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4个月时间没有打开雪球,不是我清仓了哈,是真的太忙了啊:年初离职后先是着手自住房的重新装修,5月份出租房到期了发现市场暗淡,需要换新才好租出去,于是3月份到8月份一共装修、收拾了3套房子,为了省钱很多事情都是亲历亲为、现学现用。农历七月半又赶回老家给在另一世界的父母烧钱(因疫情已经多年未回去了!),之后又陪着3位姐姐(大姐二姐均已年过七旬)到京城游玩,全程陪同玩了10天,让她们尽兴而归。总之上半年忙于家事及亲人团聚了,投资方面的功课就荒废了!

  入市快20年了今年市场这个样子也就见怪不怪了,什么利好都无动于衷,周末的抓人和狠罚,看到了上面整顿的决心(刮骨疗伤)。我还是一直坚持闲钱投资,相对保守,一直接近满仓,还陆陆续续定投了一些指数基金:

  1、儿子今年工作后每个月帮他定投指数基金8000元(目前是医药和500ETF),他的账户年初至今浮亏3.51%;

  2、我自己的账户今年定投了一些指数ETF,因坚定持有资源类资产陕西煤业,年初至今还是有一定的正收益(3.41%,如图截屏);

  3、家庭现金流最重要,提前退休了不再有工资收入,这几个月认真收拾好的两套房,在萧条的租房市场中很幸运租出去了,月租分别为1.3W(大一居,位于朝阳国际商圈)、1.4W(三居室,五环外近地铁)。租客竟然都是从事媒体娱乐相关工作(看来这个行业日子还好)。

  还差两年多才可以领退休金(目前自己按照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保),房租基本够一家的日常开支包括供女儿大学了,我也就正式开始退休的慢生活了,学习、投资将是我的主要内容。

  这房子住了20年了,确实比较旧了,但也凑合着能住。因为在顶层,三面采光(也可以说三面漏风),所以保温成了最大的需求,暖气改地暖、更换保温性更好的窗户,就必须拆了大装。原计划是30W的预算(已经20年没有了解家装市场了), 后来发现自己严重低估了,最后总花费控制在50W之内:

  本着把钱花在刀刃上的原则,在窗户、地暖上的投入最舍得,选用了市场上的高端品牌了,其他重点依次是橱柜、大电器等,剩下的基本都是国产大路货,比如木地板(三层实木)一般是300-1500每平米,我选的不到400元,还有很多活都自己学着干,比如搬家打包、瓷砖美缝、地面及家具保护、灯具开关面板插座安装、保洁、部分油工、打胶等都是自己干了,这部分估计也省了万把块吧,也锻炼了自己的技能,挺好!

  房地产下行,目前家装市场大部分都是旧房重装,竞争很激烈,但依然可以算出利润较高(否则不会铺天盖地的装修广告),主要还是隔行如隔山,水太深了消费者大都是待宰的羔羊。与20年前相比,几点变化很明显:

  1、所有跟人工服务有关的价格,都直线上涨了!而工业化的产品价格似乎没有涨太多。比如瓦工和油工,据工长说大工一天价格是600-800(在北京)。因为大家更重视环保(环境噪音),工作时长被严重压缩—-工作日最多7小时(上午9-12点,下午2-6点)(高考、中考期间还不让工作),这就导致工人的工时不够,如小时费用不能增加,则月收入与二十年前相比会大大降低(以前工人可以昼夜干)。其实瓷砖和乳胶漆并没有涨太多,但是油工的工费是乳胶漆产品价格的3倍。任何工业化的产品价格似乎都没有涨太多,但相关的安装及服务费大增;

  2、水电改造等任何涉及到电路、水路需要开槽挖洞的费用特别高,占比很大。比如地暖,其实地暖管和壁挂炉价格只占总价一半,其他都是各种管道阀门连接器,其实是变相的服务性费用。尤其是空调拆装(及加氟),贵的离谱(挂机一次加氟400-800元),中央空调的安装维修费用更高(我因此放弃所谓的恒温恒湿新风系统,减少家里的管路系统);

  3、搬家等人工费用超出预期:原以为叫个货拉拉按里程结算就好了,也就千把元。上次看到上海一对老人搬家花了4万,自己亲历之后才知道真的很容易一次搬家就上万元,尤其是所谓的“日式搬家”,每一件物品从保护到打包,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我因为房子有阁楼,大部分杂物都自己事先收放阁楼,又自己买了保护膜自己收拾打包,包括家具拆除都是自己来,搬走还是花了3千多(搬回时东西少了很多)。总之,很多东西不值得来回搬家,比如板式家具,空调移机也是不值得的(一台要上千元)。上个月一位发小从新西兰回国探亲到北京小住,他在那边也是靠租房为生,说租客很稳定,因为一般人搬不起家,我觉得中国也在朝那个方向走了!

