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减塑政策似乎毫无作用。一份新报告显示,2019年至2021年期间,全球一次性塑胶废物产量增加600万吨,达到1.39亿吨。《纽约时报》撰文分析愈发不可收拾的塑胶垃圾危机,提到塑胶回收标志是虚的,如加州就已禁止不能回收的容器不得使用回收标志。
澳洲矿业巨头Andrew Forrest设立的明德鲁基金会(Minderoo Foundation)发布一份报告发现,2019年至2021年期间产生的额外塑胶,相当于地球上每个人产生多一公斤的塑胶废物。估计从提取化石燃料到制造聚合物,再到废物的运输和处置,仅在2021年一次性塑料就产生4.5亿吨导致全球变暖的温室气体。
至于为什么全球减塑行动没有带来改变呢,最大问题是世界的回收机制跟不上塑胶生产的速度。在多出来的1.39亿吨塑胶中,几乎所有塑胶都是由以前从未使用或加工过的原始石油产品制成,大多数一次性塑胶不会进入回收流程,而是沦落到垃圾填埋场或环境其中。Minderoo研究人员估计,只有2%的垃圾被回收利用。
目前全球只有两家主要的石化公司在大规模使用回收材料进行生产,包括泰国的Indorama Ventures与台湾的远东新世纪。而最大的原始聚合物生产商埃克森美孚是最近宣布已经创建北美最大的先进回收设施之一,每年能够处理超过8千万磅的塑胶废物。但对比2021年该公司就生产约600万吨,相当于132亿磅用于制造塑料的聚合物,回收规模仍然非常小。
大多数塑胶垃圾都无法确实回收。《纽约时报》分析,大部分塑胶制品上的三角形和箭头符号都是骗人的,报道指出,许多人都认为♺三角形代表产品可以回收,但每个三角形内都有一个数字,数字1和2在美国通常是可回收,数字3-7几乎很少被回收,加州就禁止在不可广泛回收的塑胶上使用该符号。
塑胶袋禁令成效也有限,甚至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研究人员在加州针对塑胶袋禁令政策实施后,发现垃圾袋销量实际上猛增,尤其是4加仑的小袋子销量增长120%。大约30%被禁令淘汰的塑料以更厚的垃圾袋的形式重新出现,纸袋的使用量也大增,导致每年产生约8千万磅的额外纸垃圾。
这几年全球正在就塑胶废物处置方式进行谈判,谈判于去年开始,预计将在2024年底完成,目前五十个国家加入终结塑胶污染的联盟,该联盟正在推动一项限制塑胶生产的条约,并为签署该协议的每个国家制定具有约束力的目标。但其他国家,包括沙特阿拉伯和美国等化石燃料生产国,希望完成一项以回收利用为重点,并创建在自愿承诺基础上的全球协议。
但后者是不可行的,因为回收还没有在规模上证明是有效的。其次,限制生产的环境条约在历史上更为成功,譬如《蒙特利尔议定书》对恢复臭氧层的贡献。无论结果如何,该条约的缔结将是攸关地球生存的头等大事,可能会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