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在江苏某地,一些没有资质的小作坊公然回收拆解报废汽车,买卖报废的“五大总成”(发动机、方向机、变速器、前后桥、车架)。为了更好地销售报废汽车零部件,一些商家对机器上的关键身份信息进行修改,卖给不懂行的买家,或者提供给“黄牛”在网上售卖。报道引发广泛社会关注。

  根据我国交通安全法,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不得上道路行驶。报废车辆并非完全“废”了,它们还有剩余价值,但要实现这一价值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规定,国家对报废机动车回收企业实行资质认定制度。未经资质认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从事报废机动车回收活动。回收拆解企业须具备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存储、拆解场地设备及操作规范等必要条件。回收拆解企业拆解的报废机动车“五大总成”具备再制造条件的,可以出售给具有再制造能力的企业循环利用;不具备再制造条件的,应当作为废金属,交售给冶炼或者破碎企业。

  报废机动车因使用年限长,机件严重老化损坏,车辆操作稳定性、制动性能等大大降低。非法拆解报废机动车的配件流入市场,最终改头换面成拼装车重新上路行驶,给公共交通带来极大安全隐患。不具备资质的拆解企业在非法拆解机动车过程中,将产品中含有的铅、汞、铬、镉、六价铬等有害物质不经处理随意排放,造成严重污染。

  尽管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对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市场的监管,但非法回收拆解乱象依然存在。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有利可图。

  按照我国汽车市场发展历程及汽车报废年限计算,我国汽车报废高峰期是2018年至2032年。有机构预测,我国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市场目前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0%,以2019年270亿元的规模计算,到2026年,该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市场快速增长吸引大量资本涌入。2021年,我国有资质的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有900多家,到2023年增加到1400多家,增幅明显。不过,每年全国报废的机动车中只有不到40%进入这些企业,其余报废车辆除一部分流转到边远地区,一部分成为处于沉寂状态的“僵尸车”,大部分流入非法回收拆解企业。

  有资质的回收拆解企业面临“吃不饱”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它们普遍患有“三高”:一是固定成本高,厂房建设及拆解设备投入大;二是环保支出高,报废机动车拆解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有害废弃物需要较高处置成本;三是税费高,由于无法取得发票,增值税不能进项抵扣,所得税不能税前扣除,导致税费成本增加。而非法回收拆解企业则没有这些问题和顾虑,它们以简单粗暴的方式拆解,成本很低,这样就可以在回收环节建立价格优势,更容易从正规企业手中“抢食”。

  由此可见,推动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行业有序规范发展,必须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监督管理。应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明确机动车生产企业的责任,要求其确保在产品生命周期结束时承担部分回收处理业务,并对此进行考核。加大对正规回收拆解企业的扶持力度,在用地、融资、补贴等方面给予支持,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与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相关的职能部门要理清职责,增进合作,建立协同机制,加强市场监管,依法严厉打击非法回收拆解行为,切断非法回收拆解利益链条,引导行业健康规范发展。

  车主对报废机动车的流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消费者应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主动将应报废的车辆交给有资质的正规回收拆解企业。今年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规定消费者报废旧车买新车给予补贴。此后,各地相继跟进出台具体方案。汽车以旧换新政策为消费者带来实惠,提高了其参与积极性。车企和回收企业要加强合作,尽快转变思维,从“等车上门”到“主动找车”,简化车辆换收流程,让消费者更愿意把旧车交到自己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