规划,专题讨论协商,最终制定了充电桩建设方案,在小区两个室内车棚新增充电桩及多处楼栋附近安装室外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有效缓解居民电动车充电难题。目前,整个小区有170个充电接口、近300个非机动车停车位,几乎每栋楼都有停车棚,基本满足了居民们的停车需求,也打造了安全稳定的社区环境。
如今,楼栋墙体外立面色彩、色调一致;统一的楼道扶手、空调外机支架、天井围栏、楼栋停车棚、晒衣架等成了小区改建的一大亮点;原本楼道内摇摇晃晃的扶手加固加牢,居民们不用担心扶手打滑;阳台漏水、结构加固等“隐蔽工程”也逐一完成,再不怕刮风下雨;晾衣架下设置了踩踏石块,既保障了绿化环境,又方便了居民晾晒;小区沿街出入口做了适当改造,保证车辆出行不费轮胎。长桥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老旧小区“三旧”变“三新”民心工程要让老百姓得实惠,把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并希望以此撬动社区治理大变化,切实提高社区治理效能,推动多元共治的社区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