  4、建筑垃圾清运费:这部分还是因为环保要求,涉及到清运资质。一开始不知道有这么大的量,更不知道需要这么多钱(以为就几百元的事情),就交给物业工程部人员代为找车运走。后来另一处房子重装,那里物业不管,只给我一个电话号码,我联系司机运走,发现价格低了40%(一车1200降到了800或600元)。于是我跟师傅聊天,发现他们也没有资质,但是他们可以来收走转给有资质的公司(按体积付费)。这部分如果事先知道,可以省几千元吧。

  5、其他涉及到人工的后期小活,我都自己干了,包括瓷砖美缝,我花了近一周的时间埋头苦干,结果还是很满意的(美缝剂只花了1千元),接着就是灯具安装、所有的开关面板、插座安装,虽没有电工证但是看了几个视频也就买了工具自己干了!最后的油工补漆、全屋所有缝隙打胶,也都自己慢慢地完成了,真的搭进去很多工时,但是省钱了,质量更是有保证!

  所有的主材都是我自己挑选、厂家包安装的,因此基础装修部分(含水电改造)控制在了10W以内(其中水电改造超过3W,总的来说就是拆除、水电改造、瓦工、油工四部分工作)。但也有缴纳智商税的地方,比如窗户是否要买这么贵的?1平米几百、上千到几千元,究竟有多大差别?还有净水设备都以健康为借口,好像也不一定贵就是好。还有很多细节费用,比如角阀地漏接线暗盒等,都可以做得更好,只能等下次了!

  1、大部分建材家具还是以德意等欧系品牌为高端,尤其是所有的五金件几乎都得宣称出自德系品牌才好,木地板、瓷砖、石材等也是这样。原以为只有在ICT领域(当然现在咱们开始遥遥领先了)被压制,没想到现在的建材家具城里面,依然都是满眼以声称自己是德意品牌而显得“高大上”。

  2、家装市场大部分产品都是定制品,安装服务严重决定了最后的交付质量,但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所有厂家的交付都控制在一天(也许是北京交通太不好了),地暖施工、木地板施工、吊顶施工、窗户安装等,师傅跟我说不管客户面积多大一般都是一天(只是来的人不一样多),很明显大部分都是匆忙交付,尤其是每天还被严格控制时间,到了6点就严格不能施工,导致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敷衍和漏洞。

  3、销售到交付的闭环脱节:为了控制成本,施工交付几乎100%都是外包出去的,大品牌可能要求售后拍照上交、增加售后反馈环节,有的就靠运气了!整个时长基本是重产品、轻安装,售后维修更是五花八门(即使是格力空调,其售后安装也是外包出去的)。有的厂家没有给安装工人足够的费用,工人则以增加配件索要高额费用。更有某门子高端油烟机厂家人员上门安装时,烟气止逆阀没有推销成功(我事先已经买好且安装了),就开始推销延保服务—-不成就生气走了—-这大大影响了我的体验,我质问回访的客服,难道你们对自己的产品这么没有信心吗?非要在安装的时候就吓唬客户说很快就会坏了需要买服务?

  4、环保、效率与费用之间的矛盾:大家追求噪音环保,自然就牺牲了施工时段,当然就提升了交付施工的价格(工人的有效工作时间被人为降低了),最后还是客户自己买单。厂家压缩交付成本,全部都外包出去;工人压缩交通时长,不管什么都一天或半天完成,自然就牺牲了交付质量。哎,这个看来无解啊。

  5、头部品牌的垄断性和真假难辨:对于一次性消费产品来说,客户一般只人的头部品牌,比如防水产品,只要说是东方雨虹就可以了,客户就不再问第二句话了,这导致很多假货,也有很多参水货(比如电商版产品的质量就比线下版差别很大)。有个卖窗户的告诉我,每平米低于1千元的窗户,不可能提供真的进口品牌五金件(假货太多了)。一句话,家装市场水太深了,更有很多隐蔽项目,卖方有一万种方式来收割买方!

  家装对很多人基本都是头一次或者一生只经历一次,行业的坑实在是太多了,开工前我就网上各种学习了3个月,之后还是各种踩坑。如果大A逐步向好,让我挣钱了,也许可以在郊区买一个院子,自己当工长,自己组织工人,好好装修一次,认真体验劳动最光荣!

  昨天有个生产经理,中午饭后一起走路绕圈,他在公司外兼职,帮着砍价,搞了四十几个群,手机内存都不够用了。絮絮叨叨说了很多床垫子,沙发,软装修的内幕。装修的水太深了,一环一环的利润率,也不排除他提供的是那种是正品的“奥特莱斯”货。成年人,搞钱要紧!

  老师您好,请问您的两套出租房重新装修花了多少大洋,是局部整改还是全部?谢谢回复我参考一下

  有一说一,那个眉笔一直是这个价格,而且是买一送二。说之前十块钱的,那绝对想趁机踩一脚。光那么高大上的三个外包装用料,十块钱成本都不够。