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7月31日,台山、鹤山、蓬江3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处理生活垃圾17.32万吨,图为蓬江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吞”垃圾、“吐”绿电。置身于台山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厂区,能充分感受到满满的现代感和科技感。项目外观采用工业化设计,吸收江门厚重的历史文化元素,同时项目可以开展环保科普教育,让市民近距离了解生活垃圾处理流程,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倡导绿色健康生活。

  为深入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6+3”工作安排,扎实推进绿美江门生态建设,江门公用集团高质高效推进台山、鹤山、蓬江3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经过16个月的努力,3个总投资27.36亿元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于2023年12月28日成功点火试运行,并分别在2024年4月17日、5月28日、5月26日并网发电。

  目前,3个项目均已投产运营,标志着我市生活垃圾处理告别填埋,迈入“焚烧时代”,达成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目标,促进提升城市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水平,为我市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打造强力引擎、提供硬核支撑。

  截至7月31日,台山、鹤山、蓬江3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处理生活垃圾17.32万吨,发电量8579.32万千瓦时,上网电量7151.25万千瓦时,可为23万户家庭提供1个月的用电量。

  生活垃圾运输后去了哪里?又是怎么处理的?……城市里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生活垃圾,全部采取填埋处理将造成资源浪费,更使得环境隐患日益突出。因此,对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最终实现减量化目标,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台山、鹤山、蓬江3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就是以焚烧方式代替传统填埋方式,让生活垃圾“变废为宝”的同时,有效保护土壤环境、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积。

  近日,记者走进各项目现场看到,厂区中控室、垃圾仓控制室等生产车间一派繁忙景象,偌大的处理厂闻不到垃圾的酸臭味。

  “厂区内的垃圾仓经过了密闭处理,并设置有除臭风机,这使得仓内的压力始终小于外界环境压力,形成较大的负压,从而达到防止臭气外溢的效果。”江门公用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道,项目以绿色低碳、降本增效为理念,通过建立完善的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对垃圾卸料、焚烧设备状态、烟气排放、汽轮发电机组发电上网等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分析和处理,实现系统设备的远程监控与可视化协同指挥,有效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垃圾焚烧发电效益。

  “按照规划,3个项目预计年处理生活垃圾124万吨,年发电量5.46亿千瓦时以上,上网电量4.40亿千瓦时以上,可满足140多万户家庭1个月的用电量。垃圾焚烧剩余的炉渣经过筛分,可再生成为环保砖,供建筑行业使用。”该负责人表示。

  此外,垃圾焚烧过程中采用国际一流、行业领先的“SNCR炉内脱硝+半干法+干法+活性炭吸附+布袋式除尘器+SCR+湿法脱酸”烟气净化处理工艺,确保烟气排放指标优于国家标准,实现清洁生产与环境保护双赢。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是实现垃圾处理卫生无害化最快速、最有效的手段,也是实现生活垃圾资源化、能源化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国内有关方面逐步取得共识,各地积极发展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替代卫生填埋处理方式。生活垃圾处理已经由填埋为主转变为以焚烧发电为主。

  自项目开展以来,江门公用集团以“打造亮点树标杆”为目标,全面部署、科学组织,专门成立了前期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做好与各项目属地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对接,并在项目一线组建党员突击队冲锋在前,成立项目工程指挥部挂图作战,打出领导小组统筹、党员先锋凝聚力量、工程指挥部疏堵解难“组合拳”,确保项目按时保质推进。

  同时,充分利用各方资源,组织项目管理团队外出开展实地考察、业务交流、培训学习等,吸收行业内的先进运营管理经验,优化各项目的设计布局、工艺技术、设备选型等,并与合作企业协同开展运行人员岗前培训,建立健全生产运行规范化标准化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体系,确保项目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运营。

  面向未来,江门公用集团将锚定“打造技术先进、标准严格、生态和谐的固废环保标杆项目”这一目标,通过健全管理制度等措施推进项目精细化管理,拓展工业固废和污泥焚烧业务,着力探索与医药、饲料等蒸汽利用领域企业的合作。同时,探索光伏建筑一体化,培育新质生产力,不断提升项目产能利用率,提高投资回报率,打通“投融还”全闭环,持续发挥项目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地方经济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